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挖出战国古墓 却出土宋朝瓷器(跨越千年)
我要新鲜事2024-01-18 20:16:305阅
战国古墓中的宋代瓷碗是盗墓贼留下。河南某地的一个村子,考古队在看似寻常的农田下,抢救性发掘出来一座超级大墓,墓葬四周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陪葬坑。规模如此巨大的墓葬,墓主人生前一定有着高贵的身份。据村里的老人讲,几十年前,这一片有个土墩子,墩子上还有一座庙,叫做冢岗庙,庙里有一块清朝道光年间的碑,碑上清楚的刻着土墩子的名字不见冢。

千年古墓
专家考察后认为,这座古墓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这说明这是一座典型的楚国贵族墓葬。考古队首先挑选了一座规模较小的陪葬墓挖掘,清理掉墓葬上方的封土以后,盗洞再次出现,这对满怀期待的专家来说简直是开场,来个当头一棒。这是从墓中发现的汉代铁崩,属于盗墓贼遗留的盗墓工具,说明这座古墓早在汉代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

宋代瓷碗
随即考古队又挖开第二座陪葬墓,墓中接二连三的出土好几件青铜鼎和青铜壶,文物的出现给所有在场的考古队员打了一剂强心针。首先出土的文物是一件宋代瓷碗,属于盗墓贼留下的照明工具,经过大半年的辛苦发掘,墓室的填土终于被清理干净。可棺椁由于历史上的多次到扰已经被扰乱并腐朽成渣,留给现代考古专家的只剩下一堆没有任何考古价值的灰烬。

不明身份
不过幸运的是,在残存的於泥中,专家还是找到了一些碎骨和几颗牙齿。经过体质人类学专家的鉴定,墓主人是一位30岁左右的男性,牙釉质保存完好,说明他吃的都是精粮。从骨头成分的分析也能得知他生前拥有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但光从骨头和牙齿还是无法判断墓主人的身份。由于墓葬被盗,考古队没有找到任何文字性的文物。
0005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预告】“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第十期丨林国聪《丝路帆影——话说宁波“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
中国考古大讲堂“中国考古大讲堂”第二季水下考古系列讲座第十期,将于2023年1月15日(星期日)19:30准时上线直播。本场讲座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副主任、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林国聪为大家带来《丝路帆影——话说宁波“小白礁Ⅰ号”沉船水下考古》。内容介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51:110000安徽新时代考古工作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考古研究、中华文明阐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和科学发展路径,为考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考古事业迎来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07:230000讲座回顾|郑君雷 岭南:考古学和文化史上“真正的南方”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暨考古人类学工作坊讲座回顾岭南:考古学和文化史上“真正的南方”主讲人:郑君雷教授(中山大学)整理人:蒋兆熙(天津师范大学)校对:吕炳庚编辑、配图:赵柏熹编者按:文本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55:240000坦桑尼亚蛮龙:仅发现一颗巨型牙齿化石(长15.5厘米)
坦桑尼亚蛮龙是一种目前还没有明确种属的肉食恐龙,唯一发现的化石就是一颗硕大的牙齿,这也是目前为止发现的肉食动物中最长的牙齿了,长度可以达到15.5厘米,几乎堪比一把直尺,而它之所以被称为蛮龙则主要是来自网络,但并不被科学家认可。坦桑尼亚蛮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27:120000东汉平民夫妇的墓葬中,为何出现大幅精美的西王母宴乐图?
两千多年前的某个夏日,功成名就、痴迷于修道炼丹的汉武帝迎来了一位天界使者。使者告诉他,七月七日,他所崇拜的神将降临人间。武帝不敢轻视,赶忙命人将承华殿做了一番打扫和布置。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8:08: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