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与羌人的关系,甲骨文揭开了残忍的一幕,难怪姜子牙投靠周人
在中国历史上的古族群中,羌人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族群,与汉族同源共祖,且在中国文献中出现得非常早。
现代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在距今6000年前,现代各个说汉藏缅语族的民族很可能是拥有共同祖先,在距今5900年时汉藏语系出现了分化,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汉藏人,一支向东迁徙成为了后来的汉人,一支向西迁徙成为羌族、藏族、缅族等,因此汉族与羌族同源共祖。
在文献中,羌族出现时间非常早,可以追溯到五帝时代,《山海经》记载“伯夷父(颛顼师傅)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史记》记载“禹兴于西羌”。而从商代至今,史料上一直都有羌人的记载,如今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商朝时期,与汉族同源共祖的羌族,在商朝却有一段极为血腥的过去,商羌两个政权之间长期互不相容,甲骨文揭开了残忍的一幕,这或许也是姜子牙投靠周人的原因之一。

商朝中期最大的敌人——羌人
商朝晚期,最大的敌人有二,一是东方的东夷,二是西方的周人。东夷率先叛乱,由于临近商族统治核心,又卡在食盐、海贝、青铜等原料的路线上,导致纣王不得不先打东夷,由此使得周人的兴起。然而,早在商朝中期时,羌人才是商朝最大的敌人。
武丁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指挥商朝军队南征北战:向南多次深入荆楚之地,向北向西击败过朔方、土方、鬼方、羌方、夷方、巴方等势力,大幅度拓展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
根据甲骨文记载,武丁时代的羌人,生活在商朝的西部,主要活动在如今陕西西部及甘肃一带,地广人众十分强大,在对羌方的战争中,武丁曾一次调动1.3万人,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俘虏了大量羌人,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成为生产者,其他的上至方伯、下至普通羌民,都在商王频繁地祭祀中充当敬献给神灵的“人牲”。

甲骨文中的羌字——反映商羌关系的变化
商朝对羌人的态度如何,透过甲骨文羌字,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非常残忍的一幕。
甲骨文中的羌字(见下图),一共有四种写法,第四种是头戴羊角头饰之人的象形,本义为“牧羊之人”。
然而,早期甲骨文中的羌字(1-3),字形上还增添了一些绳索或刑具,背后反映的是商羌战争中,大量羌人成为商朝的俘虏,于是才会出现这样的羌字。结合卜辞相关内容来看,加了绳索或刑具的羌人,是商羌关系最为恶劣的时期,他们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悲惨。
或许,旷日持久的对峙与战争,让商羌都难以承受,商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和解,于是商代晚期的甲骨文羌字(下图,第4种),就已经没有绳索或刑具了。
庞大的羌族——姬姓姜姓或许都是羌人
羌人族群非常庞大,内部部落众多,没有形成统一政权,戎狄、先零、烧当、卑湳、卑禾、婼、参狼、钟等等,他们都可以称之为羌人。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姬姓姜姓或许都是羌人。
与“羌”同族的是“姜”(甲骨文见上图A),上面一对羊角、下部一个女子,已被认定为姜字。对于这个字,如今普遍认为:羌和姜本义都是羌人,只是性别不同而已,“羌”是男羌人,“姜”是女羌人,后来作为民族称“羌”,作为姓氏称“姜”。因此,姜子牙是不折不扣的羌人。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认为:“‘姜’之即‘羌’,‘姬’之即‘氐’,‘姬姜’似即‘氐羌’”。所谓“氐羌”,是羌人中的一支,汉晋以后氐羌逐渐分流,成为介于汉族、羌族之间的又一个民族。综合各种信息来看,说周人起源于“华夏”,或说周人起源于“戎狄”,两者都不妥当,更准确地说,周人是来自西部的部族,与商代的羌人、周代的戎狄在血缘上更为紧密,因此姬周可能是“氐羌”,不是当时相对纯正的羌人。

商周战争——商羌战争的延续?
商朝中后期,羌人内部出现严重分化,部分开始农耕,部分继续放牧,于是农耕的羌人逐渐与华夏融合,并被商朝所接纳,最终成为了华夏的一部分。
比如,位于山西西部的吕国,姜子牙的故国,定居农耕,就是商朝西部的重要屏障,甲骨文卜辞中还有商王关心吕国“受不受年”(丰不丰收);但也有部分羌人继续放牧,古公亶父迁岐就是因为狄戎入侵,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羌人内部的纷争。
古公亶父迁岐之后,迅速与羌人联姻,他的妻子就叫“太姜”,由此从一个逃难部族在岐山站稳了脚跟。由于商朝需要周人抵挡北方的狄戎,于是扶持了周人,古公亶父第三子季历的妻子“太任”,就是武丁嫡长子祖己的后代。最终,周人整合了羌人势力,并在商朝的扶持下,只用了几十年,就成长为了西部霸主。
因此,姜子牙与吕国后来投靠周人,既是顺从大势,也与他们的羌人身份关系密切,毕竟之前羌人与商朝有过一段血腥过去。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商周战争其实是商羌战争的延续。

最后,至于商羌严重对立的原因,笔者认为与双方的生产方式有关,羌人是游牧经济,天然具有侵略性,而商朝是农耕经济,因此大概是羌人持续入侵抢劫,引起商王朝的愤怒与反击。当部分羌人开始定居农耕之后,商朝又能与之和解,乃至接纳其成为属国。这一幕,犹如后世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宿命战争一样。因此,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势力的战争,早在商朝时就已经开始了。
一场大雨冲出一座古墓 揭开狄仁杰一生
狄仁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和名臣,他的人生经历和清廉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狄仁杰出生于公元630年,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普通官员。他最初在太府丞任职,之后被调到大理寺担任丞相。在这个位置上,他展示出了超群的才干和公正的判断力。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3:52:510000辽宁半拉山惊现无头古墓,专家说出墓主身份,震撼全场!
自古以来,无论是那个时代的古人,对于死后留“全尸”是十分看重的,即使是十恶不赦被砍掉脑袋的罪犯,埋葬的时候也要将被砍掉的脑袋缝在尸体上以保证来世灵魂的完整。不过,在辽宁省朝阳市半拉山附近,考古专家在清理一座5000年前的古墓的时候,却发现墓主人的头不翼而飞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04:280000苏莱曼龙:亚洲超巨型恐龙(长25米/距今6500万年前)
说到巨型恐龙的发现地,在七大洲中北美洲排第一,这里出土过易碎双腔龙、超龙等超大型恐龙。其实在我们亚洲,也曾出土过超巨型恐龙,比如苏莱曼龙,它在发现于亚洲的巴基斯坦,一起去认识看看吧!苏莱曼龙基本资料体型:苏莱曼龙是一种亚洲的超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米,与腕龙差不多大,体型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排在第22位,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06:14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白浮西周墓
西周早期燕国贵族墓葬。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东南白浮村附近。1975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发掘了3座,出土随葬品600多件,为了解西周时期燕国的历史文化及同北方草原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白浮西周墓位置示意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06:180001山西发现战国时期水井 已经保存了2400多年(战国古物)
阳泉的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发现一口战国时期水井。我们常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山西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也盘踞着很多的王宫贵族,山西的历史悠久,自然不用多说。在山西也曾经发现过许多不同朝代,不同类型的文物,而在前段时间山西阳泉市就发现了一个战国时期的水井,经过考古专家的认证,这个水井可能是来自于2400年前战国时期所修建的。山西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6-29 20:02: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