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一座战国古墓,考古队不断挖掘,出土一件2000多年的“电灯”
甘肃一座战国古墓,考古队不断挖掘,出土一件2000多年的“电灯”。想必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们是没有电的,只能靠点火来照明,直到后来,经过聪明人士的制作,才有了灯,不过古代的灯,跟我们现代是不一样的,甚至古代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灯,什么时候有灯,专家们至今没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不过这确实也是挺难的,比较古代离我们也有千年的历史了。

不过有一点,专家们还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在战国时期的时候,有一种灯叫做“行灯”,光听名字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行走”的灯了,然而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专家们不断在甘肃平凉的庙庄陆续发现了很多的古墓,而这些古墓,就有很多是战国时期的古墓,而也有不少的文物,在考古队的挖掘下,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不过这些文物都不是很珍贵,都是一些古墓中常见的文物。

而最后考古队们经过长时间的发掘,已经不断的挖掘,最后在1999年的时候,在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件比较罕见的文物,这件文物让考古队欢声雀跃,从外形上看,这件文物特别像一个青铜器,刚开始专家们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但是后来专家们才明白,这是一个类似于灯的文物,设计非常精巧,因为这件青铜器看上去像一个鼎,有三足,很像古代人用来照明的物品。
最后专家们经过翻阅古书,得出一个结论,证实了这个青铜器便是2000多年前的“电灯”,而且还是古代人所使用的“移动电灯”,只要在上面燃料,就可以点燃,而且上面还有一个支架,如果不用的时候,可以放进口袋里,去到任何地方,只要有燃料就可以点亮,十分的方便。

这种“电灯”对于考古队们来说十分的珍贵,因为能挖掘出类似的东西极少,对我们研究古代人的使用灯光有着极大的帮助价值,而且能用青铜制作出这么好的灯具,那个创始人肯定很聪明,而考古队们在现场也是不禁感叹考古家们的智慧,如今,这个2000多年的“电灯”,已经被防御甘肃的博物馆里面进行珍藏了。
揭秘中国不敢挖五大墓背后的隐情
在中国有5座很神秘的古墓,至今为止都不敢挖掘,这五座古墓分别是秦始皇陵、武则天乾陵、沈万三墓、曹操的高陵和成吉思汗的陵墓。1.秦始皇陵我要新鲜事2024-08-04 16:32:1700010郭静云:江汉、郑洛、成都——地区间的三角关系
【编者按】前不久本号曾转发石家河文化玉器供大家欣赏,有不少读者留言认为石家河玉器与三星堆造型很相似。现摘发郭静云教授对此一问题的思考答案,欢迎继续讨论。原文见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215-224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53:3800002017年 山东挖出千年古墓 他是谁
青岛土山屯墓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这个千年古墓群于2017年被列入中国考古新发现的十大项目之一。这个古墓群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被意外发现于当地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青岛土山屯墓群一共发掘出近180座棺椁,跨越了约670年的时间。其中最具历史研究价值的是汉代时期的墓群。在这些汉代墓群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器具,包括青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等等,每类器具都有极多的种类划分。我要新鲜事2023-05-12 04:05:240000性别在过去葬礼上的表现,男女合葬有一条基本规矩,武则天曾破例
性别,在传统葬礼中的反映——以女性为例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聊了年龄与葬礼的关系(见《过去民间最在意这个年龄,不到这岁数不能置办寿材,不能称寿终》一文),这篇文章来说说性别在葬礼中的表现和讲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0:590001浙江一人组织网友到安徽盗墓,并非盗随葬品,动机连办案人都意外
浙江人到安徽盗棺材板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图的是什么?这还用问吗,看中的是珍贵随葬品啊。但有一浙江盗墓者盗墓,却是图棺材板——这东西送人也不要的,放家里也不吉利的。过去,制作棺材有“三大木”,即楠、杉、松。棺材档次高低体现于材质,楠木棺最佳,杉木棺次之,松木棺又次之。楠木耐腐,不容变形,还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有防虫、防腐之独特功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39: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