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是怎么“斗诗”的?有一种流行玩法在央视诗词大会上出现
古代的“诗词大会”怎么开?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想必大家过年时,都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很有趣,选手一个个轮番上场,肚里有多少货,很快就见高低。选手在台上比着,我与家人在台下比,有时间我们反应比选手快多了,也许场上选手紧张吧。

有一场用“飞花令”让选手舌战,我印象深刻,这篇文章就来聊聊“飞花令”。
大家都知道,到了唐朝,诗歌创作与消费均极盛繁荣,诗人辈出,诗作充栋,可谓“诗的唐朝”,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唐诗”这一概念。诗歌为什么会在唐朝繁荣起来?原因当然是多元的。
明显的是,与以前诗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从春秋时期开始,诗歌开始发展,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五言诗先后登场,出现了一批文化名人和诗赋大家,如建安文学中的“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两晋文学有左思、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随后,南朝齐梁时期出现的“永明体”声律诗(新体诗)意义更重大,影响深远,为唐诗的兴起作了前期铺陈。代表诗人是沈约,其《临高台》:“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唐朝诗人崔颢对沈约评价甚高,其《题沈隐侯八咏楼》一诗中称:“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而诗能在唐朝兴起,根本上与唐朝整个社会对诗歌这一文学品种的重视和推广有直接关系,不论是上层,还是基层,人们都喜欢诗歌,就如现在人人玩微信、微博,搞自媒体一样。
在唐朝,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离不了诗,以文人酒局来说,每一场都是“斗诗会”。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便在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文士,欢宴畅饮,行令吟诗,扶琴弄墨……阎立本绘《十八学士图》反映的就是这内容。

(十八学士图,局部)
唐朝人特别喜欢行令饮酒,全民参与,此即白居易所谓,“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生前曾组织过两次由多位年过七旬老人参加的“尚齿会”。这是以作诗吟诗为主题的酒会,也可以说是诗词大会。
其中一次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三月廿一日搞的,当时白居易宴请胡杲、吉玫、郑据、刘贞、卢贞、张浑六位老友聚会自己家中,并赋《七老会诗》一首,序称:“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偶于敝舍合成尚齿之会,七老相顾,既醉且欢。”
诗称——
七人五百七十岁,施紫纡朱垂白须。
手里无金莫嗟叹,樽中有酒且欢娱。
诗吟两句神还王,酒饮三杯气尚粗。
巍峨狂歌教禅拍,婆娑醉舞遣孙扶。
天年高过二疏傅,人数多于《四皓图》。
除却三山五天竺,人间此会更应无。

(九老图,局部)
当年夏天,白居易又在龙门香山寺,与八位老人举行了一次“尚齿会”。此次聚会又增加了李元爽、禅僧如满两位老人。会后白居写了《九老图诗》,序称:“其年夏,又有二老,年貌绝伦,同归故乡,亦来斯会。续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仍以一绝赠之。”
酒会上,白居易要求每位老人都要赋诗纪胜,然后安排画工,给每位老人画像,画上还题上他们所赋诗文。有老齿学者称为,这是唐朝的老人关爱活动。
央视“中国诗哥词大会”上供选手使用的“飞花令”,就是唐朝诗人在酒会上最喜欢玩的酒令之一。
“飞花令”,又叫“春城无处不飞花令”,因盛唐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得名。飞花令是“飞觞令”中的一种,约定所答诗中出现某字,就是某令,故又叫“拈字流觞”,如出现“花”字,就叫“花字流觞令”,如出现“月”字,就叫“月字流觞令”。在央视诗词大会上,让选手念出令“月”的诗词,这就是“月字流觞令”。

“飞觞”有多种玩法,如合席约定每人吟一句古诗、古词(也可是俗语、成语等),其中要有带“花”字,比较难是“花”字得固定出现在第几个字的位置上,如第一个人说“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诗《春晓》),那接下来的人说的诗句中“花”就得在第二字位:“五花马,千金裘”(李白词《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感时花溅泪”(杜甫诗《春望》)就错了,要罚的。再接者的“花”就得在第三字位:“月照花林皆似霰”(唐张若虚诗《春江花月夜》),如果说“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不对,也要罚酒。玩法类推,循环反复。

(古人行令赋诗饮酒)
也有不讲字序的,接者吟出古诗中的“花”字排在哪一位,哪一位饮酒,接着继续行令“飞花”。一般情况下,所有参与者都飞到“花”时才令毕,酒席才可结束,人人都少不了被罚酒和敬酒,确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飞花令”虽然是以酒令形式出现的,当只允许吟诵出诗词时,那就是名副其实的“诗词大赛”规则了。当然,这样的规则还有很多,如“云淡风清令”、“五色诗令”、“乐器诗令”,等等。
中国考古学会历届常务、名誉理事(1979~2019)
第一届理事会(1979年4月6~12日选举产生)常务理事:王振铎、安志敏、陈乔、陈滋德、张政烺、贾兰坡、顾铁符、宿白理事长:夏鼐副理事长:裴文中、尹达、苏秉琦秘书长:王仲舒名誉理事:王冶秋、容庚、于省吾、徐中舒、商承祚、陈邦怀第二届理事会(1983年5月15日选举产生)常务理事:尹达、王仲殊、王振铎、安志敏、张政烺、苏秉琦、夏鼐、贾兰坡、顾铁符、宿白、谢辰生0000男子查古籍找到古墓群 居然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偷盗文物)
盗墓贼在古墓上种庄家掩盖罪行。在2009年,我国湖北的一个警方就在当地抓获了一个古墓盗窃的盗墓贼,除此之外还抓获了其余的几个同伙,在他们的根据地一共找到了160多件还没有被出手的文物,之所以会被抓,是因为他们根据一个考古队留下来的线索,从而锁定了一个古墓的位置。锁定古墓位置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28:170003殉葬嫔妃葬地被考古发现,朱棣秘迁朱元璋真身于北京“国运山”?
原题“十三城门抬棺材”另解,——抬出的可能是殉葬嫔妃棺材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文章《朱元璋仅当31年皇帝,何来“洪武三十五年”?》一文中,谈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孝陵的反盗墓和秘葬的传说。几百年来,在南京及周边安徽民间,有关这方面的传还有不少,比如,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后来被篡夺皇位的明成祖朱棣迁葬到北京了。图:北京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北侧,明清皇家园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04:440000曾收集的摄影好作品好素材(5)
【壁纸】祈福作者不详【壁纸】埃菲尔微距作者ArnarBi△作者AerialPhotographyhey有人在家么?作者AndyRousemulwala湖作者HansKawitzki爱丽娜作者YamanIbrahim冰岛雷克雅未克的冬天作者K.Soebeck采蜜中作者JudylynnMalloch0002夏代已有文字,但比甲骨文落后?考古发现重要证据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据史书记载,夏代已经有了文字,但是这些文字的形式和内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团。最近,一项考古发现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夏代文字的一些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9:52: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