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有没有文字 考古表明夏朝或已有“成熟文字”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夏朝,无论是从史书还是考古的角度来看,都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根据文字发展的逻辑,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按照这样的推理,夏代应该存在一种“初熟文字”,或者像商代那样出现了“成熟文字”。然而,二里头等夏朝时期的遗址只发现了一些零星的刻符或字符,并未直接发现任何文字,这似乎证明了夏朝没有文字的存在。文献和考古发现的其他迹象表明,夏朝很可能已经使用了文字。尤其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状况来看,夏朝文字的问题还存在另一种可能性。

一、针对夏朝文字问题,来看文字和考古之间的关系
1、文献记载表明夏代已经有了文字,甚至有所谓的“有册有典”,据说《易经》三部曲之一的《连山易》就是夏朝的典籍。
2、甲骨文的出土证实了商族先公王亥、王恒等人的存在。换句话说,在夏朝时期,作为诸侯的商族已经有了文字,那么作为夏朝这个共主,是否也有文字呢?
3、二里头遗址的规模和规划都非常特殊,出土的文物也非常精美,但并没有发现任何文字系统的传承。要想建造如此规模的古城,并制造出如此精美的物品,可能很难没有文字系统的支持。
4、山西的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帝尧的故都,出土的陶器上有两个或三个文字。安徽的双墩遗址距今已有7300多年的历史,出土了630个原始字符。类似的发现不胜枚举,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使用文字记录事物的习惯。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夏朝很有可能已经使用了文字,甚至发展成为了“成熟文字”。

二、为什么考古学并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
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文字的载体有关。以甲骨文中的“典”为例:甲骨文中的“典”是双手捧着“册”的形象,而“册”就是指竹简或木简。换句话说,夏朝的文字载体可能也是竹简。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陕西石峁遗址、陶寺遗址以及甲骨文等都显示出中国人早已使用类似毛笔的写字工具,说明毛笔的起源不可信。也就是说,夏人可能使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文字。然而,竹简一段时间后就会腐烂,这导致考古学无法找到夏朝的文字。
至于夏朝为何没有在青铜器上铭文,原因可能在于夏朝的青铜技术可能不够发达,无法在青铜器上刻写文字。

尽管目前的证据不足以确定夏朝是否存在文字,但从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以及后续历史的推论来看,夏朝很有可能已经使用了某种形式的文字。由于夏朝时期的文字载体可能是易腐竹简,加上其他技术限制,我们目前还无法直接找到夏朝的文字证据。然而,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揭示夏朝文字的谜团。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2月3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项参评(名单如下)。推介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按年代早晚排序)1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2山东沂水跋山遗址3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4河北尚义四台遗址5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6甘肃庆阳南佐遗址7山西兴县碧村遗址0000文保专家齐聚大足,为石窟寺渗水病害“把脉开方”
重庆大足,古称昌州,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海棠香国”,更以灿烂精美的世界遗产大足石刻闻名于世。9月23日,来自高校、文博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为一个国家级文保难题齐聚大足,面对千年石窟凝结出智慧结晶,用科技创新手段向石窟寺渗水防治难题发起挑战。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59:110000讲座:朱苏力:齐家——农耕文明的基础制度和制度基础
本文为“北大文研讲座”,主题为“齐家——农耕文明的基础制度和制度基础”的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8:520000曹兵武:文化遗产时代的考古学
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