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一老人3毛钱卖了十几斤破书,没想后来价值上千万元
1972年,上海嘉定的宣奎元卖了十几斤“破书”,得了3毛钱收购金。在不久后,竟然有专家特意前来找他询问他是否还有“破烂”,宣奎元没有想到,当初他从宣家坟里面挖出来的“破烂”,居然在市面上达到了1000多万元的天价。

宣家坟,位于上海嘉定新成路街道,是宣昶家族的墓地,而宣奎元便是宣家后人。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宣家坟遭到一定程度的自然毁坏后,宣奎元便将宣家坟上上下下都重新修建了一番,其中一座坟受到的损坏尤为严重,里面满是污泥,眼下,只留下满满的古书了,宣奎元简单地收拾了下,随后将它们带了出去。
那些书上面沾满了污泥,摸起来湿漉漉的,宣奎元把它们摊开了放在太阳下面晒着,为了防止被风吹走,他在每一页上都压了一块石头。当书本差不多风干的时候,宣奎元这才将它们一页一页地整理起来。
起初,他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将这些书按照类别,书名,页码,依次排版起来,但当他看了几眼上面密密麻麻的内容后,便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作为一介农民的宣奎元,大字不识几个,也不懂得上面写了什么,捡回这些东西纯粹就是想堆在一起,好有一日能卖个好价钱。
1972年,上海旧书店的人被分配到各个村落去搜集旧书,当工作人员来到宣奎元住处的时候,宣奎元想着,这下可有机会了,正好能把之前挖到的古书交给他,于是他一边打开家中的一个破旧箱子,一边迫不及待地询问工作人员:“小伙子,我这些东西可是前几年我从宣家坟中挖出来的,你看能换多少钱呐?”
那些被宣奎元挖到的书,原本就是从污泥里打了好几个滚才“活”过来的,却不幸又遇上宣奎元这样一个不懂书的人,多年以来的收纳,让这些古书不断经受发霉,虫咬等种种“悲剧”,现在早就已经是一幅“半死不活”的模样了。工作人员略带嫌弃地伸手翻了翻,最后淡淡地对宣奎元说道:“3毛钱。”
在当时,3毛钱与今日的价值截然不同,倒也能买不少东西。宣奎元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了这个收购价:“你挑挑看吧。”书店的工作人员在一番挑挑拣拣后,最终带走了其中的大部分古书,而宣奎元也美滋滋地收下这笔不菲的收购金,他看着剩余的一些“边角料”,想着,算了,人家行家懂行,要拿走早就一起拿走了,剩下这些估计就是没用的。
这位工作人员回去交完差后,便向同事们吐槽起了这件事,说有一个男的把古书保存得跟狗啃似的,在这趟收集来的古书中,就数这人保存的最差劲。

专家们听了倒也觉得好笑,一般人从古墓里头挖出来的东西,不都应该当成宝贝似的收着吗,这位收藏之人也真是不拘小节啊!其中一位专家笑着,伸出手来随便翻了翻这些破破烂烂的书籍,他越看越感到惊奇,最后竟然大呼:“这哪是什么破书,这是古董啊!”
其他人听到他这样说,连忙凑了过来,专家指了指上面的模模糊糊的字:“你们看这上面的内容,这是明朝的明话本呀!是明代刊刻的珍本!”围观的人听他这样讲,一个个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了,结果还是去宣奎元家收购的那位工作人员率先开口:“既然这东西这么宝贝,我现在赶紧就带人再去一趟他家。”
等到工作人员们再一次赶到宣奎元家的时候,却得到了宣奎元不耐烦地回答:“已经烧掉了。”短短的几个字让在场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宣奎元见他们一幅丢了魂的样子,缓缓地说道:“其实还剩两斤多,我估计你们不会要的。”
当看到宣奎元整理出来的最后两斤多的明话本时,专家心疼地用衣袖擦了擦上面的灰尘,而工作人员见状,立刻从口袋中掏出5元钱递给了宣奎元,这回轮到宣奎元愣在原地了,上回带走了那么多古书,就给了3毛钱,这回才不到两斤的量,居然给了5块!

将明话本带回后,专家们开始不断地对古书开展复原工作,明话本的价值才得以真正的展现,在后来,仅单本就拍出了1020万元的天价!
古董珍宝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从古董珍宝展现给我们的价值中,我们不禁可以从中看到我国历史的文化价值。而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留给后人所能探索的空间十分庞大,我们必将从一件件珍宝中,领略古人的思想和风采。
巨脚龙:印度巨型食草恐龙(长20米/距今2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因为气候适宜,植株茂盛,世界各地都有巨型恐龙出现,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巨脚龙,它体长可达20米,是种性情温和的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为了维持体型它一天到晚都在寻找食物,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巨脚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01:490000方圆500平方公里内 地下全都是古墓(埋骨之所)
洛阳邙山是古代很多朝代死亡者的理想天堂。当我们说起在整个我国地下文化最多的地方,那肯定就是陕西地区,不过陕西地区并不是死亡者的天堂。因为在我国古代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身在苏杭,死在北邙,这里所谓的北邙说的就是我国河南洛阳地区的邙山,甚至说这个地区是地下CBD也不为过。1.死在北邙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33:230000古代做假发毛发从哪来?除穷人卖发犯人剃发,还有一种你想不到
头发与贡品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古人戴假发的事情,我的标题是“考古发现的特殊女性用品”,不少读者看了以后说是标题党。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好标题,一点问题也没有。那读者为什么点开后不乐?我看是有人想歪了,你到底想看到什么?上面几句是玩笑话,言归正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38:580000考古学界的三条规定 专家们都会遵守(考古规定)
不鉴宝不搞收藏和不分贵贱是考古学家的规定。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除了法律之外,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规定,如果没有规定的话,那么行业内可能就会出现很多的乱象,在比较冷门的考古学界当中也是有着三条规定的,这些规定只要是考古专家们都一定会遵守,因为这对于他们的考古研究有着一定的帮助。另外也可以让他们的考古变得更加顺畅。不鉴宝我要新鲜事2023-07-27 21:31:580001刘皇叔能有什么坏心思 从魏蜀吴的货币制度来看 谁在坑百姓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登基后往往会使用新的年号,同时也会铸造新的钱币。在建安十九年,刘备尚未在蜀汉站稳脚跟,也未称帝,就急不可耐地铸造了新钱币,名为“直百五铢”。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09: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