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墓被发现?曾被盗墓贼光顾,已出土金器
原题:东吴景帝孙休陵墓葬地之谜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安徽当涂姑孰工业园内,发现一座距今1700多年的东吴大墓,考古已进行多日。墓葬规模超过以前发现的东吴大将朱然墓,分析推测,此墓很可能是三国时期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景帝的陵墓。

图:新发现的安徽当涂疑似孙休墓发掘现场
而考古界发现疑似孙体墓已不只此一座,如在江苏南京江宁、安徽马鞍山雨山区,都曾发现疑似孙体墓。孙休之墓到底在哪?
据当地媒体报道,新发现的东吴大墓的墓室用砖砌造,由南至北依次为甬道、前室、后室,东西分别有耳室。从外部测量,南北总长44米,东西宽30 多米,“四隅券进式”穹降顶。墓葬规模超朱然墓,可见当涂东吴大墓墓主身份不一般。
但此墓已被盗墓贼光顾过,在前室墓门明显有盗洞,前室底端四角分别镶砌石雕牛头。从发掘进度看,东北角的石雕牛头尚存,只是牛角不翼而飞,东南、西北角的已被盗走,只留下牛头颈痕,西南角尚未发掘到牛头土层深度。后室、耳室尚未发掘,但后室顶部已有明显盗洞。该墓虽经盗掘,但仍有文物出土,其中已发现金器。
该墓墓葬规模明显超过朱然墓,但墓主身份目前还不能确认,尚待进一步发掘考证,可以确认的是,这是一座距今1700 多年的东吴大墓。发掘尚在进行中,整个发掘工作计划于6 月份结束。

图:东吴大将朱然墓入口

图:南京江宁发现的疑似孙休墓旁边附葬墓,造墓风格与朱然墓很接近
这座东吴大墓的墓主会是谁?有人推测,或是吴国第三任皇帝景帝孙休陵墓。过去当年民间曾流传“上有天子坟,下有娘娘庙,中有百步塘”,这座东吴大墓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天子坟”。明嘉靖《太平府志》这样记载:“吴景陵,县东,地名洞阳。”但到民国年间,吴景陵已失考,民国版《太平府志》称:“三国吴帝陵,《旧志》载在洞阳,地无考。”
“天子坟”主认到底是谁,目前难定,那先来说说孙休其人吧。
孙休是以琅玡邪王的身份,于公元258年被孙綝推上龙椅的,时已23岁,是吴国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景帝”。
孙休是孙权的第六子,太元二年(公元252年)18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居于虎林(今安徽省贵池)。孙权病逝后孙亮继位,诸葛恪出于政治因素考虑,将孙休迁居至丹阳郡,就近监视。后又迁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据《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卷四十八),孙休在会稽住数年,有一次梦见自己乘龙飞上天,却又不见龙尾,孙休觉得很怪异。不久,即太平三年(公元258年),权臣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回京。原来,孙休这梦竟然是要做真龙天子的吉兆,当然这可能是孙休当皇帝后一种附会的说法。

图:孙休当皇帝(现代影视)

图:迎立琅邪王孙休场面(现代影视)
孙休虽然想当皇帝,但在孙綝真让他皇袍加身时,却推让再三,方接受。
比起被废的弟弟孙亮,孙休在主政手段上显然成熟了很多。首先加封自己的“推手”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其弟孙恩也被加官进爵,提拔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同时不忘笼络身边旧臣亲属,封旧部张布为辅义将军,封孙和之子孙皓为乌程侯。
做完这一切后,孙休开始剪除权臣了。时孙綝比诸葛恪还霸道,欲废帝自立。孙休担心自己成为孙亮第二,果断行动,下决心干掉孙琳。他表面对孙綝十分尊重、放心,暗地里却私授左将军张布、郗乡侯丁奉等人作好准备。在当皇帝的当年12月,借百官朝贺、公卿升殿之际,就在殿堂上,由张布对孙綝执行逮捕,当日处斩,把孙綝一伙势力全部镇压。
孙休也够狠的,还扒开孙峻的坟墓,对其施以“尸刑”。同时为被孙峻迫害死的诸葛恪、滕胤、吕据等原来受孙权遗诏的顾命大臣们平反,也替孙亮出了口恶气。
在孙吴四位皇帝中,孙休还是希望有一番作为的。在位7年间,孙休颁布了有利于民生的制度,在中军督张布、濮阳兴等辅政下,吴国暂时安定繁荣。

图:孙綝(左)挟持景帝孙休(现代影视)
孙休胸有壮志,正当大展鸿图时,30岁的壮年皇帝却突然病了。孙休死于永安七年(公元264年)七月,同年十二月,葬于定陵。
吴国帝王陵中,真正生前定下的,有名有号的,以帝王礼安葬的,只有两座,一座是开国皇帝孙权的蒋陵,另一座便是孙休的定陵。
比起蒋陵来,定陵的陵址更是成谜。其具体位置有争议,且历来说法不一。
结合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葬于南京旧城南25里处,张生三主编的《中华帝陵》一书即持此说;一说是现在正在发掘的安徽省涂县围屏乡境内的“天子坟”,《建康实录》便称,孙休葬在“当涂县东二十五里”;还有一说是已考古发掘的,位于安徽省马鞍山雨山区境内的“宋山大墓”。另据清人沈涛《道古堂外集·三国志补注》,清顺治年间,在海宁县邵湾山当地人挖地里挖出民一墓大墓,旁立石碑,称是孙体墓。

图:南京江宁东吴大墓(已考古发掘)
宋山大墓规模很大,比早两年发现的吴国功臣朱然墓,大了近一倍,不是一般人家能造的。由于早期被盗严重,没有出土能直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字。但发现了有璃龙纹大方砖,这是皇帝才能使用的纹案,所以,当时考古界倾向于墓主是孙休的推论(详细内容倪方六《三国大墓》)。
而目前当涂发现的这座“天子坟”主人到底是谁,也尚无定论,要待整个考古工作结束再议,希望能有墓主身份的文物出土。如果孙休墓最后能被确定,可以解决许多历史谜团。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商朝“九世之乱”:考古发现反常现象,难怪商人会频繁迁都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说:“殷人屡迁,前八后五。”所谓“前八”,是指从商契到商汤有过八次迁徙,“后五”是指商朝有过五次迁都。当然,无论“前八”还是“后五”的数字,古今学者争议颇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先商与商朝时,商人的确频繁迁都。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22:400002梁带村遗址墓葬群 我国古代陵墓用俑陪葬的开端
2004年8月,盗墓贼开始频繁光顾梁带村,他们盗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村民向韩城市文物旅游局报告此事,随后市政府派遣公安部门负责文物的安全保卫工作。经过勘查核实,考古专家确定梁带村有一片古墓葬群,这片墓地的范围大约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约为33万平方米左右。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34:24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小屯宫殿遗址
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北。自1928年开始﹐中国考古学家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先后达20馀次﹐揭露总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米。发现了宫殿遗址﹑甲骨卜辞﹑王室成员墓葬等重要遗存﹐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国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地位。▲小屯宫殿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0:05:25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杨及耘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村东,北依太行牛心山,南距黄河10公里,东去30公里至王屋山,东南距洛阳70余公里,西北距垣曲县城直线30余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北面较宽,南面狭长,不规则分布,边缘沟叉纵横。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57:480000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件织锦,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伟大发现之一
谈起精绝国,相信许多人都未必知道这个国家的历史,可能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只存在于神话小说中的国家。其实不然,精绝国是我国西汉时期中国西部的一个比较弱小的城邦国家。大致位置处于尼雅河畔的一处绿洲之上。该国主要以农业为主,是当时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我要新鲜事2023-05-16 19:40: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