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出土汉代墓 主人身份很不简单(出土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05:200阅
陕西咸阳出土的汉代墓发现了整套的医疗用具。2020年陕西咸阳的某个村子发现了一个十分巨大的西汉时期的墓葬群,根据专家的粗略计算,这个墓葬裙的总体面积大概有着18万㎡,而在其中的墓葬居然有着100多座。专家们在发现这座墓葬的时候非常的振奋,很快就展开了挖掘工作。像专家们已经预料到的一样,这座墓葬里毫无疑问的有着大量的文物,同时,有着很多的文物已经被盗墓贼给偷走。

古墓文物
当专家们把这个墓葬给挖掘到地下7米时,果然发现了不少的盗洞,只不过这些盗墓贼或许是盗墓的手法有限,他们还是遗漏了很多有价值的文物,其中在墓葬底部的土坑里面发现了一抹绿色。在进行全部的挖掘和清理之后,发现这是一个外表绿色的陶瓷小水缸,虽然并不是特别的华丽,但确实很精美。

主人身份
这座墓葬群的墓葬不光是在西汉时期还有着后来多个朝代所出现的墓葬,但是比较有价值并不是特别多,其中有几个墓葬专家发现这可能是汉朝时期太医的墓葬。在此处不光产生了大量的草药,而且还出现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医药用器具,虽然在那个时候,医生的医术并没有现在这么强,但是能够成为御医说明这些人的医术非常高明。

文物发现
随着专家对于这个墓葬群的进一步挖掘,则是找到了更多的文物,比如说一对青铜小青蛙以及一些日常所使用的陶瓷和青铜用具。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大多数人是使用的青铜以及陶瓷制品,而这其中发现了很多文物都有着比较高的价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绝命咒语”反盗墓传奇:你说不可信,为何盗墓的考古的真死了?
原题:“绝命咒语”反盗墓之谜与传说本文作者倪方六《易经》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如果从反盗墓的角度来理解,“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应该是中国古人最朴素,也是最原始的反盗墓构思。这种构思在后代都有运用,宋代书画家米芾便曾如此葬过死去家人,“米芾好奇,葬其亲润州山间,不封不树。尝自诧于人,言莫有知其穴者。”图:米芾画像,一代书画大家竟然还是反盗墓高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0:570000古墓一直都在地下 里面机关生锈咋办(古墓机关)
古人会用橄榄油来保护机关。在我国一般古墓指的并不只是古代的墓穴,而是有历史文化感的墓穴。这些墓穴都一定是要有研究价值才行,在研究古墓的时候我们也知道但凡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在建造墓穴的时候都会放更多的陪葬品,也会有很多的机关。但是这些机关都是在近代还能够有着比较大的作用。这就让人们不禁想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古墓里面的机关都还没有生锈?古墓机关我要新鲜事2023-03-13 20:50:310005关羽墓出土的文物 除青龙偃月刀外还有两美女
导语:说到关羽大家都知道,这是三国时期的难得的猛将,同时也是相当有义气的人,但是死亡的时候也相当惨烈,传说他死的时候是头身分离的。据说关羽墓已经成功挖掘,那么在墓中有哪些东西被挖掘出来呢?探秘志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关羽墓出土的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02:140000新发现丨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2号东侧发现六朝建康城遗址
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2号东侧地块,位于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侵华日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建设控制地带内。该地块南邻科巷,北邻大行宫变电站,东邻长白街,西邻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占地面积2585平方米,属于南京市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六朝宫城及御道遗址区域(图一)。地块所在的大行宫是六朝建康宫城遗址分布的重要区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43:030000中国老年人一般都会留胡子,为什么?知道原因后你老了也会留
过去农村人的留胡子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过去蓄胡须风俗。俗话说“老爱胡须少爱发。”对于现代人来说,胡子并不受欢迎,蓄胡须不卫生,但在过去,人们很喜欢留胡须的,特别是老年人,长胡子成了一种标志。这是为什么?原来并不是图好看,乃有特殊作用和意义——知道了,将来老了你也会留。(白胡子老人)原来,老人有胡须是人格和尊严的象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36:1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