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享一书BGg01《古都遗珍——长安城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
今天分享的是一本早上我室友找我要的书,社科院考古所编著的一本关于北周佛教造像的书。

然而这本书怎么归类,我倒有些犯难。刚开始以为是个佛教造像的图录,打开文件一看里面有一半的内容都是文字内容,其中既有这批造像的信息,还有西安其他造像的信息和研究,似乎也像是专注,不过具体看内容,也具体介绍了造像的出土信息、器物信息和线图,似乎像一个研究内容比较多的报告。

这本书详尽介绍了近年长安故城内出土的一批北周佛教造像的形制和特征,同时汇集了西安地区历年来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资料,并对北周造像的题材与样式,北周造像与周边北齐、南朝、西方诸国造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北周造像风格形成的缘由。书中配有大量线图和图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书对从事历史学、考古学、佛教史、艺术史、美术史、雕塑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学生、佛教艺术爱好者等均有参考价值。

2004年11月在汉长安城长乐宫与清明门大街之间,今西安市未央区中查村西北一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些石佛教造像残块。随后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西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进行了考古钻探和测绘。2005年对这批佛教造像进行了清理、修复。2006年后对这批造像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研究。研究人员一方面用考古学的方法对每件造像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另一方面将西安市区历年来出土的北周佛教资料进行收集。另外,还对造像的时代和北周单体造像的题材、样式与源流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8h0u
今日朋友圈热点一个是凌晨“亚洲考古”公众号发的那篇裴安平先生写的关于兖州会议的文章。我多熬了会儿夜给看完了,号称本来具有中国考古界“遵义会议”的意义,不过结果似乎不如人意。作为后辈我更多是看热闹的。我也没转发,因为我觉得肯定有那么一派的老师对这文章是比较反感的。我老师和一个小师叔伯都曾经告诉我要稳当,别招惹那些是非,学会保护自己,所以就不转的,万一被人拉入黑名单呢?!想不到,早上起来一看却刷爆朋友圈。想来可能会议的一大主角老先生去世后,这两年国内关于目前业界的理论的反思愈发强烈,一方面是人际环境变了,一方面也是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

这个婚姻奇葩的寡妇能说出这句话不简单,吴未帝降晋为中国统一?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皓墓——末代皇帝客死洛阳本文作者倪方六上面已说了七座东吴皇家大墓,这文章再来说一下末代皇帝、被晋封为“归命侯”的孙皓继大位、归晋经过,及其葬地问题。图:吴末帝孙皓画像“舅舅娶外甥”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34:450000为什么我国西北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地区?
聚落是人类为生产和生活活动二聚居的场所,从分类上来看聚落可以有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大类,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聚落建设中已经可以克服很多的自然障碍。但是在古代,特别是乡村聚落的发展,经常会受到地形、土壤、水源、河流等因素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40:160000明朝时安徽发生一起离奇盗墓大案,只盗尸骨,高手外号“穿山甲”
明代一则离奇盗墓故事本文作者倪方六都说盗墓者坏,坏在哪?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一个这方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生意人有几大派别,如晋商、徽商、浙商(甬商)、粤商(潮商)等,其中的徽商,是指今天安徽境内的徽州商人,这是中国最早的商帮之一,南朝时已很活跃。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8:440001扬弃文献本位,推动理论更新应是夏文化探索的方向
自六十年前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以来,随着碳十四测年数据的不断修正,对这里是不是夏墟的争议就从未停息过,似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学术论争的范畴。本文以孙庆伟先生的讲座和新作为切入点,展现了一个关心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普通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样的身份,这样的视角,不知能否推动学术问题回归心平气和的学术讨论。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41:410005王京燕:陶寺北墓地春秋晚期的复古器物
春秋晚期贵族青铜礼器中出现了复古器物,呈现出来的特点是刻意选择某些古典器形,或全面模仿,或加上当时流行的花纹。襄汾陶寺北墓地春秋晚期墓葬中就出土了类似的复古铜器,甚至有的器物复古方式是前所未见,下面就介绍这几件青铜器并就其年代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一、蟠龙纹方壶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8:21:3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