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发现夏时期龙山文化黑陶,距离夏王朝解密还会远吗?
在中国考古学对夏文化的研究中,龙山文化被解读为对应中国夏时期的考古文化,其代表陶器为龙山黑陶。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其年代为距今4500年至4000年,也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最晚延续到3900年前。龙山黑陶也是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器文化,在中国文献典籍中“夏尚黑,商尚白”成为华夏民族的一种历史记忆。

在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中,4070年前至3600年前是中国的夏王朝时期;在司马迁的《史记》的夏王朝年表也对应于这段时期。因此,龙山文化晚期黑陶对破解夏王朝历史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意义。
说起中南海,当今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是新中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是新中国国家领导人生活与工作的地方,是中国的最高政治文化中心。中南海所具体特殊的文化地位,成为新中国的中心,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
其实在中华大地上,还有一个不为大众所知的中南海,同样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将为揭开华夏文化、华夏民族的历史渊源,提供强有力的考古学证据。
2020年5月上旬,在朋友的邀请下,笔者一行人来到夏水北淝河中的中南海,中南海当地众多的传说使笔者向往已久。北淝河相传是治水英雄大禹部落从东部沿海西迁的居住地,北淝河因为大禹在此建立夏朝而称为夏水。在笔者的研究结论中,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正是大禹建立的夏朝国都遗址,夏水北淝河地区是夏王朝的中心区域。

在淹没于历史中的北淝河下游,有三个让人不可思议的海——中南海、东南海和西南海。众多的当地传说,让中南海、东南海和西南海充满了神秘性,包含了丰富的华夏神话故事因素。如果四方湖古城遗址是夏朝国都的话,那么,中南海、东南海和西南海中必然包含有与夏时期的有关物证与文化传说。如果在中南海、东南海和西南海中寻找到有关夏时期的物证,寻找到4100-3600年前的陶器陶片,无疑会使夏王朝的探索工作更进一步。
《诗经》的诞生地与夏文化的发源地,是笔者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当笔者第一次踏入夏水北淝河的中南海,便被眼前的《诗经》意境所震撼,《关雎》与《蒹葭》的诗情画意便跃入眼帘。中南海岸边的“参差荇菜”在初夏的阳光下,生机盎然地绽放,仿佛在等待着君子与淑女的到来,见证着2800年前的爱情传奇。那盛开的娇艳黄花,如千年前的农家少女,等待心意郎君的到来,为人们留下黄花闺女的美名。
中南海四周生长着茂盛的芦苇,使得中南海掩映在漫天翠绿之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芦苇在夏日阳光下节节生长,中南海中的中南岛矗立在万顷碧波之中,如一位佳人在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早日揭开她美丽的神秘面纱。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当一叶小舟飘飘荡荡来到中南岛的时候,先行上岸的友人已随手在岸边捡起几块陶片,递入我的手中。客观地说,笔者是一个考古外行,只是因为研究需要对远古时期陶片略知一二,龙山文化黑陶是夏时期的代表陶器。当这几片陶片出现在笔者手中的时候,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正是笔者要寻找的目标——龙山黑陶。
良渚文化黑陶与龙山文化黑陶,代表了夏王朝前期陶器制作的顶端。夏王朝无疑是建立在以陶器制作高度发达的阶段,人们的生活已经脱离了原始的生活阶段,走入了文明生活阶段,高品质的陶器已经成为区分人们不同生活阶层的代表器物。高品质的龙山文化生活黑陶,正是确定夏王朝存在区域的主要代表遗存。
笔者在中南海发现的龙山文化晚期黑陶残片,经相关考古专家鉴定为3900-3800年前的龙山文化晚期黑陶,正是属于夏王朝早期阶段。虽然以此不能确认夏水北淝河中南海就一定是夏王朝的中心,但作为一个考古界外行,以夏水北淝河四方湖古城遗址为判断的夏朝国都,能寻找到龙山文化晚期黑陶,也证明了夏水北淝河的来历决不是空穴来风,只是笔者的一厢情愿。任何人也否定不了夏水北淝河四千年以上的中华历史文化,而四方湖古城遗址的历史,也绝不会是一个只有二千年二百历史的汉朝向县所能代表的;汉朝向县遗址也代表不了夏水北淝河的历史与文化。

蓝纹黑陶与方格纹黑陶是龙山文化晚期黑陶的代表纹饰,笔者在夏水北淝河中南海发现的蓝纹黑陶与方格纹黑陶,无疑确认了中南海中南岛在夏时期人们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与墓葬中出土的龙山黑陶有着本质区别,代表了此地人们的高品质生活。也许这种生活品质也只有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夏后所能拥有,如诗如画的《诗经》意境与高品质的龙山文化生活黑陶的交相辉映,使得夏水中南海成为远古人们生活的理想宜居环境。
3900年-3800年前的夏水北淝河中的中南海龙山文化遗址,连接着中华文化的远古与现代、神话与现实、传说与文献,必将开启夏文化研究的新篇章,为考古学探究夏王朝历史打开一扇便捷之门。
鲁迅的文章到底该不该出现在教科书内?学者提出正反两种观点
中国一直以来就提倡应试教育,倡导学生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来完成相应的测验,并且能将所学到的东西更好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所以一般来说中小学生课本的选材都是经过教育专家们层层过滤筛选出来的中华精品。但在近来这些年突然有很多声音冒出来,他们竟然主张移除初中课本中鲁迅的文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8:07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恢宏的秦公大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25:560007新发现 | 山西临县故舍焉寨子上石城调查收获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37:520000王世民:北宋时期的制礼作乐与古器研究
北宋时期的统治者,基于唐末五代割据、动乱的历史教训,为了巩固自己一统天下,致力于考订和完善礼乐制度。据《宋史》的《礼志》和《乐志》记载,从宋太祖开国到徽宗执政的一百多年,朝廷在制礼作乐方面的举措持续不断,而在考定古器的基础上铸造新器,又促进了金石学的形成与发展。北宋时期礼制方面的情况大体如下:[太祖]建隆二年(961)聂崇义上《重集三礼图》(据唐张镒洎等六图校定)。0002西沙群岛岛屿文物的分布特点——1996年西沙文物普查所见
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和组织,由海南省文化广播体育厅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共同牵头,联合组成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海南省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海南省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14名考古专业人员和1名新华社记者参加的文物普查队,于同年4~5月对西沙群岛进行了全面的文物普查及水下考古调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21:4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