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重建发现古墓 棺材是金丝楠木(四川古墓)
我要新鲜事2023-10-15 20:34:280阅
汶川地震后重建是找到的一座古墓有重大发现。2010年汶川大地震后重建时,施工队无意间发现一座千年古墓,得知消息的考古队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当一名考古专家看到现场显露的部分棺盖时,一股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因为他发现这就是传说中的金丝楠木棺材,同时这也意味着墓主人的身份非富即贵。随后,考古队请来吊车将古墓中的棺材吊起。

金丝楠木棺
当工地发现金丝楠木棺材的消息传开后,立即引起周围群众的围观,都想一睹金丝楠木棺材到底什么样子。当考古队把金丝楠木棺木运往实验室后,从大家开心的笑脸中可以发现,他们觉得棺木里肯定有非常多的陪葬品。就在大家合力将金丝楠木的棺盖打开一个缝时,都迫不及待的想看里面到底有着什么宝贝。

红色物质
可墓主人似乎不太愿意展现自己的真面目。随后考古队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整个棺盖掀开,可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专家失望至极,整个棺木中充满着金黄色的阴影,就连墓主人的尸骨都尘归尘土归土了。就在考古队小心翼翼的清理淤泥时,突然一抹红色显露了出来,经过化学检测,红色物质是硫化汞,也就是民间常说的朱砂。

古代防腐
除此之外,淤泥中还有木炭和香茅草。考古专家推测,墓主人生前也是做了一定的防腐技术,但经历了上千年的地下掩埋,所有都还是化作一滩淤泥。最终,考古专家经过一上午的紧张作业,在整个古墓中仅仅收获纯银代沟一件。但文物的多少不是专家们最在乎的,发现历史真相才是最大的收获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查干诺尔龙:内蒙超巨型恐龙(长26米/站起来4层楼高)
查干诺尔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初期,体长最多可达26米,体重可达23吨,所以查干诺尔龙也是白垩纪时期亚洲生存的体型最大的恐龙。第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的内蒙古地区的查干诺尔地层,所以因此而得名,这批化石的完整度可达70%。查干诺尔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33:390002从昭陵博物馆藏品,看历代政府对唐昭陵保护措施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唐代诸帝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唐以后的历代政府对于保护唐陵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唐文化遗产保护或多或少的作出了一定贡献。唐太宗昭陵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地上地下遗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自唐贞观后,到新中国建立,历代政府对昭陵的保护工作都较为重视,昭陵陵园遗留的历代祭陵碑或保护碑便是有力的佐证。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00:100001皇家夏天睡什么席子?故宫藏一件高档凉席,雍正皇帝下旨不许再制
古人夏天用的凉席本文作者倪方六天一热,浑身不自在,吃不好睡不好。面对自然条件,人们总要想办法克服,适应自然才是生存法则。以夏天的休息来说,古人会使用凉席,这一习俗至今仍流行,我想大家现在用的都是凉席。古人用的凉席与现代一样,也有不同的质地,自然叫法也不一样的。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聊聊古人的凉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33: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