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隆基:东北亚之登上世界舞台与如何给高句丽的历史定位
2016-07-10 孙隆基、张欣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编者按】本号将陆续编发中山大学2016“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讲课摘要,敬请关注。
2016年7月5日上午8:30-12:00,在郭静云教授的主持下,孙隆基教授进行了题为“东北亚之登上世界舞台与如何给高句丽的历史定位” 的主题演讲。现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在这个讲座中,孙隆基教授以世界史,而不是传统的国家史或民族史的视角阐述了东北亚的崛起与发展及高句丽的历史定位。 他梳理了中国古代民族志史里六个彼此羁绊的北方族群:古匈奴系,古东胡系,古秽貊系,古肃慎系,韩系与倭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并由此展现了东北亚如何在公元一千年前后形成了位于东北的辽,位于朝鲜半岛的高丽,及位于海上的国风化日本这三大相对独立而稳定的政权,及它们如何影响了此后近一千年的世界历史。
古匈奴系一部分内迁,参与五胡十六国,一部分大抵是到了西方,不可考。其中属于古匈奴系的突厥人在隋唐五代扮演过重要角色后大举西迁,至中亚,大食帝国,小亚细亚与巴尔干地区。
古东胡系分为位于漠南的鲜卑人与位于大兴安岭的鲜卑人。前者建立了北魏,在汉化的同时也使中原胡化,中国史正是在此胡化的基础上,开创出隋唐盛世。后者南下辽河流域,建立了前燕与后燕。
古秽貊系位于东胡之东,其地望松辽平原至今韩国的西北角。相传商朝亡人箕子在此建立箕子朝鲜,至战国时代与燕毗邻,并称王国。楚汉相争期间,箕子朝鲜被燕地亡人卫满取代。卫满朝鲜后并入汉帝国。汉在此置玄菟,乐浪,真蕃,临屯四郡。四郡之北是先前未曾归属中土体系的位于吉林省的秽貊系国家扶余,其旁枝高句丽崛起于汉属玄菟郡故地鸭绿江一带,于公元前37年进入朝鲜半岛。公元前200年,半岛南端出现了辰地雏形邦国。卫满朝鲜取代箕子朝鲜之际,后者大量移民南迁,促进了辰地的发展,导致了三韩邦国:马韩,辰韩,弁韩的成形。
马韩其中一个部落百济,传说其统治阶层来自高句丽王朝支系,姓扶余,臣民为马韩人。369年,百济吞并马韩,崇奉佛教。辰韩的另一个部落新罗,初与高句丽结盟。后高句丽迁都平壤,转与百济结盟。503年,定国号新罗。由三韩系统发展出来的新罗,百济与高句丽拧合为韩国史的三国时代。三国是古秽貊系与韩系历史的汇流,也是对倭系的分流。
551年,百济和新罗联手攻打高句丽。高句丽失去半岛中部的汉江流域。553年,新罗攻打百济,获得汉江流域。663年,新罗联合大唐消灭百济,完成大同江以南的统一。倭国扶植百济王子复国,败于白江口之战,从此倭人势力退出朝鲜。668年,新罗联合大唐消灭高句丽,于其地置安东都护府。与唐联盟的新罗被沦降为羁縻性质的鸡林都督府。于是新罗领导高句丽与百济残部反唐。676年,唐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壤迁至辽东城。新罗在政权和语言上取代了高句丽,缔造了统一的韩国。因其在文化上认同高句丽,自称高丽。统一新罗在新征服的三国旧地设京,连同中央,共设小五京。
910年,统一新罗瓦解,半岛进入后新罗,后百济,后高句丽的后三国时代。后者并非前高句丽全境,只是从统一新罗分裂出去的北境,仍处于大同江之南。后高句丽由出身新罗的王氏接受,灭后新罗与后百济,将大同江以南的半岛重归壹统,国号高丽,时为936年。
古肃慎系之后继者为靺鞨人。位于渤海北疆的黑水靺鞨后来演变为建立金朝的女真。698年,前高句丽的靺鞨贵族大氏建立国民为靺鞨人的震国,后称渤海国。渤海政权亦设五京制,与新罗相似。此制为后来的辽,金政权承袭,为该时代东北亚邦国平衡中国的集权制与半部落化社会的特色。926年,渤海国亡于契丹,即后来的辽朝。辽为了防范高丽国与宋朝结盟,发动了一连串丽辽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不是强势的辽把高丽灭了,而是让这个半岛势力将国界从大同江移至此江与鸭绿江之间的青川江一线,以换取它由奉宋朝正朔改用辽朝年号。
辽朝肇始了近千年来中土政权更替的新规律,其动力皆源自大陆东北亚。755年燕地的安史之乱乃其先兆。947年辽朝崛起,以燕京为“南京”,图取中原。其后继者金朝与1127年灭北宋,以燕京为“中都”,开封为 “南京”。同为古东胡系之后的蒙古人入主中原,改“中都”为“大都”,择中土与东北亚迭界燕地为统治中土天下的轴心。1368年成立的明朝是近千年来唯一由北伐成功的大一统王朝。1402年,南京明政权为朱棣的燕地政权取代。1592年,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图谋灭亡朝鲜,进一步征服中国,这是更大的东北亚圈的介入。1644年满清入关,东北亚再次主宰中国,并建立一个空前成功的“中华”大帝国。1912年进入共和时代,似乎重复了明朝史:由南方政权北伐统一全国,定都南京。由于对华北与东北缺乏控制,日本于1931年制造沈阳事变,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东北打响。1932年,日本在东北成立满洲国。1945年,美,苏,英三强的雅尔达会议把中国东北划归苏联受降区,左右了中国大陆与北朝鲜的局势,其后果以迄于今。1947年,辽沈战役造成了中国最近的一次改朝换代。1949年,共和国首都迁至北京。
综上所述,除了以传统中土为“天下”
的角度,我们也可以从东北亚的发展与兴起的角度看待高句丽的历史定位。同时,东北亚的兴起决定了中土王朝的兴废。中国政权在近千年里也出现了东北亚化的趋势。例如中国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即东北亚的奉献。
(执笔:张欣 编辑:江俊伟)
小伙挖走文物卖1800万 后来如何了(盗走文物)
小伙1800万卖出文物被警察追回并逮捕。在之前几年,我国曾发生过一起盗墓案件,据说一河南小伙在青海的草场上挖走了五袋子文物,并且售卖了1800万的天价。小伙名叫张继峰,是河南当地的一个无业游民,平时游手好闲,并没有什么正经工作。来到青海我要新鲜事2023-04-09 03:35:090000河南二里头遗址:缺少文字证据 为何却被认定为夏朝都城
我要新鲜事2023-09-21 19:07:150000打击盗墓案中最狠的一次,在盗墓现场公开枪毙4人,7天内不得收尸
二盗清东陵者的最后下场本文作者倪方六清东陵曾两次遭严重盗掘。一次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干的,盗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一次是1946年当地村民群体盗陵——二次清东陵。这次盗陵比1928年还有糟糕,因为是当地人参与的,盗得非常凶。二盗清东陵的盗墓者,后来下场如何?我在写《民国盗墓史》时,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真的应验了老话——盗墓者不得好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49:080000传教士盗墓引出古代尸体防腐秘术,这种怪异做法真的令人无法接受
比利时传教士变身“盗墓者”调查本文作者倪方六闵宣化是比利时传教士,1909年(宣统元年)9月12日被派来中国内蒙古东部传教,著有《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闵宣化笺证》等;凯尔温是比利时传教士,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9月27日来内蒙古东部地区传教,发现契丹文小字。图:《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书影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24:180000数字“1”大写为什么写成“壹”?与喝交杯酒能联系上
“一”与“壹”的关系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文章中,谈了过去人对数字“一”的特别崇拜(见《1-9数字中,哪个数字在中国古人眼里最神奇?首先排除是8》。其实,中国古人这么喜欢数字“一”,原因是多方面,颇为复杂。(《甲骨文字典》释“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11: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