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今天带孩子“剃龙头”!二月二龙抬头,清朝有一特别讲究
孩童为什么要在二月二进书房?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谈了二月二龙抬头的真正来历。在北晚“一方钩沉”专栏上讲了,自打“龙抬头”被确定以后,二月二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只对农民意义大,对于学子来说也很重要,有特殊的人生意义。
过去人为什么喜欢过二月二?这便是一个原因。在这方面,老话的说法和做法都很有意思。这篇文章就来说说古人二月二是怎么做的。

(东方苍龙,二月二出现)
中国人“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将来能“跳龙门”,这“龙”就是二月二出现。所以,古人会抓住龙抬头的日子,举行一系列活动。
二月二又有“龙头节”的叫法。在过去,为了争这个“龙头”,会让孩子在二月二这天理发,这叫“剃龙头”,俗称“喜头”。即使到现在,二月二这天,理发店的生意都是奇好。
为什么人们要集中的二月二理发?这是清朝时特流行的一个风俗,清朝人特讲究 。

(宝宝剃龙头)
其实与正月不剃头风俗大有关系。在清朝,民间有“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一个月没有理发的孩子就等着在二月理发,即便没有二月二“龙抬头”,人们也有会集中在二月初理发。‘
不只孩子爱在二月剃龙头,图吉利,过去成年人也会选择在二月二理发,要沾沾喜气,寓意“隆(龙)发”,一年顺利。
过去二月二,妇女是不能动针线活的,特别是家有孩子进学堂和将参加科举考试的,最忌二月二动针,担心“伤龙目”、“穿龙头”。

(针线活)
在科举时代,“龙头”代称考了第一名的状元,柳永《鹤冲天·黄金榜上》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这里的“龙头”就是指状元。所以,凡有学子之家,在二月二是万万不能动针,以免影响学业、功名。
因为龙抬头,古人认为二月初二是最“利学”的吉祥日子,有的私塾会选择在这一天开学,书香门第也会在这天让孩子进书房,讨“龙抬头”口彩,寄托“占鳌头”希望。
“鳌”是一种鱼龙,据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二月》“薰虫”条,清朝时北京,“小儿辈懒学,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

(古代薰器)
二月二除了学生要进书房“占鳌头”,还有“开笔礼”,为什么二月二有这类进学活动?因为二月初三就是传说中的主管学子功名的文昌帝君生日。
“二月二,龙抬头”,也是害虫出现的时候,所以又有“二月二,熏虫儿”风俗。从这一点看,二月二还是古代中国的“环卫日”。

(搞卫生)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环境卫生与健康的关系。在气温渐高,虫蝎渐活跃的仲春时节,提早对害虫进行灭杀、控制,对夏秋减少虫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称:“北人二月二日,皆以灰围室,云辟虫蚁;又以灰围仓,云辟鼠也。闽人以雷始发声,扫虫蚁。”

(打灰仓)
除了用草木灰围室治理虫害,许多地方还流行“熏虫”,用蔓菁熏壁虱,或用蔓菁汤遍洒屋内壁间,或用石灰围洒门前,或熏炕扫床,或以杖击梁使之震动,这些驱灭虫手段很有效果,以山西临汾一带最典型。
据民国十八年山西《翼城县志》:二月二,“人家有煮蔓菁汤,遍洒屋内壁间,谓之‘禁百虫’;亦有集合村众,抬神到各家门首,向院内洒以米羹,门前卫以石灰,名曰‘禳瘟’,谓将瘟疫禳而散之也。”

(青龙画像石)
与此同时,古人还通过饮食行为,祈求虫害的减少。民国十年《朝城县志》记载:二月二,“以绿豆末和米面摊煎饼,谓之‘熏虫’。”这种摊煎饼熏虫儿方式,其实是一种巫术,是想把害虫吃掉,这类“吃害虫”方法不一。
民国六年河北《万泉县志》记载:“二日,相传为‘龙抬头’。用油麻糖敬土地,人食之,曰‘咬虿尾’。”

(二月二饮食)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天除了“吃虫”,还“吃龙”,一切饮食都有“龙”:
吃面饼,叫“扯龙鳞”,又称“扯龙皮”,面饼也称为“龙鳞饼”。
吃面条,叫“吃龙须”,所食面条叫“龙须面”,这一名称至今在使用。
吃饺子,叫“攀龙角”或“吃龙耳”。
有的地方还有意选在二月二食用猪头,这叫“吃龙头。”

(龙头)
郭伟民:构建湖南远古历史的新视角
【说明】本文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先生为《时空之旅:文明摇篮追踪》一书所作之序。该文以宏大视野透析中国文明与湖南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提出的问题发人深省,应是将来工作和努力的方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8:220000郭氏的错误也许就在于其完成了在很多人看来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编者按】2016-9-26《经济观察报》书评版发表维舟先生关于郭静云教授《天神与天地之道》一书的书评《重构中国人的信仰世界》,其后作者又将该书评的完整版转贴于豆瓣《天神与天地之道》书评区,其后网友“历史的天空”在该书评后跟贴,对书评进行评论。现摘发如下(加下划线者为网友“历史的天空”所引维舟书评,黑色字体为网友“历史的天空“所作评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4:280000光影档案 | 我所了解的文物出版社摄影之路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51:080000良渚:中国史前考古最亮的那颗星
中国考古百年,如果让我评选一个我国做得最成果的遗址,我一定选良渚。良渚甚至可以堪称中国考古史上最亮的那颗星。我曾经给人讲过,一个厉害的遗址,起步首先是获得那个年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后就受到国家到地方的重视,便会建设国家遗址公园,如果这个遗址发掘成果再好点,可以获得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得被评为我国考古百年的百大遗址。而作为一个文化类的遗址的终极目标还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3:080001牧童放羊发现“藏宝图”,记载了200吨金银,考古队:只能我去找
我要新鲜事2023-07-07 19:39: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