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挖清东陵妃子墓?孙殿英当年盗陵细节曝光:个人不得私藏
原题: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孙殿英盗墓清东陵,这事当时被他视为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在正式动铲前,孙殿英派员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还进行了“战前”动员,各部分工相当缜密、落实到位。
孙殿英这次特别的军事行动,给中华文物带来的巨大灾难,损失无可挽回。更糟糕的是,因为孙殿英带了头,满清皇帝陵寝、王爷坟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内接连被盗墓大贼光顾,很多陵墓都遭受了灭顶之灾。一直到今天,清东陵仍一直被盗墓贼盯着。如在2015年10月底,康熙皇帝景陵区妃园寝就被人挖了,而当年孙殿英都未曾挖过。此事件当事部门一直瞒着,一直到上个月才被媒体曝光。

图:清东陵妃园
孙殿英这次特殊军事行动,如何布置的?结果如何?这篇文章就有具体聊聊——
一切准备好了,盗皇陵活动开始。
行动前,孙殿英在蓟县军部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会上,孙动员称这是一次“军事行动”,是革封建王朝清朝的命。参加会议的据说有冯养田、梁朗先、谭温江、李德禄、丁庭、柴荣升、刘月亭、杨明卿等核心人物。
孙殿英所作动员,因为没有记录,现在大家知道的都是当事人后来的回忆。孙殿英的讲话的大概意思是这样——
清东陵这儿正是咱们的驻军之地,哪里找这个好机会?而今的皇陵是清朝的,没有人管,咱们就是挖了又有哪个管得了咱?纵然被发现了也不犯什么法,到处送点礼物也就没事了。虽说如此,还是要严守秘密。越严密越好,来它个神不知鬼不觉;事后若发现了,那时已时过境迁,我们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呢!挖出宝物来,主要用它购买军火、扩充队伍。到时兄弟们大小都有份,我老孙绝对对得起朋友。

图:石五供
讲了 上述话后,孙殿英又说了盗陵的具体要求:“挖掘出来的东西,能带得动的取出来,大件带不动的就别拿。物件大了携带不方便,而且容易暴露,怕惹出麻烦。”
孙殿英还特别强调了纪律:“凡是带出来的东西,无论大小贵贱,都一律交到军部来,个人不得私自藏掖,将来总能分到一些,让兄弟们都得到一点好处。”
除刘月亭的第二师外,其他三个师分到了事前已安排好的特殊“作战任务”,“行动时间”要求控制在三天以内——
丁庭师,负责挖景陵(未遂);
柴荣升师,负责挖裕陵(由韩大保任旅长的第七旅执行);
谭温江师,负责挖定东陵(师部设于马伸桥,盗陵临时指挥部);
其他各部负责警戒和外面安全。

图:岁月消磨了东陵
清自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太祖努尔哈赤建后金国后,至1911年(宣统三年) 溥仪退位,前后历296年(自入关定都北京是268年),共有12位皇帝。这些人死后分别分葬于关内关外两个地方。关外即是位于东北沈阳的“关外三陵”区;关内有两处,分别是位于河北遵化的东陵区和易县的西陵区。
其中以东陵最大,所葬人物身份显赫随葬品非常丰厚。东陵有5座帝王陵: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还有慈安的定西陵、慈禧的定东陵等后陵4座、妃园5座、公主陵1座,共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东陵陵墓众多,为什么孙殿英最终把景陵、定东陵和裕陵确定为盗墓对象?为什么不盗数量多,双易挖的妃墓?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外,主要是因为这三陵的陵主都是大清王朝的重量级人物,随葬品最丰、陵内宝物最多。景陵和裕陵的陵主都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定东陵的陵主慈禧是晚清第一太后。他们三人在位时间漫长,陵中随葬品的数量均远远超过其他陵主的随葬品数量。而不对妃子墓下手,并不是因为孙殿英怜悯妃子们,主要是考虑随葬宝物不丰,先挖大的。

图:不只地宫藏宝,清东陵地面文物也很丰富
这是军部秘书长梁朗先和第五师师长谭温江从东陵的年长护陵人嘴里了解到的情况。
原来,孙殿英在拿定盗皇陵主意后,便秘派梁朗先到区陵及京城,对东陵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摸查。据说先后还找到了一名前清老太监和参加过慈禧葬礼的护陵大臣苏必脱林等知情人,获得了慈禧定东陵藏宝的细目和陵寝工程结构信息。谭温江后来能顺利地挖开慈禧的定东陵,就是因为有事前的这些周密调查,掌握了进入地宫的入口秘密。
前文说的是,孙殿英盗清东陵前出现难以解释的异常天象,需要了解孙殿英盗陵因果的应该看一下。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湖北挖出三千多骸骨 揭开悲壮历史(军人埋葬)
三千多骸骨都是抗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2010年的时候,位于湖北宜昌市的黄花乡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可就在这过程中,他们却挖出了一具白骨。工地施工挖出尸骨本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随着挖掘范围的不断扩大,挖出来的白骨却越来越多,这可让工人们惊恐不已,都以为这是一个凶杀现场,便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的警方和考古部门。三千白骨我要新鲜事2023-04-04 15:25:500000中国考古百年 | 心系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学家——黄展岳信函读后
程存洁黄展岳先生(1926~2019)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工作者,著名考古学家。马王堆汉墓,尤其是三号汉墓墓主问题,一直是他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他在晚年,时常给湖南省博物馆傅举有先生写信,思考和探讨三号墓主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39:160000山西的千年古墓 居然被当成地窖(山西古墓)
山西的千年古墓中居然还有一桌饭菜。2010年的时候,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汤王头村中一位姓贾的村民正准备在自家院子中挖一个菜窖,然而就在其铲子下去之后,老贾突然觉得不太对劲,此地的土质十分的疏松,再接着挖了几下,竟然出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老贾趴在洞口进行观望,只见在洞的下面有一多层台阶,好像是地道一般。菜窖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3-28 13:08:550001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岗上“汶”城——山东滕州岗上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陳詠琛)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朱超滕州市地处泰沂山脉西南麓延伸地带,北、东、南三面均为低山丘陵,西为地势低洼的微山湖区,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遗址位于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东部漷河两岸,依河流和公路可将遗址分为东、西、南三部分。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48:010000活化石!银河系考古重磅发现 宇宙初代恒星现身
太阳作为一颗恒星,年龄大约为40多亿年,可以说是一颗非常年轻的恒星,作为第1代恒星的演化历史,它的谜团长期困扰着所有的天文学家,长期以来在银河系中的考古领域,一直都在研究第1代恒星,在宇宙大爆炸的发生过后,爆炸的产物会形成下一代的恒星,而恒星最初的形态只有氢和氦两种元素,由此可以说明恒星中含有的元素越少,它的演变过程也就会越久,就有可能是第1代恒星演化而来的活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0:36: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