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游学:山东地区北朝到隋唐时期佛造像的转变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当年一个国家的王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印度次大陆毗邻的地区传播,逐渐演化为世界性的宗教。佛教的传播,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条路线:向南主要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成为南传佛教;向北主要传播到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和蒙古等地,称为北传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三国志·魏书·东夷》,引《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修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佛寺——洛阳白马寺,这是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之始。此后,中国的佛教造像艺术逐渐发展起来。

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开凿石窟,兴建佛寺,雕造佛像,佛教信仰极为盛行。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创立了诸多佛教宗派。宋元以后,儒释道融合,佛教进一步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

山东地区最早的佛教图像见于山东沂南北寨东汉画像石中,有三幅刻画圆形头像或佛教手势的人物像,被视为山东最早具有佛教特征的人物画像,也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图像之一。北朝时期的山东佛造像的情况之前已经介绍过见:2020年游学:山东地区北朝时期佛造像的繁盛

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繁荣,佛教逐渐走向民族化和世俗化,不但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道教和儒家思想,而且还吸收了民间信仰和审美习惯。就造像而言,全国范围内造像风格渐趋于一致,逐渐摆脱了对神灵气质的刻画,而着重形体和人性的展现。济南市县西巷考古发现了迄今山东隋唐佛教造像数量最多、形象最精美的佛教寺院遗址。到宋代,佛教造像已极具亲和力,生活气息浓厚。济南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宋代泥塑汉代形象逼真,姿态各异,号称“海内第一名塑”。

唐代净土宗盛行,弥勒和阿弥陀佛信仰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支,相关的弥勒、阿弥陀佛像风行。唐代弥勒信仰以武周时期最为盛行,弥勒像以倚坐式为典型,着褒衣博带式汉装,形体丰圆,与唐代世俗化审美观相通。

在众多佛教造像装饰中,菩萨装束较为普遍。菩萨的造型源于出家之前释迦牟尼的太子形象,其装束繁复精巧,雍容华贵,不同朝代各有特征。北魏时期菩萨造像飘逸俊秀,多服天衣,较少装饰。东魏时期菩萨面相清秀,弯眉细长,口含微笑,轻衣薄裙贴体,装饰更加复杂,璎珞、珠链等刻划精细。北齐时期菩萨丰腴健硕,服饰愈加精巧华丽,佩饰也更加丰富多样,多头戴宝冠,着项圈,佩手钏、臂钏。唐代菩萨像多脸庞圆润,曲眉丰颈,五官秀美,身体呈S型,上身袒露至腹部。帔帛环绕,璎珞小巧精致,衣服轻薄透体,纹线流畅自然。
佛像多着袈裟,也被称为三衣、福田衣,样式为长方形,原来是古印度僧人的服饰。三衣,指里外三僧衣的统称,福田衣指装饰田字状纹样的僧衣。中国的袈裟样式结合了外来和本地服饰的特点,如圆领袈裟,袒露右臂袈裟是古印度地区流行的披着方式;低开的“U”字领袈裟是中国变通后的样式。薄衣和无衣纹饰古印度流行特征;而厚衣和多折衣纹则是中国特点。
参考阅读:
2020年游学:山东地区北朝时期佛造像的繁盛
2020年游学:山东古代佛教造像概述
2020年游学:西安碑林博物馆佛教造像
2020年游学:甘肃省博的佛教造像与壁画
相由心生:中古山东龙华寺出土佛教造像精品
2020年游学:永登县博物馆佛造像、经卷和唐卡
日享一书BGg01《古都遗珍——长安城出土的北周佛教造像》
2020年游学:永登县博物馆的佛教文物
日享一书TLs01《圣境印象 印度佛教艺术 》
重大考古新发现 西周历史彻底改写 周原遗址宗周地位终于确立
最新考古发现将中国历史中西周时期的都城彻底改写。曹大志先生的论文《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通过详实的考古材料,揭示了西周历史中国都宗周的具体地理位置。传统认知中,宗周一直被误认为是西安丰镐遗址,但曹大志的研究表明,宗周实际上位于宝鸡的周原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10-01 18:34:270000新发现 | 江苏徐州文庙街区地下城遗址考古发掘与收获
江苏徐州市文庙街区地下城遗址位于鼓楼区彭城路与河路交叉口东侧,原市第二中学院内(图一)。为配合文庙街区复原改造工程,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徐州博物馆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00平方米(图二)。图一徐州文庙地下城遗址位置图图二发掘现场照片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50:200000战国时期的祭酒青铜器 已经用到物理学手段(大气压强)
青铜酒器使用了大气压强作为原理而制造。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青铜祭酒器,可以说是妥妥的一件黑科技产品,因为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利用大气压原理铸造的青铜器。它通体高65.2厘米,下端是一个雕饰呈莲花瓣形状,内部中控的球形器。它的底部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圆宝,球的上方是一个中空竹结形长柄,长柄中有一个黄豆般大小的方孔洞,顶端为封闭的龙首衔环竹节形肠柄,与莲花瓣状球形器上下贯通。黑科技我要新鲜事2023-10-20 20:24:100000撬开皇后的棺盖,盗墓者扫空随葬品,揪走凤冠金钗,只剩根红头绳
盗墓者如何扫空光绪帝后两具棺椁的?本文作者倪方六清朝皇家陵园有三处:一处在东北沈阳,称“清北陵”或“清祖陵”;一处在河北遵化,称“清东陵”;一处在河北易县,称“清西陵”。三处陵园均遭盗墓者光顾,其中清西陵被盗的第一座帝陵,是下葬最晚的光绪皇帝的崇陵,也是目前清西陵内惟一一座地宫对游客开放的帝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210001吴承明:关于传统经济的通信(下)
(十五)拜读大作前稿,我曾说多种资源配置机制的理论是一大创造。这次修订稿,提出各种机制之间及其主体利益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又一创造。市场机制显然是最主要的调节器。这样,整个中国封建经济的运行,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论。这个理论的框架已形成,至于其完整化,恐怕要等发表后,听取时贤评论,再作修正补充。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