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缝干涉实验过程和目的 验证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
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6:44:580阅
双缝干涉实验提出的时间是在1807年,很多人对这个名词不是很理解,双缝实验就是光子或者是电子等一些很微观的物体而产生的粒子性和波动性。双缝干涉就是指两者碰在一起是否会产生其它的反应而去改变物体的形态。
一、双缝干涉实验过程

开展双缝干涉实验的目的是看到粒子在微观世界中产生的波粒二象性,实验的过程就是连续发射电子,并让电子穿过有着缝隙的物体。这些发射出去的电子最后都会打在屏幕上,而且重复多次结果都是这样。

在实验中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波之间进行的干涉,电子在运动时是会产生波的。并能用波的形式而去穿过两条缝,人的肉眼是无法看到电子的,但是可以通过一些装置来感受,为了测清楚电子的运动轨迹,可以在缝隙附近安装感受电子的装置。

但是在安装之后电子产生的干涉消失了,只有粒子性,把测试装置移出又可以看到波纹,在进行改良之后竟然又发现了延迟的波纹,但是实验的结果是属于一样的,电子的运动是很值得人去研究的。
二、双缝干涉实验的目的

双缝干涉实验做了好多次,最开始研究并开展双缝干涉实验是为了证实光是具有波动性的,对牛顿给出的结论发起了质疑,光到底是属于波还是属于粒子,这个争论长达上百年,双缝干涉实验就是验证到底是波还是粒子。

现在还有人做双缝干涉实验不是为了再次证实,而是在光中也发现了别的东西,电子也是具有波的,也就是说的波粒二象性。在微观世界中的粒子都有这种性质,近代所做的这个实验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去认识物质波,这样可以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世界有很多的问题都是值得多次推敲的,多次推敲之后能发现更多东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生物最大能长多大 是什么限制了生物的体型 我们被“锁死”了
动物体型的增大往往受到重力的限制。重力不仅影响了动物的体型,还影响了物体的结构强度。事实上,几乎所有生物的体型都是由基因决定的。以蟑螂为例,它们不会长得比拖鞋还大。昆虫的外骨骼结构限制了它们体型的增长,随着体型的增大,它们需要不断蜕皮。我要新鲜事2023-07-07 19:57:370001山东地震后的漫天红光是什么造成的(气候现象)
山东平原县2023年8月6日凌晨2点33分遭遇了一场5.5级的地震,河北、河南以及北京等地都有震感。尽管地震造成的损失不大,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警惕余震可能带来的二次破坏。在这次地震之后,山东平原多地出现了漫天红光,科学家表示天空红光属于气候现象,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秘气息。我要新鲜事2024-04-04 17:42:350002广东明年或遭遇最强降雨,我们该如何做好防范措施?(异常天气)
在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相信大家在度过了今年夏天之后,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多加一点雨,好像只要下雨就能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服一些,确实在天气特别热的时候,只要下一场雨,人们就会感觉非常的凉快,可是下雨也应该有限度,要不然就会变成水灾,比如说根据相关月报表示,明年估计的夏天,广东地区可能会经历史上最强的暴雨,在大多数沿海地区都有可能会经历台风。我要新鲜事2023-05-15 07:00:320001美国加州夜空出现多条光束,延伸了数十公里(史蒂夫现象)
虽然地球本身不是一个生命体,但地球却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创造者之一,不仅创造了山川、花草、飞禽、昆虫和鱼类,而且还创造了地球上面各种奇怪的现象,如绿色如翡翠的北极光,燃烧的火球,像水母一般的红色精灵。虽然这些现象中的大多数已经被现代科学完全解释了,但仍有一些还没有得到适当的解释。天空中神秘的史蒂夫就是其中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3:24:460001面粉里面有虫子能吃吗 最好别吃(影响身体健康)
面粉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人们有时候发现里面长虫子,建议最好不要吃。面粉因为是特别的粉状物质,虫子是比较难清理的,即使是将里面的虫子清理干净,很多虫卵也很难处理,为了健康着想,面粉长虫不要吃。面粉为什么会长虫1、原料面粉的原料是小麦,小麦在运输或者在储存的时候都有长虫子的可能性,这是比较自然的情况。长虫子被人们称之为粮食害虫,主要有蛾和甲虫两种,这些虫子个头很小,隐蔽性很强,很难被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2 10:50: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