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捡漏”文物后,将其当“煎锅”,多年后富豪出2.1亿买下
很多人一脚踏进文物圈之后,就会想着说捡漏这等好事怎么样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这种事也像极了天上掉馅饼,完全靠运气了。不过有的人是追着运气跑,有的人是运气追着他跑。有个人就曾经捡漏到了一件国宝级别的文物,这件文物可是大有来头。

一、公务员也历史悠久
捡漏的人虽然是一名公务员,不过此人可不是现代的公务员,他可是古代的公务员。大家不要小看古代哦,古代有很多制度是非常完善的,所以古代也是有公务员的。元朝的时候,公务员的名称为官和吏。官大家都懂,而吏讲得简单一点就是小官。
中国悠悠几千年历史那可不是盖的,不仅创造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还有很多官员。既然是古代公务员,那他是怎么捡漏的呢?现代的官员需要办案。古代自然也是需要的。在一次任务中,公务员李顺甫就发现一户百姓家中居然有一个大盘子。看着这个盘子还挺有年代感的,于是李顺甫就花了点银子买下来了。
二、买下来一个大煎锅居然是大文物
不过当时李顺甫这位公务员并不知道自己“捡漏”了文物。因为外形适合当煎锅,所以李顺甫家人便将这个“锅”的三脚架给敲掉了,还把它给磨平了。就这样这件文物在公务员李顺甫家里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着厨房的好帮手——“煎锅”。其实这是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文物,先是将它破坏掉了不说,还拿去煎食物完全就是在暴殄天物。
当然了,古代不可能只有一位公务员,古代的公务员之间也是可以相互串门的嘛。有一天,另外一位公务员鲜于枢来找李顺甫,不找还好,一找他可是吓一跳。为啥呢?因为他看见李顺甫居然在用价值连城的文物煎食物!鲜于枢热爱收藏,所以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件东西不是凡品。
经过鲜于枢的仔细查验,他发现这件“煎锅”上面居然有130多个文字,而且这事一件宋朝的文物,原本一直被官方收藏着,但是打仗之后就消失了。这一次是小时之后第一次现身。于是鲜于枢就收藏了它。

三、辗转各处的国宝
在鲜于枢之后,这件宝贝经历了无数的收藏家之手,它最后一次有迹可循就是在清末时期,大收藏家陈介棋收藏了它。此后,这件宝贝一直都是下落不明的。等到它再次现身的时候已经到了2010年。
在一场小型的拍卖会上,这一件青铜器在海外被拍卖。刚巧遇上了一位研究青铜器的华人,他当场认出这件文物就是历史上失传已久大名鼎鼎的“兮甲盘”。此后的2017年,这位藏家决定将“兮甲盘”出手,于是杭州举行了一场以它为主的拍卖会。
就这样,多年之后,“兮甲盘”被富豪出2.1亿买下。这件宝贝在过去一直被宫廷所收藏着,到了后来落到元朝的公务员手中,辗转流落去到了海外又被买回,之后再次拍卖。有专家曾经估价这件青铜器价值5亿,现在卖到了2.1亿,或许之后它还会再创辉煌。
这件文物早已经是国宝级别,它之所以叫“兮甲盘”,是因为它上面记载的文字。上面记载的是尹吉甫(兮甲)这个人跟随周宣王征战,然后因为获得了战功所以获得了赏赐。这原本是过去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对于现代来说却是无比珍贵的资料,一次“兮甲盘”的价值瞬间得到了提升。

结语
文字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见证,要是当今社会没有录像摄影的机器,那么现代的文字对于未来几千年的后辈们来说也同样是珍贵无比的。
河南出土的大型墓葬 发现了绝世珍宝(墓葬宝物)
河南的一个大型墓葬里发现了类似于兵符的文物。每次到了秋收时节,很多农民都会在土地里劳作,而在前些年河南某地有农民正在收玉米的时候,居然发现自家的玉米地里出现了一个大坑,于是他们赶紧去报告给了当地的派出所。而派出所的民警们在经过简单探查之后,发现这里有可能是一个墓葬。因为在这里有着很多墓葬必须要有的特点在旁边还发现了几个盗洞。大型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26:320000区域互动与本土化:关于中国早期冶金的新观察
前两天发的一篇日本学者宫本一夫关于中国青铜器起源的文章,广泛受到广大朋友们的关注和争议,具体可参看:讲座:宫本一夫:“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下文为中外学者通过冶金科技对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考察,各位有兴趣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6:560000荐书 |《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12:040000李泽厚:“有意味的形式”
原始社会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它经历了许多不同阶段,其中有相对和平和激烈战争的不同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前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大概相对说来比较和平安定,其巫术礼仪、原始图腾及其图像化的符号形象也如此。文献资料中的神农略可相当这一时期: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义·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5:44:560000现代盗墓者碰到最凶险流沙墓,用特殊盗法得手,技巧不输古代盗贼
西安北里王村西汉大墓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2018年,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北里王村北侧,发现了两座西汉末期大墓,这两座大墓很快引起了国内考古圈的注意。一是因为墓主的身份特殊,生前地位非常,疑是西汉末年新朝皇帝王莽的老丈人“宜春侯”和丈母娘。再是使用了积沙墓,也就是民间所谓的能活埋盗墓者的流沙大墓,显示了极高的造墓技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38: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