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汉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
两汉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依靠农业、手工业所创造的坚实物质基础,两汉的科技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当时中国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以科技来说,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和社会需求的促进下,涌现了许多值得称道的科技发明。据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研究,西汉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科技发明高潮,而当时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远远领先的。当时有不少国家或民族尚处于蒙昧状态,而中国的科学家已在公元前1世纪就写出了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和《周髀算经》,并在世界数学史上最早提出了正负数概念以及开平方、开立方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其中有关方程组的解法,比印度早400多年,比欧洲早1300多年。秦汉时期的数学之所以发达,与中国人较早使用十进制的算筹计数有很大的关系,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方法。在天文学上,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与班固《汉书·天文志》因有大量的天象观测记录而被世人所推崇。世界最早的新星、超新星记录就记载于《汉书·天文志》,详尽的日月食记录也始于西汉,《汉书·五行志》中还有太阳黑子的记载。汉武帝时落下闳发明的浑天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等,都比西方发明同类仪器要早得多。

算筹又称策,中国古代特有的计算器具,通常用竹木制成,采用十进制计算。从春秋时出现至明代被算盘取代,使用时间长达2000多年。
中国在西汉时就有了早期的纸,东汉时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术更趋成熟,这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另外,以《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和桑钦《水经》为代表的地理学,以张仲景、华佗为代表的中医学,以铬盐处理为代表的金属表面保护技术,以赵过发明的代田法并与之配套的“二牛抬杠”耕田法、“三脚耧犁”播种法及氾胜之的区田法等为代表的农业生产技术,无不反映着两汉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辉煌成就。


灞桥纸的原料主要是大麻纤维,间有少许苎(zhù)麻。其纤维平均长度为1毫米左右,绝大多数纤维作不规则异向排列,同向排列只在少数部位发现。原料经历了切断、蒸煮、舂捣及抄造等处理过程,加工程序较低。因发现于西安东郊灞桥的一座西汉墓葬中,故名灞桥纸
李济: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
一部能说明中国民族文化之原始的上古史,是现在一般人渴望好久的了。但是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却有若干不同的看法。现在从事这一工作的人相当多;各有不同的见解、立场以及成绩。今天我要讲的,是把本人参加过或是自己熟悉的工作,加一点分析,向诸位先生求教。0000把母亲的墓穴埋葬到河边 多年后出现奇迹(墓地选址)
郭璞给母亲的墓地选址从没被水淹过。虽说我国的风水学历史悠久,但是一开始风水学并没有准确定义,直到两晋时期,证明术士郭璞给风水做了准确定义,因此它被称之为风水学的鼻祖,不仅注释过很多古迹文献,还能够准确的预测到河水改造。不过最终让他名声大噪的事件还是他给去世的母亲选墓址。风水学问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33:0400002017年几个山东人到内蒙古盗墓,租用一台挖掘机,称是“挖沙子”
内蒙古多伦发生的一起盗墓活动本文作者倪方六当代盗墓活动,已从自己寻墓自己挖墓的传统模式,升级为分工合作模式,团伙成员间的分工和任务更为精细,具体而明确,是链条型的关系。古墓信息收集,除了网上搜索外,还会物色探子(信息员,过去上海叫“包打听”),发展其成为同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48:340000河南农民挖到国宝卖给废品站 考古人员用19.5块买下
河南省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古都和文物遗址。在河南平顶山市,有一个古国名叫应国,它曾经是中原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应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979年,一个农民无意中挖出了一件青铜器,这个消失在历史深处的古国才重见天日。我要新鲜事2023-05-16 20:35:140004石雕蚕蛹:作为最资深的“中国制造”,丝绸到底有多悠久的历史?
名称:石雕蚕蛹年代:仰韶文化早期(距今约6000年)体量:长约3厘米,宽约1.3厘米出土地点:山西夏县师村遗址收藏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丝绸,作为最资深的“中国制造”,它到底有多么悠久的历史?山西夏县师村遗址出土的石雕蚕蛹表明: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早期,生活在晋南地区的远古先民便已经开始养蚕。这让我们见中华先民发明丝绸文化最初的生动一幕。在夏县的第一次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03:0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