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新疆挖出唐代将军坟 墓主人头枕玉玺身葬纸棺 颠覆考古认知
我要新鲜事2023-08-01 18:36:300阅
1959年,新疆考古学者紧急发掘出一座唐代将军墓,却发现了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将军竟然躺在一副纸制的“棺材”里!

这位神秘将军到底是何方神圣?他为何不能享受一副精美的棺木入殓?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考证,终于揭开了这段千年之谜。
发现墓穴的地点,是新疆吐鲁番附近的高昌古国遗址。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化装成学者,频繁出入此地,其行踪诡秘。解放后,才知道他们是为盗掘古墓。为防止继续被盗,新疆考古队决定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发现了阿斯塔那古墓群,共500余座古墓。

在编号为506的墓穴中,考古队伍作了一个惊人发现。原以为会是普通古墓,谁知里面竟是一具纸制“棺材”,这在当时是前所未闻的!
这具纸棺采用的是当年的公文信函制作,上面还留有当时重臣的亲笔签名和皇帝颁发的诏书,可见墓主地位非凡。但是这位身份显赫的主人,为何下葬时无法置办一副完整的木棺?
为破解这个谜题,考古队将纸棺运回博物院进行检验。在诏书上,他们发现了“天宝十载张无价游击将军告身”的字样,这正是唐玄宗赐予大将军张无价的嘉奖令。
原来,墓主是唐代名将张无价,曾平定高昌国,为唐朝安全做出巨大贡献。但终老戍边多年,家无余财,无法置办金碧辉煌的棺椁。为表示对老将军的崇敬,唐军只能以纸质公文代替棺木,并把皇帝玉玺章作为头枕,送其入土安息。

一件平凡的纸棺,却承载了将军悲壮的一生。我们在赞叹考古发现的新奇之余,也应深思一个人真正的荣耀不在外在,而在其内心。这段发人深省的历史,警示我们不忘初心、勤俭节约的时代价值。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楔形文字的诡异起源:突然出现突然成熟 至今还找不到源头
大约5200年前,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突然涌现,这一文字系统的形态非常抽象,被认为是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之一。尽管最早期的楔形文字(乌鲁克IVa)已经相当成熟,但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楔形文字的起源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我要新鲜事2023-09-24 20:38:340001王辉:考古学研究中的地貌问题
本文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望论坛”第165期“考古学研究中的地貌问题”的讲座纪要,现摘录于此,分享给大家。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辉主讲,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马志坤副教授主持。讲座伊始,马志坤副教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王辉副研究员及其主要研究方向,并对王辉老师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18:290000义县龙:辽宁出土最小的食草恐龙(长0.4米/1.25亿年前)
在中国,辽宁是出土恐龙最多的地方,不仅如此,这里也是出土鸟类小型恐龙最多的地方,比如今天要介绍的义县龙,它长的跟现代鸟相似,有翅膀,体型小,仅0.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恐龙之一,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义县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49:450000陕西考古:石峁作为黄帝都邑或夏都是否妥当
作为龙山晚期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以其宏大的建筑规模、复杂的城防设施、众多的精美玉器、农牧交错的地理区位以及其处于临界史前和历史时期的关键时间节点等因素,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试图从各个角度进行解读。先秦史学者沈长云从古代文献及历史地理角度,提出石峁古城是黄帝部族的都邑。此说一出,学界瞩目,甚至有学者直指其是黄帝都城昆仑,石峁城址黄帝都城说也在历史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0:49:340000荐书 |《匈奴平民墓葬研究》
《匈奴平民墓葬研究》主编:王晓琨[蒙]策·图尔巴特著萨仁毕力格特尔巴依尔译郑淑敏校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2月ISBN:9787522802374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42: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