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流失街头 专家借150万买下后 仰天大笑:给我5亿也不卖
剑,是古代兵器之一,属于短兵种,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兵器,剑的起源早,且流传很广,影响深远。随着历史的发展,剑从兵器逐渐演变成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与舞蹈、杂技、书画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剑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宝剑,而春秋战国时期则是我国铸剑的巅峰时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上的名剑大都消失于历史的洪流中,只有极少数得以幸存。

近年来,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兴起,让人们重新关注到了剑这一文化瑰宝。在这个市场中,专家们常常会街头巡逻,寻找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珍品。其中,中国文物的流失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防止文物流失,一些专家、收藏家、爱国人士经常会在香港等地寻找那些流失的文物,马承源就是这样的人之一。

马承源是上海文物博物馆学会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挽救流失文物。他具有一双鉴定青铜器的慧眼,因此在香港街头寻宝时,他能够轻易地识别出那些流失多年的文物。九十年代初,马承源在香港街头偶然发现一把有些年代的青铜剑。他第一眼看到时,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将剑拿起来一看,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这把剑,与六十年代出土的越王勾践剑极为相似,而剑上还刻有几个铭文。他将这把剑买下后,专家们根据铭文的内容,将其命名为“越王者旨於赐剑”。
这把“古剑”成为了马承源的珍藏品之一,但其价值远不止于此。当时,日本的一些收藏家也想要将这把剑买下,但马承源坚决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并不是为了赚钱而买文物,而是为了防止文物流失海外。他曾经表示,“给我5亿也不卖”,这种爱国精神和文物保护意识,让人们对马承源肃然起敬。

尽管历史的洪流已经淹没了很多名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剑这一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我们应该像马承源一样,积极投身于文物保护事业,为后代留下更多珍贵的文化瑰宝。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45:520000“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正式发布
5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文物报社发起“中小博物馆数字助力繁星计划”在(以下简称“繁星计划”)福州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发奋,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共同启动“繁星计划”发布。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1:39:000000保管在博物馆中的武则天孙女骸骨被当垃圾倒了,原想复原千年美人
永泰公主骸骨鉴定与失落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考古,考察证古。现代考古主要通过田野发掘,通过地层变化、出土文物来证明历史、发现历史、纠正历史,指引未来——让大家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由于考古结论毕竟是主观意识之产物,而不是历史实录,出现争议和错误都是可以理解的,并非不正常。当然但有意妄测,曲意为之,别有所图,另当别论。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9:370003过去有钱人家嫁女儿,陪送嫁妆中必有一样东西,此物死时才能用上
民间嫁女送寿材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过去,民间家里的木物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床,一是棺。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床可以没有,棺是一定要置办的。老话说,床是在阳间使用的,人世间的大部分光阴都在床上度过。棺呢,是阴间的床,人的阳寿一结束,就用上了。过去家里预置办的棺材,称为“寿材”。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4:590000于沛: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
近代以来,关于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应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认识。而这种“中西文化交汇”,又是和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近代以来外国史学的传入,既有中国历史学学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为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以来中国的史学思潮,往往是和社会思潮交织在一起的。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