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古代皇家墓地秘密交易的背后:迷信害人
原题:一桩“墓地交易事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昭明太子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出名的,他名叫萧统,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就是萧统组织人员编纂的。史称,当时萧统“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很可惜这么一位大才子竟为墓地风水所误,迷信害人。

图:昭明太子萧统画像
但如此出色的一位人物,其墓接连二度被盗,还弄了风水丑闻。此事发生于梁武帝萧衍在位末期,适值“侯景之乱”前后。但真相如何,至今扑朔迷离。特别离奇的是,其头骨竟然成了唐代人的收藏品,其中谜团至今也无法搞清。
这篇文章就来聊昭明太子的故事。
太子为生母选“风水宝地”
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前面文章曾聊过的掘萧宝卷墓“滴血认亲”的萧综,便是萧统同父异母弟弟,一家人。
萧统生于齐中兴元年(公元501年)九月生于襄阳,生母是萧衍的贵嫔丁令光。萧衍40岁才有了这么一个儿子,当时心中特别高兴。在称帝当年,即天监元年(公元502年)阴历十一月,便将萧统立为皇太子,对丁令光也宠爱有加。
据《梁书·昭明太子传》(卷八),萧统是个帅哥,虽然是个准皇帝,但为人一点不狂,是个谦谦君子,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萧统小时候特别聪明,过目不忘。萧衍对大儿子的行为很满意,也特别重视对他的栽培,三岁时就让他从师学习《孝经》、《论语》,萧统五岁就能熟背《五经》。
萧统喜欢读书,遍邀当时的文化名流,到设在今南京玄武湖公园内岛上的馆园内聚会交流,研习学问。“梁洲”一名,就因此萧统这个梁太子在其上建园而得名,《文选》便诞生于此洲上。

图:昭明文选(古刻版)
萧统是个孝顺的太子,母亲丁令光生病时,他早晚侍奉于病床前后,捧茶倒水,侍食喂药。普通七年(公元526年)阴历11月,丁令光病死后,萧统亲自找当时的风水术士,给母亲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但丁令光最后并未能葬在儿子选中的这块风水宝地上,而是另葬他处。
另葬的背后,是一桩不光彩的皇家“墓地交易事件”。
“墓地交易事件”
据《南史·萧统传》(卷五十三),就在萧统将要动土,为母亲造墓时却节外生枝。可能是皇家地价高吧,有人悄悄找到萧衍身边的大太监俞三副,要另卖一块宝地给丁令光建阴宅。
为了搞定这桩秘密的土地交易,就如现在有的房产开发要给关键人物送回扣一样,此人承诺,如果这块地能买到300万,其中100万是你俞太监的。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到了俞三副这里,有钱则能换墓。跟着皇帝屁股后转了多年的俞大太监,摸透了萧衍的心思,便给萧衍提供了“内参”,暗暗游说起来,说太子给他妈选的那块墓地对皇帝您不吉利,不如这一块好,云云。

图:梁武帝萧衍墓地散落石刻
萧衍本来就很迷信,年老了忌讳又多,于是便让人去买下了那块地,而废了萧统那块。至于萧衍花多少钱买的,俞三副又得了多少回扣,史书上没有交代,反正后来丁令光另葬了,陵号“宁”。
母亲出殡那天,萧统水米不进,下葬后还老是痛哭,每次都哭得痛不欲生,身体渐渐垮了。萧统为何这么伤心,可能并不仅仅是丧母之痛,“墓地事件”恐怕才是让他伤心的地方。
萧衍知道萧统痛不欲生后,急了,专门让中书舍人顾协去劝太子,大概意思是,我萧衍还没有死呢,你哪能这糟蹋自己,萧家还指望你当皇帝呢。
但萧统后来却未能当上皇帝,在萧衍前面死了。
“埋鹅”厌禳不成反折寿
“墓地交易事件”对萧统是一个打击,而麻烦的事情还不只此一起,不久又闹出了一桩“埋鹅丑闻”。
原来,在生母丁令光下葬后,一个懂风水的道士路过宁陵墓地,发现此块墓地的风水好是好,但对长子不利,会折寿,如果设法消灾或许可以延寿。此说无疑是一种迷信,但巧合的是,萧统确实早死了,这是后话。
或许过去人都很迷信,萧统也信以为真,大意不得,便按道士之语,让自己宠爱的太监魏雅,在丁令光墓地长子位上,埋下了据说能避恶驱邪的厌禳物蜡鹅。但不曾想却埋下了一桩麻烦事,萧统至死都未能解释得清楚。

图:南朝皇家墓地散落石刻
鹅本与雁、鸡一样,都是古代早期婚聘时的特殊礼物。用之于厌禳,则可能是因为鹅是“我”,鹅脖子长,喻意长子长寿的意思。萧统埋厌禳物只是为自己好,并无恶意,利已不害人。事情本来也就过去,并不为外人所知,但后来却因太监之间闹矛盾,而坏了好事。
魏雅和鲍邈之当年都被萧统当成心腹,魏、鲍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错。但鲍邈之老了后,魏雅便疏远了他。鲍邈之一气之下,想狠狠整他一下,便暗暗地把魏雅替太子埋厌禳物的事情告诉了萧衍,还添油加醋,说是想折皇帝的寿。
萧衍秘密派人去挖,鲍邈之所说一点不差,这下麻烦大了。
南北朝时,巫术盛行,宋文帝刘义隆的太子刘劭,便曾在含章殿下前埋一个形似刘义隆的玉人,诅咒皇帝老爸早死,也好让自己快点继位当皇帝。事件曝光后,刘义隆决定废掉太子,但还未执行却让刘劭先下诛杀了。萧衍自然会联想到这事情,也下了废太子的决心。后因大臣劝谏,萧衍才未追查下去,只是杀了道士。

图:过去常见的“厌胜钱”,上面文字:“长宜子孙”
但萧衍对太子一门从此多疑,在萧统死后,未能依常理,如后来明太祖朱棣那样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是确定三子萧纲为自己的接班人,这不能不说是因为“埋鹅丑闻”。
尽管自己埋鹅没有一点坏心,但身为太子的萧统为此感到很内疚。本来只想为自己好,却不想惹父皇生气。事后对父皇虽然做了一番“深刻的检讨”,但萧统到死也未能让萧衍消除对此事的疑心,抱憾终身!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汉武帝陵被盗多次,考古专家最想要的古物应还在,古时盗墓者不要
汉武帝茂陵地宫内还会有什么东西?本文作者倪方六汉文帝霸陵被确认,引起网友对汉陵的兴趣。在西汉帝陵中,霸陵并不是盗墓者最有兴趣的,汉武帝的茂陵才是历代盗墓者最上心的,至今盗墓者都惦记着。茂陵的魅力,在于丰厚的随葬品。《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赋三分之一,一供山庙,一供宾客,一供山陵。”一个国家将三分之一的年财政收入,用作置办陪葬品,这一制度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8:45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河姆渡文化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黑陶猪纹钵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8:40:530000民工回家牵来黄牛,将棺材硬拉散板,盗出的文物差点就被运到台湾
原题:汤玉麟盗陵(续)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汤玉麟辽帝陵的事情。汤玉麟盗墓,自然不会自己动手,而是由其子汤佐荣来执行。进入地宫后发现,虽然金银财宝早就被古代盗墓贼盗走了,但巨大的棺材还摆在棺床上。皇帝的棺材是高档极品木料做的,可以说价值连城。但棺材太大太沉,根本无法整体弄出地宫。于是想出一办法,叫民工回家牵来一头黄牛,用绳索套住棺材,硬是将之拉散板……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34:010000北山龙:甘肃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1亿年前)
在目前已挖掘出的恐龙中,食草恐龙是最多的,其中就包括很多大型、巨型恐龙,最著名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腕龙等,不出名的则有更多,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北山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北山龙基本资料北山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8米,与原栉龙、中棘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1.25亿-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北山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12: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