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湾:出土浙江最早青铜礼器的土墩墓
上次讲到浙江地区出土的最早的青铜礼乐器浙江地区最早的三件青铜礼乐器,但是这三件器物都没有具体的出土地点,所以虽然是商代的东西,但是年代还是比较存疑的。这次要讲一个墓葬里出土的一套青铜礼器,虽然比较有争议,但是可信度还是比较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很多农村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就会把村里那些高于地面的土墩给平整了。也就是这样的生产活动,造就了当年很多考古大发现。其中,1976年的一个寒冷的深冬,在生产队的鼓动下,虽然南方的深冬比较阴冷,但是浙江安吉县三官乡周家湾村民还是早早地参加到平整村庄附近一座土墩的活动中。在我国江南地区商周时期的墓葬很多就是平地掩埋,然后堆成硕大的土墩,所以你现在到苏南浙北地区如果看到一个平地凸起的大土墩八成就是当年留下的墓葬。

这个土墩不动则已,一动发现惊人,发现了8件青铜器,18件玉石器,由于那8件青铜器有几件是典型商代晚期的器物,在浙江地区相当罕见,所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其中,那件兽面纹青铜鼎有半圆形立耳,方唇,直壁,腹部略鼓,分裆,三尖锥状足外撇,三足与两耳呈五点分布,所以也有人把这件器物称为鬲。该鼎颈部饰一周勾连云纹,腹部饰兽面纹,有三条扉棱与三足对应,同时扉棱还可作为兽面的鼻,兽面的角与眼较为突出,双角向内折转,内眼角长而外眼角短,兽面其余部分的线条与作为地纹的勾连云纹彼此穿插,几乎不可分辨。这种分裆鼎在晚商的安阳殷墟可以找到类似的器物。

龟纹铜簋,大口、卷沿、浅腹,腹部最大径于肩部,肩部设有四个兽首系鼻,圈足。口沿饰C形纹一周。腹部主要纹一突起的横竖排列的C形纹,并以云纹为地,纹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足部饰勾连云纹一周。器内底饰一大龟纹。该器物形制独特,制作精妙,颇具地方特色。同类器还见于温州瓯海区仙岩镇一座西周中晚期的土墩墓中。
兽面纹铜觚,体形修长,喇叭形敞口,长颈,腰部稍鼓,圈足外撇,周边下切。腰部和圈足的四侧各有一道扉棱。觚体部纹饰细密规整,喇叭口外饰四条细长蕉叶纹,下部饰一周垂首折身蛇纹。腰部和圈足以前后两面的扉棱为中心,饰两组兽面纹,兽面为分散组合形,以扉棱为鼻,双目如“日”字形凸起,上有折转的双角,下有嘴角内勾、嘴唇下伸至边栏的大嘴,旁有双耳、双足与双翼。通体以细云纹为地。高圈足内铸有铭文。这种兽面纹觚在商代晚期比较流行。

与这三件青铜器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爵和四件案足。这种成组的青铜器出土于江南的土墩墓中相当罕见,特别是有数件年代如此早的青铜器,更让人对墓主人与远在黄河以北的商王的关系产生疑问。
周武王去世在宗周还是成周 考古终于解开这段隐秘历史
周武王去世成周四方湖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商周王朝的兴衰时期是一个波澜壮阔、充满变革的时期。尽管历史典籍对这一时期的记载相对详尽,但也因为其中包含着一些敏感的历史事件,使得真相常常被淡化或隐瞒。其中,周武王在伐纣灭商后的第二年突然去世,对建立新的西周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10-01 18:29:550000良渚、陶寺都比夏朝早 为何只有夏才算王朝 考古:家天下是误解
良渚、陶寺都比夏朝早为何只有夏才算王朝考古:家天下是误解在《史记》中,司马迁将夏朝单列为一章,与以人物为中心的《五帝本纪》和《尚书》中的“虞书、夏书”不同。这显示了夏朝在司马迁眼中是一个王朝,是国家文明的开端。历朝历代的史书,包括现今的教科书,都将夏朝列为“第一王朝”,而将夏朝之前的历史归为“远古传说”。一、考古发现与传统认知有着很大差异我要新鲜事2023-06-10 21:28:090004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八|铁函打开时似有气体喷出……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近日在北京揭晓,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在列。该遗址包括高句丽、渤海国两个时期的遗存,遗存面貌清晰地反映出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在中原地区影响之下传入与发展的历史事实,为厘清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我要新鲜事2023-04-25 20:09:290000李零:孔子的“祖国”和“父母之邦”
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这个时期,礼坏乐崩,贵族传统大崩溃,但贵族传统还在。我们研究当时的人物,一定要了解他们的出身。研究孔子,我们也不要忘记他的出身,他的“祖国”是宋国,“父母之邦”是鲁国。我们先说宋,再说鲁,带大家旅游一下,让大家对《论语》中的很多说话地点,有一点空间感受。宋国的孔氏:孔父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07:260000方向明:场景和元素:一切都在神树和神坛中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15:0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