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享一书ZZc01《楚文化的东渐》
我要新鲜事2023-06-01 10:07:341阅
今天分享的是一本选自楚学文库的书,刘和惠的《楚文化东渐》。

首先,得说一下何为楚学,这个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估计也是地方贤达为了发扬当地文化起的名。关于这个学问的定义,人家也没具体讲,我的理解就是研究楚文化的学问。楚学的任务,是对出国的历史和文化做多层面的、全方位的研究。楚学的研究对象相当多,从神话、传说到信史;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从天文、历法到地理;从物质形态的、精神形态的到制度和风俗;从民族、语言到文字;到玉帛到干戈;从科学到巫术;从老、庄的“玄览”到屈、宋的“流观”,从事象到模式等等,凡上古文化涉及的一切,无所不包。如此看来我开始理解的还不全面,那倒不如说先秦时代楚地的所有学问都算楚学算了。

再说回这本书。本书重点介绍的是东方的楚文化,这里的东方主要指长江下游、淮河中下游一带,包括今天的安徽、江苏一级鲁南、浙北等地区。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随着出人的东进,楚文化也随之东渐,这一区域的文化从比较零散的状态,融入到楚文化这个整体之中。

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主要采用考古和历史文献材料进行论述。第一二章分别介绍了楚文化的发展、特征以及商周时期东部江淮地区的文化面貌;第三章分了七个地区及方面论述了楚文化向东部发展后当地的文化变化;第四章,主要介绍战国时期楚文化国都向东方的迁移;第五章主要讲了楚文化东渐的一个集中表现——楚墓。此外书最后还有两个附录,一个是寿春及其周邻县地面战国的城址和墓葬的调查表;一个是主要的文献目录。

8osn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山西发现一座神秘古墓:被当作菜窑20多年,墓中的一句话让人惊叹
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挖菜窖,却意外地发现一座古墓。古墓中的陈设让在场的考古学家们震撼不已。而墓中墙上的一句话,则更是让众人对墓主人感到敬佩。迄今为止,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全国各地发现的古代墓葬不计其数,但为何这座古墓却如此的不一般?古墓的背后又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墓中墙上的那句话又为什么让在场所有人感到敬佩?一、菜窖下的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05 19:58:05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驸马墓
应历九年(959)辽代驸马赠卫国王夫妇合葬墓。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盔甲山南麓的山坡上,1953年发现。据残墓志考证,辽驸马赠卫国王为萧沙姑,即《契丹国志》所载的萧屈列,他是应天皇后之兄述律鲁述(萧敌鲁)的儿子,所尚公主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女儿质古(奥哥公主)。这是一座辽代早期的契丹贵族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59:510000荐书 | 陈克伦《瓷器中国》:娓娓道来的中国瓷器史
作者:石建邦《瓷器中国》作者:陈克伦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8月定价:118元瓷器是我们中国的伟大发明,几千年的绚烂历史,恰如唐代杜甫的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上海博物馆陶瓷专家陈克伦先生是我的大学老师,也是当年复旦大学创办文博系的得力干将。陈老师那时为我们讲授中国陶瓷史的情景,三十多年了,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22:580000考古队聘盗墓者,包公墓发掘探工出身洛阳盗墓世家,绘出墓葬草图
包公墓地考古疑云本文作者倪方六包公,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清官之一,公正廉明,断案不阿。但是他自己死后葬地却成了谜团,不只一处,难分真伪,至今争议颇多。河南巩义、安徽合肥,两地都有包公墓,谁是真的?两座包公墓均早已被盗,合肥被盗最严重,直接大揭顶,将墓从上到下挖了,这事是谁干的?考古发现包公墓志,为什么没有解决争议,反而出现更多疑问?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40:330000古墓中的3件文物 再珍贵都不能要 就连强横的盗墓贼也敬而远之
钉子、酒、玉。考古学家在发掘古墓时会保护性地进行挖掘,尽量不对古墓造成损害,仅仅是为了研究其中的历史。而盗墓贼往往不顾这些,他们更关注保护自己的个人安全,对于墓室的破坏并不在意。有趣的是,大部分盗墓贼虽然胆子特别大,看似不怕遭天谴,但他们实际上是非常迷信的。他们自己研究了一套规则,认为只要不触碰这些规则,就不会遭到报应。在他们的观念中,在挖掘过程中,有三种物品绝对不能碰。1.棺材上的钉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3 21:20: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