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品文官俑在墓中赤裸双脚、跪拜叩首,这座唐墓的主人究竟是谁?
2000年,陕西渭南蒲城县三合乡三合村一处古墓被发掘。当考古工作人员清理甬道内的淤土时,一堆破损的陶片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当把所有陶片带回实验室清理、修复、拼接之后,形制特殊的一尊跪拜俑随即映入眼帘,让人大呼不解。
01跪拜伏听俑
在唐宋时期的墓葬中,经常有这么一类陶俑身体姿态格外奇特。他们一般都双膝触底,要么俯首帖耳趴在地上撅屁股,要么低姿匍匐呈五体投地式。
但细观其面部,却安详和善,这和墓葬中随葬其他面貌狰狞的镇墓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既然不为吓唬盗墓者,那么他们趴在地上,是要干嘛?

我们先从形象上分析,看看他是谁。
这件陶俑拼接修复好之后,是一副气质雍容的文官形象。他头戴进贤冠,身着红色的曲领大袖朝服,双手则合捧笏板(笏板已朽仅剩双手合握处的方孔)。
唐代官职制度中,不同品级的官员,衣着颜色也各不相同,体现着森严的封建礼仪。这件跪拜俑虽然身体颜色大部分脱落,但衣褶之间还残留了红色痕迹。这就让考古人员,将其认定为一位四品文官跪拜叩首的形象。
众所周知,唐代服饰颜色以紫色为最高贵,三品以上大员才能服紫色,四品官员服深红色,五品官员服浅红色,六品官员服深绿色,七品官服浅绿色。
也正因为如此,白居易的《琵琶行》曾写到“客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时,白居易被贬江州任司马,只能穿青色官服,在官员中地位低下,所以才会同情身世凄惨的琵琶女。
现在看来,白居易当时混的还不如这一尊跪拜俑。
但是,身为四品大员的文官俑都要跪拜,可想而知,这墓主身份得有多高贵?
02大唐让皇帝
说起此墓的主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墓葬之上的碑文上,疑惑也将一扫而空。因为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在这座石碑上恭敬地书写了“唐让帝惠陵”五个大字。
但遍寻我们熟知的关中唐十八陵名号,却并无这座所谓“惠陵”的记载,这位皇帝到底是谁?我们得先从睿宗李旦说起。

睿宗李旦共有5子,嫡生两人,三子是我们熟悉的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而长子则是李宪,也就是这座陵墓的主人。
按道理讲,嫡长子继承制度之下,李宪是妥妥的皇位继承人,但为何这个宝座却最终落到了李隆基头上?但正是因为长子李宪高风亮节的“让”出皇位,才让三子李隆基顺利登位,成为日后鼎鼎大名的唐玄宗!
那么,皇位他不香嘛?
的确,当时堪称毒药!
公元684年,李旦继李显之后第一次登基称帝,确立长子李宪为皇太子,后因武则天武周政权上位,李旦降为皇太子,李宪也因此降为皇太孙。
到了武则天晚年,还政于李氏子孙,李显又复位为皇帝,而封李宪为“宁王”。注意看,此时的李宪居然并不是被奉为太子。
原因为何?
众所周知,李旦的上位与三子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李隆基一手推上去的。此时,长子李宪陷入了尴尬局面。
按祖宗之法、古之礼仪,嫡长子继承理应如此,更何况李宪之前就被立为太子,但此时的三子李隆基立下奇功又重兵在握,怎么处理皇嗣问题成为关键。
立长子李宪,虽遵循祖制,但难免兄弟阋墙;
立三子隆基,合当下时势,但却违祖宗之法。
就在睿宗李旦郁郁寡欢、不知如何处理这件棘手难题时,李宪上奏:
“储,副者,天下之公器,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宜,海内失望 ,非社稷之福。”
你瞅瞅这长子有多懂事!不仅如此,他还担心父亲李旦下不了决心,于是在殿外哭了一整晚,最后终于“让位”成功。
当然,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也对这个懂事的大哥敬重关爱。唐书记载,凡外番贡品,食之稍甘者,皆分一半给大哥。
此外,在李宪身染重病的时候,玄宗每天派遣御医诊治,黄昏亲侯太医归来,确定兄长病情如何,略有好转便厚赐御医。
兄友弟恭的一幕,在李宪和李隆基这里生动的再现。

公元742年,李宪去世,李隆基亲自书写祭文,并下诏追封大哥为“让皇帝”。不要误会,这里的“让”可不是指李宪让位有功,而是古代谥法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正所谓:
推功尚善曰“让”,德性宽柔为“让”。
不仅谥号为“让”称皇帝,而且还制号其墓为陵。这些种种,都似乎体现了李隆基对这位兄长的特殊情感,而这件跪拜俑,也成为这段隐秘历史的见证者。
江苏发现一座王侯大墓,男女双棺皆空,推测尸体被古代盗墓者拖出
泗水王冢发掘记本文作者倪方六提起苏北,不少人的印象是比苏南落后,穷,是“欠发达地区”。其实在秦汉时刚好相反,苏北远比苏南先进和富裕,苏南才是“欠发达地区”。在苏北这片土地上,两汉时先后出现过楚、吴、泗水、江都、广陵、彭城、下邳等诸多比较富裕的封国。这些封国基本上都被现代考古发现了,只有位于今泗阳县境内的古泗水国最为神秘,不见踪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5:370005李学勤:写在“二十世纪中国考古”之前
这些年常有人提到,在20世纪中国的各门学术里,考古学是成果最丰硕的学科之一,我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考古学在中国有很深厚的凭藉。翻看文献记载,早在西周初已有文物的收藏,到前汉已有古器物、古文字的鉴定。北宋时兴盛起来的金石学,更为考古学准备了很好的材料和基础。因此,现代意义的考古学在中国发展得相当迅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6:520000老农民钓鱼钓到一只乌龟 专家说价值18亿(青铜乌龟)
老农民钓到的一只乌龟,足足价值18亿。老农民在河里吊起的一只青铜乌龟,价值足足有着18亿。2003年,洛阳的一个大爷像往常一样在河边钓鱼,但是这一次他却钓上来一个不会动的乌龟,而这个大爷在把这个乌龟洗干净之后,居然发现这个乌龟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乌龟,反而是一个乌龟类型的铜器。不过大野还是把这个乌龟给带回了家,他发现这个乌龟的纹路非常的精美,觉得这肯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节目鉴宝我要新鲜事2023-11-20 19:50:060003安徽发现包公墓葬,却惊现金丝楠木棺材,专家表示这是个大谜题!
安徽合肥发现了一个古墓,专家们在挖掘时发现,这里埋葬着大名鼎鼎的包青天。这个消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然而,挖掘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疑惑。为什么墓中的棺椁是无比珍贵的金丝楠木?这让专家感到十分矛盾。因为包青天生前是出了名的廉吏,他死后怎么会如此奢侈呢?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17:350001过去夏天都到河里洗澡消暑,男女“同川而浴”体现纯朴民风
富贵之家挖私家泳池冲凉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的“梧桐树下观凤凰”头条号中,讲过古人洗浴的事情,这篇再来聊聊——过去民间河里洗澡的风俗。在古代,富贵之家会想着法子,在池水中寻找夏日的清凉。经济条件好的也会学着皇家,在府里院内挖个大水池子,供夏天洗澡冲凉用,这也是中国早期的私家游泳池。(华清池景区“贵妃出浴”雕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3: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