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文明摇篮,人猿揖别
陕西地处中国腹地,黄河中游。这里山川壮美,物产丰饶,人文荟萃,兼有黄土高原的苍莽豪迈、关中平原的广阔坦荡和秦巴山区的巍峨雄奇。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为陕西古代文明的演进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陕西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115万年前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蓝田猿人用打击石器和星星之火,拉开了中国历史的帷幕;5000年前的炎、黄二帝从陕西黄土高原出发,一路高歌猛进将中国带进了文明时代,以渭河流域为中心的陕西文化开始走向中华文明的舞台中心;西周创立的礼乐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秦统一全国后确立的多种制度奠定了中国2000年来政治文明的基础;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使中国因文明发达而闻名于世;魏晋南北朝的陕西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隋朝创立的科举制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众多国家的人才选拔;唐朝创造了一个让人自豪、让人追忆并永远激励人们昂首奋进的黄金盛世;唐以后的陕西虽不再是首都所在之地,但长期担负着维系西部稳定、守护中原安全的重任,并在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有巨大影响的成就。
从蒙昧、野蛮到文明,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中华文化漫步而来,富饶丰沃的陕西大地孕育了它的童年。地理环境优越、气候条件适宜的三秦大地是我国史前人类最早的聚居地之一,蓝田人、大荔人、黄龙人等以接力的方式自旧石器时代一路走来,用打击石器和星星之火创造并改变自己。从聚落初兴、文化一统到古国肇始,从以白家村为代表的老官台文化,到以半坡、杨官寨环壕聚落为代表的仰韶时代,再到以石峁古城为代表的龙山时代,先民一步步从蒙昧迈向文明。他们创造的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星罗棋布,序列完整。“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的华夏文明在三秦大地上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中华文明最重要也最集中的发源地。

一、人猿揖别
“我们从哪里来”一直是人类认识自我的永恒话题,人类探索自身的脚步从未停歇。西方人说上帝耶和华神用尘土创造了亚当,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变出了夏娃;古老的东方流传着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那么人类究竟从何而来呢?直到19世纪中叶,达尔文的经典著作《物种起源》问世,提出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人类终于开启了科学探索自身起源问题的大门。深藏地下的古猿和古人类化石便成了重建人类史前时代历史的主要线索。大量涌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极大地弥补了早期人类研究的空白,进而勾画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等人类起源与演化进程的大致轮廓。

学术界虽已公认人是由猿发展而来的,但人类不是从某一种古猿直接演化而来,而是不断分化的产物。距今400多万年的南方古猿是目前所知的跨越人猿界限最早的代表,是“正在形成中的人”。他们原本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从树栖转移到地面活动,并逐渐学会直立行走,前肢得以解放,脑容量不断增大。当南方古猿发现把两块石头放在一起互相敲击可以让其中一块变得锋利时,他们成了最早的工具制造者。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因此也成为人区别于猿的重要标志,自此掀开了人类演化历史的新篇章。

能人是南方古猿其中一支的后代,是早期的人属动物之一,大约生活在距今250万—160万年的时代。


他们的体质特征较南方古猿有所进步,脑容量也提升到600多毫升,所制造的工具也更为进步,因此其拉丁文名被称为“手巧的人”(Homohabilis)。

打制石器方法I.锤击法:一只手握住被打的石块,另一只手执石锤,然后用石锤猛击石块的顶端,从石块上打下石片。II.碰砧法:先在地上放一块大的石砧,然后双手握住一块大砾石的后端,利用双手挥动的力量,将砾石的前端猛碰石砧,这样便从砾石前端碰下石片。III.砸击法:先在地上放一块石砧,再将被砸的石块一端抵于石砧上,并用一只手捏住,另一只手握石锤砸击石块的上端,反复砸击,便能从石块上砸下所需的石片。


能人继而发展成直立人,再发展演化成后来的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晚期智人已经和现代人非常接近,但不同区域人类的肤色、发型、五官也还有一些区别,因此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这一过程中也并不排除人类近亲的某些分支先后灭绝,比如现代欧洲人的祖先的近亲尼安德特人最后就消失了。




世界各地目前发现的南方古猿和能人化石材料主要集中分布在非洲,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早期人类应该起源于非洲,直到距今150万年时直立人出现后才“第一次走出非洲”扩散到欧亚大陆。但在亚洲也发现有腊玛古猿等古猿化石,可能人类起源诞生的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复杂。

虽然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已经大为进步,但人类起源这一问题仍未能完全阐述清楚。根据目前的发现,非洲和亚洲无疑是最有希望的地区。
幅员辽阔、物资丰饶、环境优越的中华大地一直是早期人类谱写生命乐章的重要摇篮。古老三秦大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着的蓝田人、大荔人、黄龙人等先民,不仅完整地展示出中国早期人类体质、智力的成长历程,更代表着中国旧石器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发展演化、自成体系的重要地位。
详情请关注陕历博《陕西古代文明》展
洪秀全死后秘不发丧,埋于天王殿下,清军挖出见尸时出现一异象
洪秀全死后秘闻本文作者倪方六听南京总统府的朋友说,放暑假以来,来参观的游客太多。作为南京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这并不出意外,一座总统府半部南京史!在明朝以后,南京最值得书写的一段历史,在太平天国时期,就在这总统府里——当时叫“天王府”。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这天王府当家人的结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5:380000基建考古 | 政府预算保障体系下的基建考古新模式
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的取费问题,近年越来越引起国内文物考古界的高度关注,并多次成为两会提案,引发业界热议。当前全国省级考古机构的主流做法,仍是按照现行《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同形式地向建设单位收取。0000林梅村:丝绸与中国文明
论地理,欧洲跟中国遥相睽隔,然而艺术史家和文明史家知道,这地域的悬隔未尝阻碍东西方之间所建立的必不可少的相互接触,跟今天的常情相比,古人大概比我们要坚毅,要大胆。商人、工匠、民间歌手或木偶戏班在某天决定动身起程,就会加入商旅队伍,漫游丝绸之路,穿过草原和沙漠,骑马甚或步行走上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寻求着工作和赢利的机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8:460000【导语】田野考古之问
【导语】本组文章所记录的是中山大学2016级考古专业本科班部分同学在2018年秋季学期田野考古实习时,师生通过现场教学与讨论后,由参与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发掘实践写作而成。当时发掘已进行过半,带队老师郭立新教授为总结发掘经验,启发同学们思考,向所有参与实习的同学们提出如下七个问题,现将部分同学就此所做思考与回应进行分享。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8:010007内蒙古发现古墓 尸体出现大量水银(契丹墓葬)
内蒙发现的墓葬可能是契皇室成员的墓葬。2003年,内蒙古一座采石山爆破后,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当把古墓的石木门掀开后,一名考古队急忙拿着手电筒往里棺察,发现一口鲜艳的红色棺材赫然摆放在里面。不仅如此,棺材的周围装饰着很多凤凰的图案,做工十分的讲究。看着眼前如此高规格的下葬方式,在场的考古人员立刻意识到墓主人的身份肯定非富即贵,棺木内陪葬的宝贝肯定也是奢华至极。纯金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10-15 20:12: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