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古墓中发现一件镇馆之宝,出土时国宝身有烟痕,咋回事?
翔鹭纹铜鼓的故事
文/ 张珍、倪方六

【名称】翔鹭纹铜鼓
【年代】西汉
【出土地】1976年出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收藏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文物价值】国宝级藏品,镇馆之宝
史学界有“北鼎南鼓”之说。古代中原人,尤其是在春秋时期的贵族喜欢用鼎来显摆自己的地位,甚至死了也不忘带到墓里去。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权贵也爱显摆,但不是鼎而是铜鼓。

图:北方贵族随葬用鼎
广西出土的这面翔鹭纹铜鼓,就是墓主生前赫赫声名的炫耀品。
除去铜鼓这层作为权力象征的重要礼器的光环,在众人心里铜鼓一直以来应该只是一件载歌载舞时用的乐器吧。但是最早铜鼓似乎不是一件乐器,而是另有用途。是何用途?先从最早的铜鼓说起。
1975年一天,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万家坝古墓群,中国最原始的铜鼓被发掘了。这面鼓身高37厘米,面径41.5厘米,足径63厘米,大致在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之初,由中国西南古代濮族人民铸造并使用的。

图:翔鹭纹铜鼓鼓面饰纹
“鼓身似釜,而且大部分表面有烟痕”。烟痕?看来这铜鼓最初是用来做饭的炊器。这和中原人十分看重的鼎颇为相似。
在古代,鼎除了是立国的重器、权力的象征,还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两者异曲同工。关于铜鼓最开始是炊具的说法,在一些文献里也能找到影。
在彝族的英雄史诗《铜鼓王》有几段关于铜鼓的歌词很有意思——
“用来煮饭吃, 米饭香喷喷, 烧火不费柴, 只用一小捆。铜锅煮饭吃, 是个大事情。历史添新章, 到处都传闻。”“铜鼓当铜锅, 传了几代人。煮饭很方便, 敲起又好听。”
“铜鼓处处响, 彝家多欢欣。个个唱颂歌, 歌颂铸锅人。”


图:翔鹭纹铜鼓鼓身饰纹
所唱“ 铸锅人” ,即彝族的铜鼓王波罗和他的妻子罗里芬;所铸的“ 铜锅”,即是早期的原始釜形铜鼓。
到了公元前7世纪左右,有些铜釜专门作为乐器使用,并经过不断改进才成了铜鼓。几个世纪以后,铜鼓由发祥地洱海地区逐渐东移到滇池地区。
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战国末期及汉代,滇人将其发展为形制稳定、图饰丰富的铜鼓。然后传到百越族中骆越人生活的红河三角洲地区,又东传百越族后裔生活的两广南部地区,再传到黔、湘西,向北传到川南。
做为原始炊具的鼓,怎么成了乐器?里面有不少传说,其中最有意思的大概是与一个酒鬼有关了。
传说壮族中有个叫勤王酒鬼的人身材魁梧,天生神力,胆大心细。他精通天文地理,知晓凡间百态。喜欢喝酒,不管什么样的天气,他都要带着满葫芦的酒和劳动工具上山或下地劳作。

图:翔鹭纹铜鼓如今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镇宝之宝
有一年正月十五,勤王酒鬼上山干活,干到太阳偏西时,勤王酒鬼坐下来休息,用左手拿起葫芦喝酒解渴。突然,有一群猛兽恶魔从草丛中窜出,向他扑了过来。勤王酒鬼反应神速,他伸出右手抓起柴刀立即与猛兽恶魔厮杀搏斗。
一会儿功夫,柴刀断了,仅剩下左手的装酒葫芦了。勤王酒鬼只好赤手空拳,抓起身边的石块、木棍等杂物作为武器,由于寡不敌众,身上被咬伤了。
没办法,一边抵抗一边朝村寨的方向奔跑,同时大声呼喊救命。途中,还击的东西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左手的葫芦了。正当勤王酒鬼准备抓起葫芦与猛兽恶魔作最后一搏时,一个恶魔一口把葫芦咬碎了半节,葫芦里的酒倒了出来。

图:铜鼓图腾墙
倒出的酒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吓得恶魔纷纷退缩。勤王酒鬼乘机拼尽全力,右手用力拍打葫芦屁股,发出“嘭嘭嘭”的响声。恶魔野兽不知是计,吓得四散开去。勤王酒鬼得以死里逃生。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 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联系作者!作者微号:jsnjnfl
醉酒男子回家发现古墓 居然来自北宋年间(北宋古墓)
男子醉酒后意外发现的古墓来自于北宋时期。男人在路上边喝酒边大摇大摆的走路,眼看就要到家时,脚下突然踩空,哐当一声掉进了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而原本就喝的醉醺醺的男人这一摔更让他晕头转向。借着洞口微弱的光线,他感觉旁边好像站着一个人,于是他转过身点燃打火机,试图跟对方打个招呼,却发现眼前站着的竟是一个面容狰狞的厉鬼,吓得他屁滚尿流的爬出山洞。决定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52:450000甲骨文发现几种“葬”字,透露出早期处理人类遗体的方式
中国葬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墓葬之“葬”,到底是什么意思?“葬”,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了此字,而且写法不止一种。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上录入了三种写法,分别是——从甲骨文的写法来看,这是一个会意字。“葬”字的古老写法不同,但透露的原始处理人类遗体的方式是一样的:人死后将遗体放入坑中,覆土埋掉,连后世必用的棺椁一类葬具也没有,甚至连坟头不留,地面上长了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3:300004中国印刷术被西方掌握与两个人有关,一是意大利人,另一人竟是他
印刷术西传真相本文作者倪方六印刷术则是与造纸术一样,是常被相提并论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纸张的发明和使用,为印刷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人们所说的“中国印刷术”,是指雕版印刷技术。这一技术的起源和诞生时间众说纷云,学术界有“东汉说”、“晋代说”、“六朝说”、“隋代说”、“唐朝说”、“五代说”等。(现代尚存的雕版印刷术)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110000新书推荐丨《寻找失落的文明:良渚古城考古记》
作者:刘斌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7月ISBN:9787554023037定价:68元作者简介刘斌,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古城发现者。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42:360000讲座:郑嘉励: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以南宋墓葬为例
本文为“北大文研讲座”第259期讲座纪要,主题为“在田野中发现历史:以南宋墓葬为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主讲,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杜正贞主持,文研院工作委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刘未评议。对于晚段墓葬考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14: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