太阳进入活跃期?观测表明:太阳黑子数量增多,24小时内扩大一倍
虽然在很多人看来太阳都是远在天边的一团火球,但天文学家们知道:这颗1.5亿公里外的等离子体的一举一动都能左右地球的命运。
最新的太阳表面图像显示,一个编号为AR3038太阳黑子面积在24小时内增大了一倍,这意味着这片太阳脸上的“雀斑”已经能塞下2.9个地球了,并且考虑到它不稳定的磁场,未来这个正对着地球的大型太阳黑子如果发生耀斑爆发的话,地球上所有用电的设备就要遭殃了。
那么什么是太阳黑子,它们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从恒星物理学角度来看,以太阳为代表的黄矮星们其实是宇宙中最容易被描述和理解的天体,因为组成它们的只有两种元素:氢和氦,最多再加上一点重元素。

高纯度的元素构成决定了恒星不论体积有多大,内部都还是维持着简单的氢元素核聚变反应,所以恒星从内核到外层大气的一切活动,都能从核聚变反应身上找原因,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爆发也不例外。
所谓的太阳黑子,其实是太阳的最外层在内部核聚变能量的催动下产生的磁场漩涡,就好像湖泊底下有力量搅动形成的水漩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太阳黑子漩涡具备很强的磁场,这使得太阳黑子所在的区域温度要比旁边正常的太阳表面低一点,这种温度差最终造就了太阳黑子漆黑的外表和运动的特性。
一般而言,太阳表面都会有一批小型太阳黑子常驻,按照太阳活动每11年经历一次高峰期的规律来看,太阳黑子也会产生相应的发展与没落,最高峰时期的太阳黑子甚至能被人类在地球上用肉眼看到。比如我国古代关于目击太阳黑子的:
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所见的太阳黑子现象,载于《汉书·五行志》:“成帝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大型太阳黑子由于其强大的磁场和漫长的存在周期,往往会从单纯的黑子演化为太阳耀斑爆发,也就是非常强大的X射线和紫外线将从太阳黑子内喷涌而出,直接朝向地球而来,天文学家相信这种耀斑爆发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不过对于古代没有电子科技的人类文明来说,主要作用在电离层的太阳耀斑爆发是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最多就是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看到的极光会多一些而已。
然而随着19世纪以来无线电和电气化的普及,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爆发成了人类文明不得不防的一种灾难。
根据记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耀斑爆发和太阳风暴发生于1859年,当时的太阳释放出的耀斑能量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核弹,等到这些能量以光速飞行8分20秒左右来到地球后,尚处于电报时代的人类文明通讯系统瞬间就瘫痪了。
被太阳风暴严重干扰的电离层在两极地区产生了比满月还亮的极光,光芒之盛连加里比海上的水手都能看见。
目前唯一的好消息是,最近这个在24小时内增大一倍的AR3038太阳耀斑还只是个中等耀斑,级别只有M,距离最高X级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并且随着太阳本身的自转,这个黑子或者说耀斑也会逐渐变成背对地球的形态。

不过天文学家们清楚地知道:由于目前太阳活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未来面积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的太阳黑子也一定会出现,届时地球在太空中面临的空间环境将很不好。
以目前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来举例,如果未来再发生一次类似1859年那样的X级太阳耀斑爆发,那么全球互联网将在顷刻间被摧毁,甚至地球上一切用电设备都将瘫痪,整个人类文明将短暂回到工业革命初期的生活水平。
所以对于太阳的一举一动,天文学家们还是非常关心的,美国的帕克号太阳探测器和我国的羲和号太阳探测器,目前也在持续对太阳进行观测和数据收集,争取在大型耀斑爆发之前就把预警信息传回地球。
可能有种物质,在影响宇宙演变(宇宙暗能量)
对宇宙的探索,我越发现自己渺小的人类,对于浩瀚的宇宙,人类的存在仿佛是一个笑话,无论是地球还是太阳系,对于整个宇宙来说甚至都不是一粒尘埃,是宇宙太过浩瀚,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冰山一角。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5:32:560000如果地球由东向西自转的话,气候分布具体会是什么样的?
一、引言: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对气候的影响。二、地球自转方向的影响:对气流、降雨量、日照时间的影响。三、区域气候变化:赤道地区、中高纬度地区、极地地区。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农业、渔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五、结论:总结文章提出的问题和对应的影响,重申地球自转方向的重要性。正文:一、引言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40:230000两个卵子就能繁育后代?未来人类不需要男人,可以自行生育吗?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生物的繁殖都是需要雌性和雄性的,这两个生物体才可以进行结合,共同孕育后代。可是在科学家的手上,虽然是没有雌性和雄性,也是可以实现孕育后代这种可能性的。科学家曾经使用过两个京紫进行了实验,虽然成功诞下了小鼠,可是诞生的后代之后存活不久就去世了。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0:02:370005海面上的小飞机是什么动物(飞鱼)
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有一个特殊的生物群落,它们不仅能在水中自如游动,还能在空中短暂飞行,这就是飞鱼。飞鱼以其独特的飞行能力和优雅的身姿,被誉为海洋中的“小飞机”,其生活习性和演化历程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1、飞鱼的身体结构和飞行机制我要新鲜事2024-02-24 15:02:400000神舟十二号宇航员是谁: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我们已经知道了神州十二号宇航员什么时候回来、以及神舟十二号在哪里着陆的问题,那么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宇航员是谁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神舟十二号宇航员是谁神舟十二号的宇航员是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其中聂海胜是指令长。个人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3 10:07: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