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自己祖坟算不算盗墓?为防警察找麻烦,干脆联合官方一块挖
原题:满清王爷后代“挖祖坟”(续)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一篇讲了大清朝灭亡后,王爷后代纷纷挖祖坟盗取随葬宝物内幕,故事其实并没有讲完,才开了头。这篇文章接着聊。

图:北京房山西甘池王爷坟
挖祖坟算不算盗墓?关于满清王爷后代挖祖坟取宝的事情,在民国时间就曾被媒体揭露。但为了掩人耳目,会寻找种借口,上文提到的“起灵”就是这么回事情。出于方便,一些王爷后代甚至联合官府一起挖。
●多尔衮后代挖祖坟被媒体曝光
起灵实质就是盗墓,虽然盗的是自家坟地,这也是社会伦理所不允许的。1931年3月发生的一起王爷后代起灵事件,便被当年的媒体曝光,成了一桩话题。
1931年3月l0日《世界日报》第七版,以“前清睿亲王墓被盗”为题,报道了一起“盗墓案”3月11日、l4日,又作了连续报道,轰动京城。这起盗墓案,便是睿亲王后代自己干的“起灵”活动。

图:多尔衮画像
睿亲王一系,在清初极为显赫。其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十四子、民间传说中“太后下嫁”的男主角多尔衮,始封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四月,当时清军尚未入关。受封后,多尔衮于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问鼎中原。史家认为,没有多尔衮就没有大清王朝。虽然多尔衮死后被顺治皇帝追论有谋逆罪,遭去封削爵,尸体也被从墓中挖出,惨遭“鞭尸”。但在1778年,乾隆皇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
睿亲王位世袭12世,除去追封的,共有8王。其家族坟地之一在今北京朝阳区梆子井村一带,1931年2月7日上午8时至下午2时,“睿亲王十一世孙”指挥看坟户“起灵”,挖开了一座祖坟,出了不少珍宝。当时媒体报道被挖的是多尔衮墓,后据冯其利先生调查考证,被挖的不是多尔衮墓,多尔衮未葬在这边,这里是睿亲王坟家族墓中的第六处坟地,葬有第八辈睿亲王瑞恩、第十辈睿亲王德长、第十一辈睿亲王魁斌、第十二辈睿亲王中铨。

图:北京房山西甘池王爷家族墓地
当时指挥看坟户挖坟的,是后来葬入此地的第十二辈睿亲王中铨,而不是睿亲王十一世孙。中铨挖的是第十辈睿亲王德长的地宫。
警方当时在挖墓现场抓捕了11人,其中有1人是看坟户。这次“起灵”被定性为盗墓后,当地村民郭永禄等人受牵连。1938年,第十一辈睿敬亲王魁斌坟又被盗掘,不过这次不再是本家人干的,而是社会盗墓贼所为。
●与官方合伙挖祖坟
“起灵”容易惹麻烦,特别是如果让土匪知道问题便严重。有的王爷后代为了“安全挖祖坟”维持好现场秩序,防止起出随葬品被抢,竟然联合官方参与挖掘。

图:庆禧亲王家族墓地碑
在天津蓟县果香峪村附近,这里有三处是清康熙帝第五子恒亲王府的坟地,占地达方圆十里。家道兴旺时,还专门设有守护王爷坟的“章京”,此官职比知县还高,同州官相当。最一代章京李庆锡,人称“三山总理”。当年当地“有当县官的还没有看坟的权大”一说,便是这背景。
虽然看坟的地位很高,但满清倒台了,盗墓贼便也不再怕了。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一伙盗墓土匪包围了李庆锡家的大院,李家进行了顽强抵抗。僵持了几个小时后,土匪不敢恋战,放火烧毁了一些房屋后退走。





图:位于位于涞水县怡贤亲王墓地
墓地保住了,但在枪战中李庆锡的侄子被土匪打死了。李庆锡没有想到的是,后来恒亲王后人自已把坟给挖了。1915年,辅国公毓森生活上入不敷出,把坟地上的松柏树卖给了木厂,驮龙碑则卖给了日本商人。接着搞了一次“起灵”,由公府里管事的负责现场开挖。
因为这事帮敏感,又瞒不住人,为了防止意外,开挖时,请出了时蓟县姓白的县长,由他安排卫队担任警戒。
这次起灵,挖出了很多随葬宝物,具体是哪些东西现在搞不清了。但毓森并没有能独亨,县长拿走了四成,主要是珠宝一类。毓森所得六成,实际也没有到手,实得三成,管事的从中私吞了三成。
昌平县秦城西边有个四爷坟,系乾隆皇帝第四子履郡王记珹坟地。1936年冬,因大辛峰盗墓贼侯显文势力太大,后人镇国公毓均担心坟地不保,如其让盗墓贼咨掉,不如自己来挖,将随葬品取出,以绝盗墓贼的念想。“起灵”时,毓均也请来小汤山警察分驻所的警察担任警戒。


图:位于北京永定镇冯村的邓家坡克勤郡王坟
挖开后,发现四爷坟地宫为棚石结构,俗称“天罗池”(满清贵族墓使用者不少,乾隆皇帝第八女夭折后,便在清东陵外朱华山为她造了园寝,穴坑便是“天罗池”)。当中立有断墙,内置一男一女两口棺椁。棺旁放置柳木炭,中间用三合土夯实。
据传当年下葬时,地宫内四角各放一锭元宝,“起灵”时本想把元宝一并取出来,因发现西北角条石断了,担心人有危险,便没敢挖。“起灵”后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毁坑,当年小孩子还到墓地玩,有小孩还捡回了几件殓衣带回家,家长发现赶紧叫扔掉,说是不吉利。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荐书:赵辉:田野考古学》序(附目录)
序言考古学的资料都来自田野考古工作。更何况田野考古的工作现场,既是采集各种资料信息的现场,同时还是考古学的第一个研究现场。对遗迹间关系的分析、遗迹性质的初步判断等,都是在整个现场就开展起来的。有些在这个现场提出了却未能解决的问题,如事关一座遗迹的功能等,就给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因此,田野考古是整个考古学这座大厦的基础。没有田野考古,就没有考古学;不懂田野考古,就做不好考古学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1:08:050000陕西一个寒酸古墓 挖出两百多件国宝(陕西古墓)
陕西发现的一个很寒酸的古墓里居然找到了200多件国宝。大家都知道在陕西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历史,并且还有很多的地下文化,这些年来我们在陕西地区看到的墓葬已经不在少数,不过这些墓葬有很大一部分都被盗墓贼给光顾过,导致损失了不少的宝贝,不过这些盗墓贼有很多时候也会看走眼,比如说在1992年陕西地区就挖出来一个十分寒酸的古墓,这个古墓甚至连盗墓贼都看不上。1.寒酸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24:080004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1:41:340000细数二战日本兵三大宝,样式丑陋,却功效极大!
在二战中的日本兵服装标配,大家都经常看到,在每一个日本兵的帽沿两边都有两块垂布。据说这种连帽式垂布,是日本受到法军的风格影响所造。其形状类似两块狗耳朵式的布片,其实学名叫“军帽垂布”,看似很丑陋,但你千万别小看了它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49:350000这座古墓距离地面仅20厘米 却出土了国宝级文物
1990年,湖南南禅湾的几位农民在收拾果园时,无意间发现了大量青砖,经过专家勘察发现这些青砖属于东汉或两晋时期,下面可能隐藏着一座距离现在有2000年历史的古墓。这个古墓却有着难以解决的难点和疑问。它是浅葬形式,违背了汉晋时期的厚葬风格,且距离地面只有20多厘米,和汉代古墓有明显的贵贱之分。由于浅葬,古墓内的文物会受到雨水的渗透,给文物保护和发掘带来极大的困难。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4:05: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