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距今5800年,西方学者:这不是文字
在我们的认知中,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甚至比五千多年还要久远,因为在华夏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我们已经发现了很多远古遗址。而这些遗址的时间源远不止五千多年,有的还可以追溯到七八多年前,但“中华五千年文明”这一说法,一直都只是我们自己人的一个说法而已,外国并不认同。外国人认为,中国的历史仅仅能过够追溯到周朝,只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还有的外国学者说,中华文化只有两千多年。面对外国人的种种质疑,我国学者也不甘示弱,拿出了考古证据作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
西方对于文明的标准,有三项:城市、文字、青铜。城市和青铜我们考古出土的遗址中,都能够证实,唯独在文字这一标准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外国学者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为甲骨文,而在此之前出土的那些,都不算是文字。众所周知,中国的汉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种形态的发展,从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字,这一段历史也就两千多年。这也是为什么西法学者认为我们的文明只有两千多年的原因,然商朝时期的中国,已经是高度成熟的文明社会了。
比甲骨文更古老的文字
我国的学者为了推翻西方学者的偏见,也极力寻找证据证实中华文化,而我们所需要的这一证据,就是甲骨文之前的文字。那中国在甲骨文之前,真的没有文字存在吗?并非如此,贾湖遗址被发现的时候,专家就已经在贾湖遗址中发现了贾湖刻符,并发现这些于我们发现的甲骨文非常的相似,但发现的贾湖刻符太少了,外国学者还是不认同。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碳十四的检测,贾湖刻符的年代距今为7762(±128),为我国发现的最早文字符号。

外国学者岁不认同中国文明史,但贾湖刻符的发现也是非常重大的。从形状上看,这些符号并不是无意识刻画的,我国专家认为,刻画者是带有一定的意图刻下了这些符号,已经接近了甲骨文中的“日”、“月”字。1973年,在山东诸城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专家又挖掘出了残缺的图纹“I”,在此之前,在山东莒县也出土了图纹“II”,两地相隔较远,说明这一“文字还是流传比较远的。有的学者认为,这些陶文本身就是象形字,金文、甲骨文、大汶口陶文在形体上非常的相似,虽然陶文的释义上还有争执,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最早的象形文字。由此一来,西方学者岁不承认贾湖刻符,大汶口陶文总该能够证实中华文明了吧。
距今5800年的陶文
陶文,指的是古代陶器上的文字。古人会在陶器上刻画文字符号,这一现象在我国出土半坡遗址、龙山文化遗址等等都有所发现,所以我国学者也知出,陶文可能是比甲骨文更早出现的文字。大汶口文化的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而陶文检测距今约5800年,由此便可证实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了。可即便种种证据摆在眼前,还是有西方学者反驳到:这不是文字。

陶文是否为文字?
任何一种文明都不是一部而成的,甲骨文虽然在商周时期才出现,但那时候的中国,俨然是成熟的社会了。若在此之前没有文字,商朝难不成是从原始社会一步跳跃的?这显然不符合常理,而且从汉字的发展史,我们也能够看出来,汉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才变成今天的简体字,那甲骨文在此之前肯定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时期。无论是西方学术界和中方学术界的定义差异,或是其他的原因,西方学者都不应该这样固执的认定,否则这就成了对我们的一种偏见。

巨型蜥脚类:简棘龙 体长最大达20米(缺乏颅骨化石)
简棘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类的恐龙,诞生于1亿5500万-1亿52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属于巨型的植食性恐龙之一,它的体长可达14.8米,最大的甚至能够超过20米,第一批化石发掘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只缺乏颅骨。简棘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29:420002陈超:一壶浊酒喜相逢 考古所见濉溪明清酿酒的历史
#2022生机大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酿一方美酒。隋唐大运河故道流经的濉溪县位于安徽北部,地处北纬30°中国白酒黄金带和淮河流域名酒产区带。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为11℃—16℃,平均降水量约920毫米,适合酿酒所需微生物的培育和生长。淮河名酒带所出名酒包括河南的汝阳杜康、商丘林河大曲、鹿邑宋河,安徽的古井、金种子、口子窖、皖酒、迎驾贡、明光,江苏的双沟、高沟、汤沟、洋河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3:170001江西修水库挖明封王墓,王妃棺内找到一罕见女用品定陵皇后都没有
明益庄王朱厚烨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1958年中国各地大兴水利,挖河修渠建水库。与此相对应的是,很多古代遗存被挖了出来,考古活动很活跃,有很多新发现,甚至大发现。明朝江西境内的藩王——益庄王朱厚烨墓,就是这么被考古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7:050002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项目负责人陈国科武威地区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西南,地处祁连山北麓,主要分布于武威南山区南营水库以西,冰沟河与大水河中下游北岸的山岗之上(图一)。自清朝末年起,该墓葬群被人发现,1945年夏鼐、阎文儒等先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与研究,截至20世纪90年代,墓葬群已出土墓志九合,各类珍贵文物数百件。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36:1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