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练歌房”,奇怪的是,正在表演男女都没穿衣服
原题:中国最早的“练歌房”
本文作者 吴艳 倪方六

【名称】春秋伎乐铜屋
【类别】青铜器
【年代】春秋时期
【出土地】浙江绍兴坡塘狮子
【文物现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练歌是眼下最热的娱乐项目之一,从满大街的KTV、练歌房就可以知道,什么人都可以进去吼上几声。练歌房是现代流行的东西,但在中国现代考古中,竟然意外地发现一间古代的“练歌房”,令人十分惊喜。
而更令人意外的,在里面“练歌”的男女(乐伎)竟然都没穿衣服,双乳毕现,也就是说他们都在裸体唱歌。这是一种什么表演形式,为什么要赤身裸体?
这间“练歌房”发现于1982年,当年3月,浙江省考古工作者在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墓葬,考古编号是M306。

图:春秋伎乐铜屋侧面
该墓出土了铜鼎、铜罐、铜豆等一批罕见的青铜器,其中的一件铜质房屋模型是此墓中最珍贵的随葬品之一,后来被叫做“伎乐铜屋”,又戏称为先秦“练歌房”或“KTV包厢”。结合一面敞开情况,也可能是一种带顶的舞台。
为什么称之为“练歌房”或“KTV包厢”?下面慢慢道来。
“练歌房”其实是一件明器,“明器”又称“冥器”,即随陪葬品。陪葬是一种古代生死孝养制度。根据死者生前地位,亲疏,宗族,财产和信仰等或者封候特殊规定来确定陪葬的规模、陪葬用品,陪葬格局。先秦时期,列国制度各有不同,诸候士族大夫等多有享受的不同权力。
伎乐铜屋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也就是说,是中国最早的“练歌房”。

图:春秋伎乐铜屋侧面
伎乐铜屋通高17厘米,平面作长方形,面宽13厘米、进深11.5厘米。面宽三开间,明间较两侧次间宽0.3厘米。进深三间,各间深度均等。风子南面敞开,不见墙和门窗,立圆形明柱两根。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墙壁。
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宽3厘米、高1.5厘米的小窗。崖顶作四角攒尖顶,顶心立一图腾柱,柱高7厘米,断面作八角形,柱顶塑一大尾鸡,柱身中空,但不与屋顶相通。屋下有四阶,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以方形结构的勾连同纹,图腾柱表面饰“S”形勾连云纹。
最值得注意的,是铜屋里面的人:共塑有6人,均为跪姿,分前后两排。前排右边一人面向西,前置一鼓,应为鼓师;前排左、中两人面向南,双手交叠置于小腹,作吟唱状。

图:铜屋中的女乐伎
后排中间一人面向南,膝上放一长条形琴,右手执一小棍,左手抚弦;后排东边一人面向南,双手捧笙;后排西边一人也面向南,膝上放一长条形琴,双手均置于琴上。
但令人讶异的是,这6人身上均未见着衣的痕迹,伎乐铜屋内前后两排的 6 人按发式、形象可分为两组,前排双手交叠于腹部的两人基本相同,皆椎髻于头顶,胸部各呈两乳突。
惟有双手交叉的情况不同,最靠边的一位左手叠于右手之上,其左侧之人则是右手叠于左手之上,可以证明这两人为女子。
前排最左边的一位,正在击打悬挂在架子上的鼓,其与后排抚琴的两位和吹笙的一位,均结发于脑后,头顶一帕状物,而且胸前也无乳突,实为男性。

图:铜屋中的女歌手(女乐伎),双乳突出,性征明显

图:铜屋中的男艺人,不见双乳
这6名艺人为何不穿衣服,进行裸体演奏?考古圈有不同的说法。
从随葬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应该是时人真实生活的反映,说明墓主人极可能是一位“音乐发烧友",看表演,听唱歌j是其最喜爱的生活方式,而且这位先秦贵族墓主人重口味——喜欢看男女艺人的裸体表演。
结合时代背景,裸体表演很可能是当时在贵族间,挺流行的一种私家表演形式,就如现在某些场合流行跳脱衣舞一样。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千年古墓挖出46名少女尸骨 身体为什么会发绿光?(绿色尸骨)
尸体呈现绿色是因为在表面有一层涂抹物。在前些年江西的一个农民在自己家里挖地的时候就挖到了一些陶瓷碎片,帮他把这个事情告诉自己村长之后村长也联系到了考古的部门。在这个之后就发现了这是一个体量还算比较大的墓葬,最让人以获得一点就是在挖开之后可以看到里面一共有46个棺材,而且这些棺材身上都在散发绿色的光芒。绿色的尸骨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25:310001世界上最大的剑龙科恐龙:锐龙 体长8米(骨盆就有1.5米)
锐龙是一种生活于侏罗纪末期的剑龙科恐龙,也是体型最大的剑龙科恐龙,身体全长可达8米,体重普遍可达5吨左右,尤其是锐龙的髋部和腹部是极为粗壮的。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后背处会沿着脊柱的方向长出非常多的三角形板角。世界上最大的剑龙科恐龙:锐龙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27:410006末代皇帝溥仪首次领到新中国工资,立刻买了样东西,感叹来之不易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23:550000鹦鹉嘴龙:中国小型恐龙(长2米/嘴巴类似鹦鹉喙)
鹦鹉嘴龙是一种角龙亚目下的鹦鹉嘴龙科恐龙,诞生于1.3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达2米左右,体重仅80公斤,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它主要就是以鹦鹉喙状嘴巴而得名,属于非常早期的角龙类,所以基本上没有生长角或者尖刺,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的义县组发现的。鹦鹉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44:360000大谜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8600万年前)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气候比较温和,植株都长的很茂盛,这为食草恐龙创造了有利生存空间,所以这里曾诞生过许多大型、超大型恐龙,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前面介绍的安第斯龙、南极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大谜龙等,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大谜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44: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