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文明社会起源新标准
探源工程坚持恩格斯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观点,以国家形成作为文明社会的最重要标志和最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认为,除作为直接证据的共时性文字资料以外,还可以通过遗迹和遗物,判断是否出现国家。我们主要基于良渚、陶寺、石峁、石家河等几处都邑性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其他中心性遗址的考古成果,并参考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情况,归纳出在尚未发现共时性文字材料的情况下,判断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8个关键特征。

一是农业显著发展,人口不断繁衍。例如,良渚文化比较普遍地使用犁耕,并发明了多种生产工具。良渚文化的水田规模很大,灌溉系统比较完备,早已超过最初的小水田阶段。农业的显著进步可以促进人口繁衍,使少部分人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手工业制作以及社会管理和原始宗教祭祀等活动。
二是手工业技术显著进步,专业化进一步发展,被权贵阶层所掌控。例如,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制作工艺高超,龙山文化时期的蛋壳陶器壁最薄者仅0.3毫米。良渚的玉琮、玉璧制作工艺精湛,反山墓地中,被认为极有可能是“王墓”的12号墓,出土形体最大、制作最精致的“玉琮王”,其表面的人兽合体“神徽”图案,在1毫米宽度内竟有五条宽0.2毫米的刻纹。这些精致的手工业制品显然出自技艺高超的工匠之手,说明当时高技术含量的手工业出现了专业化。这些精美的手工业制品多数作为礼器,有理由推测,这些高端器物的制作已经被权贵阶层所掌控。

三是人口显著集中,形成都邑。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聚落数量显著增加,并出现人口非自然原因的集中现象。在一些中心地区,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邑,面积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平方米。聚落内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有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一般居民区等。例如,良渚遗址内城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外城更是达620万平方米;陶寺城址面积也达280万平方米;石峁城址面积达400万平方米。几座城址内都有比较明确的功能分区,并发现宫城或宫殿区。
四是社会分化程度高,形成贵族阶层及以礼器体现尊贵身份的初期礼制。如良渚城址反山12号墓内就随葬多件玉石钺,其中有一件制作精致、带有短柄的权杖,以及玉琮和数十件玉璧。陶寺遗址大墓中,随葬有陶鼓、木鼓、石磬、龙盘和玉石钺。在黄河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墓葬中,发现有制作精美的陶质酒器和玉石钺以及多重木质棺椁。

五是形成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出现集军事指挥权、社会管理权和宗教祭祀权于一体的王权。这一特征,主要体现为巨型都邑、大型高等级建筑(宫殿)的出现。如良渚遗址内城中部有人工堆筑的面积为30万平方米、高近10米的高台,上有数组大型建筑。古城以北修筑了长数千米、宽10余米的水坝。陶寺城址已发掘的一座宫城内,高等级建筑基址的面积达8000平方米。
六是血缘关系仍然保留并与地缘关系相结合,维系社会发展。王及其亲族仍然与社会大众保持着名义上的亲缘关系,但实际已成为统治者,这从墓葬可以得到证明——高等级墓葬分布区域向着独立化方向发展。如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就是位于公共墓地中的一个区域,由几座大型墓和几十座中型墓构成,不见小型墓。陶寺城址兴盛时期,大型墓脱离公共墓地,集中于南城墙附近,四周围墙环绕,单独成区。良渚古城内外,发现反山、瑶山、汇观山等高等级贵族墓地,说明良渚最高统治者及其亲属的墓葬,已经脱离了公共墓地。
七是暴力现象和战争频繁发生。除社会分化程度之外,还可以从另外两方面印证王权的出现。其一,战争频发。自距今5500年左右开始,墓葬普遍出现随葬石钺的现象。陶寺遗址小型墓葬几乎没有任何随葬品,但在一些青年男性的墓葬中,常随葬石钺。高等级墓葬中往往随葬制作精致、没有使用痕迹的玉石钺。随着战争频率加快和规模逐渐扩大,军事首领的地位不断提高。军事指挥权逐渐拓展到社会生活各领域,转化为王权。其二,各地都出现了暴力导致的非正常死亡现象。在陶寺遗址宫城中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内,发现了人骨和动物骨骼。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夏商时期。江苏昆山赵陵山遗址发现罕见的人殉墓葬。这在良渚文化遗址乃至夏王朝之前的墓葬中都是罕见的。
八是形成了王权管理的区域性政体和服从于王的管理机构。各区域文明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部存在共同的生活习俗、文化基因,也许还存在共同的原始宗教信仰。不同的小区域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以该区域最高等级的聚落——都邑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网络。
辽代帝王陵被古今贼人盗掘调查,省领导之子组织百人“滤坑”
原题:汤玉麟盗陵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年间,军阀盗墓更多集中在关内。其实,关外的军阀也没有闲着,因为天高皇帝远,甚至比关内盗得更凶。关外军阀中盗墓最出名的当属汤玉麟。图:汤玉麟戎将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36:180002「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克鼎
西周晚期青铜器。又名善夫克鼎。相传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同出者尚有小鼎7件、盨2件、钟6件、镈1件,皆一人所作之器。因亦称此鼎为大克鼎,小鼎为小克鼎。大克鼎和1件小克鼎、2件克钟现藏上海博物馆。克鼎铭文记述周王赏赐给作器者克以大量土地及臣妾等史实,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7:360000大型食草蜥脚恐龙:大安龙 体长5米(仅在四川发现化石)
大安龙诞生于侏罗纪的晚期,在蜥脚目恐龙中属于腕龙科,外形也具有蜥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虽然生长达到了5米,但是它的脖子和尾巴就占到了大半,体型非常不算非常庞大,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365位,但是它也是大型恐龙的一种,化石也是在05年才第一次被发现的。大安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37:310000三星堆未公开的文物,黄金王冠/古蜀国帝王的权利象征
某一天,在广汉平原上,出现了三个突兀而起的大土堆,当地人称之为三星堆。随着多次考古,三星堆出土了许多文物,比如大量的青铜器、玉器,还有黄金权杖、黄金面罩等珍贵的文物。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三星堆未公开的文物——黄金王冠,一起去见识看看。一、三星堆遗址在哪,四川省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57:5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