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我国最早的独木舟与海外移民
跨湖桥是古越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南约4公里的湘湖地区。距今约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在磨制石器、制陶、编织和造船等方面已有突出的发明和创造,期器物类型、制造技术与艺术风格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跨湖桥遗址所发现的独木舟遗存,是中国舟船制造的发端 与航海探索的起点,对亚洲东南沿海、太平洋岛屿南岛语族海洋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周易·系辞下》中有“刳木为舟,剡木为辑”的记载。独木舟是史前土著居民最早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独木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舟船遗迹,表明距今8000年前,萧山湘湖一带的原始先民便已掌握一定的造船与航海技术。
独木舟发掘区域曾是一处近岸湖堤,独木舟废弃时,水域已经干涸。该独木舟由松木剖开挖凿而成,船体轻薄,船舷内侧发现黑焦面,是借助火焦法挖凿船体的证据。独木舟周围有规律地分布着木桩和桩洞,东南侧堆放着加工过的木料和自然树枝,舟体两侧各有一支木浆。周围还有加工用的砺石、石锛和锛柄,此外还发现多处小块席状编织物。

民族学、考古学及语言学研究证明,太平洋南岛语族与史前百越土著先民有着密切的源流关系,是史前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始人群移民而形成的海洋文化。太平根据跨湖桥洋群岛的边架艇独木舟,对于复原和研究跨湖桥独木舟的形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根据跨湖桥独木舟周围遗迹与摆放位置推测,跨湖桥独木舟既有可能是中国古代的边架艇。

跨湖桥遗址独木舟的发现,证明中国东南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舟船,实现近海及远洋航行的地区之一。史前先民在近海采用独木舟,远航则使用边架艇形式。东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于5000至1000年前渡海抵达台湾、菲律宾、太平洋群岛,以及南岛语族这一海洋族群的形成,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东南沿海土著先民制造舟船,开启水上交通的探索密不可分。独木舟的诞生,标志着海洋移民与史前文化传播的开端,原始舟船则是文明交流与演进的重要工具。
男子查古籍找到古墓群 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偷盗文物)
盗墓贼在古墓上种庄家掩盖罪行。在2009年,我国湖北的一个警方就在当地抓获了一个古墓盗窃的盗墓贼,除此之外还抓获了其余的几个同伙,在他们的根据地一共找到了160多件还没有被出手的文物,之所以会被抓,是因为他们根据一个考古队留下来的线索,从而锁定了一个古墓的位置。锁定古墓位置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28:170003工人一铲挖到明朝古墓 出土了一个蓝色“酒瓶” 专家称上亿
南京一处墓穴的发现,让人们再次关注到了古代墓穴的重要性。这处墓穴是因为南京大学修建新址而被意外发掘出来的,经过考古专家的勘察和挖掘,发现这是一座明朝时期的合葬墓,墓主人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后代徐君叙。考古人员在墓穴中发现了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一个蓝釉梅瓶。这个文物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十分罕见,并且没有被盗墓贼发现。蓝釉梅瓶在南京博物馆里展出,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06:420000讲座:宫本一夫: “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
本文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所主办的“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座课程——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的讲座纪要。本次讲座由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座教授宫本一夫先生主讲,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水城教授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21:320000日享一书ZZz02《中国天文考古学》#哈勃升空30周年#
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4:01:220000雷利诺龙:视力最好的食草恐龙(长0.9米/澳大利亚出土)
在世界十大恐龙之最中,我们认识了十种特殊的恐龙,它们要么强大恐龙,要么体型巨大,或速度快。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雷利诺龙,是一种视力最好的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雷利诺龙基本资料雷利诺龙是一种大洋洲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3米,比热河龙稍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79位,生活在距今1.06亿年前的早白垩世。雷利诺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35: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