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玉器的常见分类、纹饰图案与雕琢技法学习知识
春秋战国玉器是在商周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为您逐一细讲这段时期玉器的常见分类、纹饰图案、雕琢技法等相关知识点,使您一睹春秋战国玉器的风采。
一、春秋战国玉器学习知识-常见分类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主要可以分为玉礼器、玉装饰器、玉实用器、玉丧葬器四大类。
1.玉礼器
玉礼器主要是玉璧、玉璜、玉圭等,其中春秋时期比较少见玉璧和玉璜,直到战国时期才大量出现。
常见的玉璧有谷纹玉璧和涡纹玉璧,甚至还有出廓玉璧等新品种。

玉璜分为大小两种,大玉璜一般作为礼器使用,而小玉璜多作为佩饰使用。
考古发掘的玉圭数量不多,一般都是以素面无纹的居多。
2. 玉装饰器
玉装饰器主要是玉环、玉管、玉簪、玉觽、玉玺印、玉玦、玉串饰、玉组佩、玉剑饰等。
玉环大多雕琢有精美的龙纹、谷纹、鸟纹、涡纹、绞丝纹等。
玉管的断面有方形、圆形、矩形等,而且大多都雕琢有精美的纹饰。
考古出土的玉簪数量稀少。
考古出土的玉觽大多都是弯曲如虹,部分器物的末端雕作兽头,十分精美。

玉玺印的形制十分丰富,除了常见的玉玺印,还有一种肖形印出现。
考古出土的玉玦多出现在墓主人的耳旁,因而考古专家推断为耳饰。
玉串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一般出土于墓主人的颈部或者腕部,因而属于颈饰或者腕饰。
考古发掘的战国早期玉组佩大多是光素无纹的,直到战国中期之后才开始有了谷纹、涡纹等精美的纹饰。

玉剑饰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均十分盛行。玉剑饰一般是由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玉剑珌等组成。
3.玉实用器
考古发掘的春秋战国玉实用器数量稀少,传世器物主要是玉卮、玉耳杯等。
玉卮,是一种酒器,始见于战国末期,秦汉时期比较流行。
玉耳杯,又名为“玉羽觞”。羽觞始见于战国,兴盛于西汉,终于唐代。
4.玉丧葬器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丧葬器主要是玉覆面和玉七窍塞,其中玉覆面在春秋时期不见有镂空的玉片,而后逐渐发展成金缕玉衣等。
七窍塞在战国时期出现,是古人下葬时要用物件塞住人的七窍。七窍塞大多用玉制成,只有身份地位崇高的人才可以使用,如皇室成员和王侯将相等。
二、春秋战国玉器学习知识-纹饰图案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行的纹饰图案有龙凤纹、螭虎纹、蟠虺纹、鸟兽纹、谷纹、云纹、雷纹、谷纹、蒲纹、涡纹、勾云纹、圆圈纹、网状纹、柳叶纹、水滴纹等。
这些纹饰相当精美,纹饰满密,几乎不留空白,时代风格非常鲜明。
三、春秋战国玉器学习知识-雕琢技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雕琢技法是在西周玉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除了阴刻线、镂雕、平雕、圆雕、透雕之外,还广泛采用减地法,突出主题纹饰,新颖别致,十分有特色。
“清华简”最新成果发布!长篇佚籍《参不韦》涉及战国思想史、制度史等内容
“清华简”阶段性成果发布来了!11月25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中西书局与“学堂在线”合作,以线上方式开启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贰)》成果发布会的全球直播。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16:190000打井打到古墓,往下挖发现“坟上坟”,传下面埋皇帝,盗墓者来了
村民打井打出一座古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刘备的真身都底葬在哪?一说在成都城南的惠陵,这是最正统的说法,史料上也有记载;另一说在重庆奉节,这是传了多年的说法(见《刘备死时已有防腐技术,尸体运回成都是可能的,重庆考古有新说法》一文)。还有一说,就是我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也曾说过的,葬在四川彭山县牧马乡莲花村附近,那里有一座皇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17:39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钱山漾遗址
▲钱山漾遗址发掘概貌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遗址。位于浙江省吴兴县城东南7公里处,钱山漾(湖泊)的东南岸。▲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绸片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7:17:330000传说中青海的九层妖楼 到底是怎么回事(传说墓葬)
我要新鲜事2023-05-01 13:25:540000山西文保的实践与思考:灾后文物保护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文物建筑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经历代水患、地震、强风等外力作用和自然的剥蚀,文物建筑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风雨兼程一路走来,满目沧桑而依然挺立,弥足珍贵。我们常常会不经意地发现,不知在哪一天身边文物建筑或招致破坏或面临消失。这些与文物本身健康状况有关,与自然界强大的外力有关,与日常保养跟进不及时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37: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