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早3000年就发明了莎草纸,造纸术为何还算是中国古代的发明?
莎草纸,古埃及人的书写材料,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莎草纸大概是来自公元前3000年,而最早的古埃及文字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两者出现的相差的时间并不多。而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写在龟甲上,最早的文字也就是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的甲骨文,古纸的出现要更晚,大概是西汉时期中国才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才开始在纸上写字,比埃及的莎草纸晚了3000年。既然如此,造纸术还能算是中国古代的发明吗?

答案是能。因为这两种纸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埃及莎草纸。
埃及莎草纸为什么会诞生得那么早?
“莎草纸”这个词在古埃及语里表示的是“法老的宝藏”,但与其说是法老的宝藏,不如说是大自然的馈赠。莎草纸也被称为“纸草”,原料是一种莎草。莎草长得和芦苇很像,茎干有人的手腕那么粗,可以长到几米高。表面光滑无枝叶。莎草在古代西方很常见,但只有埃及有一种很特殊的莎草,这种莎草有非常坚韧的茎部纤维,稍作加工便可作为书写的材料。
在纸草诞生之初,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大致步骤是:第一步,切割沙草。将其切割成纸张的长度。第二步,剥去表层,再把白色的内茎剖开、压扁。第三步,把内茎铺展,叠压几层进行捶打,让其紧紧的粘连在一起。晾干后就能用了。最初是谁发明了纸草已经不可考,不过,纸草的制作过程虽然简单,放在公元前3000年的历史背景下,仍然不失为是古埃及智慧的象征,比中国的竹简要高明许多。

纸草从公元前3000年诞生到公元1000年消失,期间延续了4000年,其制作工艺自然也是在不断改良的。纸草之所以能延续这么长时间,与法老有一定的关系。法老死后墓室中会刻有《亡灵书》作为指引。一般人用不起砖石墓,这样一来成本较低的纸草就成了《亡灵书》的书写载体,据统计,从公元前1550开始的1700多年里,《亡灵书》的抄本数量应该超过了500万份,几乎成为必备的陪葬品。
公元前300年左右,亚历山大帝征服了古埃及,纸草在西方得到了进一步推广。这种特殊的莎草在这之后也不再是埃及独有的品种。埃及纸草的地位一度受到威胁,但真正取代纸草的是中国的造纸术。
追本溯源中国造纸术
早期历史课本上写的是“东汉的蔡伦发明了纸”,不过,在近代有了“考古学”,从1933年开始,就陆续出土了很多西汉时期的麻纸。如1957年的西安灞桥纸,有88片之多,较大的长10厘米,宽10厘米,属于西汉中期的原始麻纸,上面并没有任何文字或图案。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了西汉早期麻纸,仅1片,上面画有地图。1990年,又在甘肃敦煌悬泉发现了西汉中期、东汉、西晋的纸文书460余片。
放马滩纸,长5.5厘米,宽2.6厘米,入选中学历史课本 ,2016年最新版本

这样的考古发现我们当然是喜闻乐见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蔡伦只是改进了纸,早在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汉字“纸”的偏旁为“丝”,这是因为西汉造纸术在很大程度上仿照了“丝絮纸”的制作工艺。人们在“缫丝”织绢的过程中发现了漂浮在“竹篾”上的丝絮,最终得以成为书写材料。所以,《说文解字》中“纸”的解释是“用竹帘在水面”。
西汉的麻纸尽管纸浆粗,纤维长,但经过对出土的西汉麻纸进行检验,可以确定的是西汉麻纸的制作经过了舂捣、打浆及抄造的工序,这是现代意义上的“纸”必不可少的工序,而埃及纸草的制作则无这样的工序。所以,埃及的纸草虽然称作是“纸”,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公元105年,蔡伦将改良过的纸献给了汉和帝刘肇,得到了汉和帝的赞赏。与西汉时的古纸相比,蔡伦所造的纸更为细密、轻薄、有韧性,更重要的是不易晕染。并且,制作原料也更丰富、廉价。破渔网、树皮、破布等都可以制作成浆纸。其制作过程大致为:将造纸的原材料切碎、洗涤、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揭纸。制作过程正是现代造纸的雏形。

1942年在内蒙额济纳河沿岸古烽燧遗址发现了一张揉成团状的纸,展开纸团,上面写有六七行行书墨迹,纸张的年代和蔡伦同时期。
继“蔡侯纸”之后,东汉献帝时有造纸高手左伯,经左伯改进的纸有十多种,他造的纸更加的洁白、细腻,色泽光亮,世称“左伯纸”。东汉著名的书法家蔡邕非左伯纸不肯轻易润笔。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纸都未能取代竹木简成为书写材料。直到东晋以后,笨重的竹木简才渐渐退出日常书写的舞台。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火药与指南针带来了战争,只有造纸术与印刷术才是真正造福全人类的创作发明。讲完了古纸的从无到有,下一期内容,印刷术极简史。
考古挖到楚墓,专家为何都会异常兴奋?原来和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关
在厚厚黄沙掩埋下的一座座荒郊古墓,演绎了多少诡异奇骇的传奇故事?远古神墓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不死魂灵与盗墓高手的生死较量、千古奇阵与寻宝秘技的惊骇斗法,让我们一起见证古墓的神秘!我要新鲜事2023-04-22 22:38:430000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唐宋时期的森林
三、唐宋时期的森林这一时期森林地区继续缩小,由于远程采伐的范围不断扩大,山地森林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一)这一时期像关中等平原已经几乎没有什么森林可言。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下还有“万株果树”可以与樊川碧波相映成趣[1]。洛阳城外则连这一点都说不上了。唐代末年,诗人韦庄登上洛阳城外的北原,回首下望,仅看到城中树木重重,都是人家宅旁院侧所栽种的。至于城外,他就只能见到一些桃树[2]。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54:300005北宋时有两人见朋友妻子漂亮,企图强奸未遂,反诬朋友纵妻卖淫
中国古代的性侵罪本文作者倪方六这段时间,“强奸”、“性侵”成为话题,原因大家都懂的。这种事情如果发生的中国古代,会如何处理,施暴方将会得到怎么样的惩罚?首先要说一下,“强奸”一词并非西方或现代的法学名词,在唐朝时出现了,并写入了《唐律》刑法条款中。唐朝确立的严惩“强奸犯”的立法理念,为后来朝代所仿效,宋朝便完全继承了唐朝的立法精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22:190001白垩纪植食角龙:野牛龙 仅美国蒙大拿州发现(形似犀牛)
野牛龙诞生于白垩纪末期,又被称为爱氏角龙,属于植食性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脖子上有个非常宽大的颈盾,并且鼻子尖上还带有犄角,看起来很像犀牛,身长普遍可达6米左右,喜欢群居生活。野牛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27: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