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非贯通节理组合对岩石剪切力学性质及能量演化的影响
工程岩体失稳通常由于非贯通节理的扩展聚合最终导致的剪切破坏,而能量驱动下的状态失稳是岩体破坏的根本原因。目前,基于直接剪切试验的含非贯通节理岩石的力学行为研究集中在含有一条或两条节理的简单样品上,忽略了天然岩体中的非贯通节理通常以不同数量和几何形状的多种组合出现,与复杂的实际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研究含多种组合形式的非贯通节理岩石的剪切力学性质并分析其能量的演化过程,有助于更全面、更直观理解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剪切破坏过程,在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院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台大平在导师、研究员祁生文的指导下,基于类岩石材料的室内直剪试验结果,使用颗粒流离散元PFC3D构建了一系列含有多种组合形式非贯通节理的岩石模型(BPM)并开展了直接剪切试验的数值模拟,从微裂纹扩展和能量演化的角度探究了节理排数和节理倾角对岩石应力应变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
结果表明,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破坏主要由于剪切-张拉型微裂纹(ST cracks)的扩展贯通,且对于“两列多排型”分布的节理岩石模型(Type B和Type C),当节理排数Nr大于1时,岩石的剪切破坏区域不随着Nr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图1、2)。同时,节理会显著增加了模型在峰后的能量耗散,但对峰前弹性应变能与耗散能的在总能量的占比几乎没有影响(图3)。在剪切过程中,摩擦消耗了大部分能量,而动能消耗只占总能量的不到1%。此外,峰值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趋势与峰值剪切位移保持一致。微裂纹的扩展和累积直接影响模型的能量耗散,且临界微裂纹的累积数量与破坏时的临界耗散能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在相同倾角下,当节理倾向与剪切方向相反时,模型在峰值破坏时更易积累较多的微裂纹,导致更多的能量耗散(图4)。
该研究从微裂纹扩展和能量演化的角度定量分析了多种非贯通节理组合对岩石应力应变特性和破坏模式的影响,为剖析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的剪切破坏过程提供了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等的支持。

图1.含水平多排节理的岩石剪切破坏时的微裂纹扩展形态与位移场分布

图2.含水平多排节理的岩石剪切破坏时的典型宏观裂纹形态

图3.剪切过程的能量占比变化

图4.剪切破坏时临界微裂纹数量与临界耗散能占比对比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账号稿件默认开启微信“快捷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渠道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直径18亿光年,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冷斑,或来自其他宇宙撞击?
现代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祖先之所以能发展出有别于其他物种的智能,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直立行走解放了人类的上半身。上半身的解放带来了灵活的双手,但更重要的是,人类祖先从此拥有了仰望星空的能力,相较之下其他物种就很少有仰望星空的机会,它们终日只能看见自己眼前的一小片空间,或者干脆就只能看见大地。我要新鲜事2023-11-18 20:39:080001在太空当中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想法
人类现在急需使用太阳能资源。现在人们说最需要使用的一个资源就是太阳能资,因为我们在使用太阳能资源的过程当中,并不会对地球上的资源造成影响,而且这是一种非常保有的能源,最起码太阳不是每天都有的,但是太阳光在经过了这么长的距离,并且还经过了大气层的阻止之后也削弱了很多作业,科学家们就认为是不是可以把这个东西建立在宇宙之中呢?宇宙的能源我要新鲜事2023-05-15 20:54:430000动物园假说:太阳系有四道墙限制,地球真是圈养人类的动物园吗?
综述地球是不是一个巨大的动物园,而人类是不是被某种高等生命圈养在里面的动物呢?听起来很荒谬吧,但是有一种说法却认为,太阳系中存在着四道墙,它们将我们与外面的宇宙隔绝,让我们永远无法飞出去。这四道墙分别是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太阳风层和奥尔特云,它们都是由各种天体或现象组成的区域,看起来像是一层层的屏障。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我们真的被困在太阳系中吗?第一道墙——小行星带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38:280000高铁与动车的区别有哪些?坐高铁好还是坐动车好
导语:经常坐车出行的朋友肯定离不开高铁动车等等,但是要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很多人都说不上来,下面就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下。高铁与动车的区别有哪些1、本质不同实际上动车是一种使用动力分散原理来运行的列车,主要指的是一种列车的型号,而高铁说的是用比较高标准建立的铁路,指的是一种线路的类型。2、速度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09:2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