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反盗墓至少有八招,你知道几招?暗杀、灭口、毒毙,还有呢
为什么盗墓者要拜秦始皇?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说到反盗墓,曹操其实并不是这方面的权威,秦始皇才是。为什么盗墓者要拜秦始皇?,说来挺吓人的!
秦始皇这个人,凡读过书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姓嬴,名政,“家谱”上记载,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母赵姬。但坊间一直认为嬴政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的种,赵姬本是吕的姬妾,怀孕后有意让给时为人质、名叫异人的庄襄王的,后来生下了嬴政。

图:秦始皇收殓想像图
刚继王位后的嬴政还是个“小皇帝”,但他长大后很不简单,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最终在39岁那年完成了统一全国大业。他希望天下一直姓嬴,所以自称“始皇帝”。很遗憾,秦朝未过三代,便让陈胜、刘邦、项羽一班“活闹鬼”给推翻了。
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返回途中,在一个叫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的地方升天的。为防止出现动乱,密不发丧。为遮掩死亡真相,侍从每天按时送饭,随同臣僚也正常朝拜请示。当时是热天,在没有现代冰柜和防腐技术的情况下,尸体虽然放于有温度调节功能的“辒辌车”内,但还是容易腐烂变臭。

图:湖北九连墩战国楚国巨大棺材,秦始皇的当远大于此
随行的秦国相爷李斯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人弄来上百斤的鲍鱼,放在尸体旁边,这样,尸体如果散发出臭味,对外便称是鱼臭了。这般瞒天过海,嬴政的尸体才被秘密运回了都城咸阳。不当得来大位的秦二世嬴胡亥,为了体现对父皇的孝心,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国葬,将嬴政埋进了动用七十多万囚徒造的陵墓中。
为了防止盗墓贼光顾,秦陵采取了复合反盗墓手段,这些手法为后来王公大臣墓仿效。笔者曾粗粗研究过这一点,收录在另著《中国人盗墓史》一书中。

图:湖北九连墩战国楚墓考古现场,将来哪一天秦陵考古应该比这更轰动
秦陵反盗墓主要有四招——
第一招“暗杀”——伏弩射杀,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第二招“灭杀”——活口坑杀,“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第三招“毒杀”——墓毒毒毙,“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
第四招外招“埋杀”——积沙塌毙,活埋之。
实际上远不止这四招。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的记载,还有“挖洞招”:深挖墓穴,让一般盗墓贼根本挖不了,即所谓“穿三泉”。
“铁桶招”:再把地宫做得如地下防空洞一样坚固,即便挖到了墓穴,也不容易打开,即所谓“下铜而致椁”。
“伪装招”:在完成高大封土后,进行了严格的伪装,让生人看后觉得仅是座山包,而不会怀疑是坟墓,即所谓“树草木以象山”。
这样分析的话,如果再加上当时重兵看护的“死守招”这一公开的反盗墓手段,秦陵反盗墓至少有八大招。

图:湖北九连墩战国楚墓随葬品出土现场,竟然未被盗墓者光顾过!如果让盗墓者发现了,岂是“发财”二字可以形容!
如此多的反盗墓手段,确实令盗墓贼望而却步,继而生畏,再而兴叹,连“武装到牙齿”的现代盗墓贼也不敢轻易动手。这样说来,嬴政应该是反盗墓者眼里的“祖师爷”,怎么成了盗墓贼烧香磕头的对象?
原来,盗墓贼把秦始皇当神灵供奉起来,给他烧香,是希望他能行好事,睁一眼闭一眼,不要让自己在危险的盗墓活动中,碰到这样机关重重的坟墓,免遭杀身之祸。

图:湖北九连墩战国楚墓随葬品出土现场,竟然未被盗墓者光顾过!如果让盗墓者发现了,岂是“发财”二字可以形容!
将秦始皇当行业神灵供奉,在民俗学原理上来讲是说得通的,并未跳出过去行业神灵产生的普遍规律:过去中国人在用硬办法降伏不了对手的时候,就会使出软招,采取“贿赂”这类办法,将之供奉起来,讨好之,祈求平安。如上文提到的,农民要给庄稼的天敌——蝗虫烧香,便是这种心理。
还有,《史记·滑稽列传》所记“西门豹治邺”的故事里,当地河水年年泛滥,却要给造成水灾的“河神”娶媳妇,不让他生气,这也是一种讨好,是种“贿赂”。
盗墓贼供奉秦始皇,便是这种“民俗学原理”。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百年百大考古之琉璃河遗址
琉璃河遗址是西周时期重要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镇北1.5公里的台地上。面积500余万平方米。20世纪40年代即已发现。70年代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等进行发掘。这一发现对推定燕国早期都邑、探索燕国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33:160004男人拿着祖先的免死金牌坚定 专家变了脸色(丹书铁券)
男子拿的丹书铁券是民国时期仿造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想过。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人突然告诉你家里有一件传家宝,你会怎么做?有一个人那些自己家的免死金牌去鉴宝,专家对他说了一句话,你真大胆,这是怎么回事?家传宝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31:440000邹衡:殷墟发掘与殷商考古学
殷墟发掘在中国考古学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中国现代的考古学基本上就是从早年殷墟发掘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兴科学。殷商考古学,作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端于殷墟发掘,并随其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殷墟开始发掘至今已整整六十年了,回顾这漫长的历程,我们也可看到殷商考古学所走过的道路,对于这门学科今后应该如何继续发展将会从中得到一些启示。0000韩建业: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
小瓜按:韩建业教授可谓目前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最为活跃的人物之一,这几年以个人独著的形式发表核心期刊的量,在考古学界恐怕难有出其右者。再加上目前正主持着距今五千多年的超大聚落南佐遗址的发掘,他的研究非常值得大家看看学习。所以,小瓜把这篇新作摘录于下,大家可以学习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8:58000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有怎样的考古发现(春秋遗址)
鸽子山遗址中发现大量春旗时期文物。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直吸引着无数考古学家的目光。早在十多年前这里有了新的发现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状况、文化特征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青铜峡鸽子山我要新鲜事2024-01-22 19:47: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