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数字中,哪个数字在中国古人眼里最神奇?首先排除是8
中国人的“一”情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1是相当神奇的一个数字,古人特别喜欢和迷信。古人对数字“一”的特别喜好,集中反映在一些重要日子安排。一年的第一个月和每月的第一天,都是古人很重视和常选用的。如新王朝的建国日、帝王的登陆,除了特别原因外,一般多选在“一月”或“一日”。

为什么古人喜欢“一”,对岁首月首这么青睐?这里面有一种数字情绪,与传统的数字崇拜风俗有关。在中国古人眼里,“一”是最神奇的数字:“一”即始,春节放在一月一日,代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即全,“合二为一”、“九九归一”;“一”即大,“一鸣惊人”、“一统江山”……
中国人对数字“一”这种崇拜,首先是受到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思想的影响。
道教鼻祖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中有这么一种说法:“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大概意思是,沾上“一”就有好事:天得到“一”,因而清明;地得到“一”,因而稳定;神得到的“一”,因而灵验;溪得到“一”,因而充盈;万物得到“一”,因而滋长;侯王得到“一”,可以做天下首领。

老子把“一”看成世界全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一句话,是老子对“一”的核心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道”,就是宇宙生成法则,老子这种“一”思想,实是“一元论”观点,与西方“二元论”完全不同。
而在古代帝王看来,数字“一”的外延比内涵更重要:“一”代表老大,“老子天下第一”;“一”是所有,即“大一统”。这层意思《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说得最清楚,该书第一章第一段就谈“正月”和“大一统”: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用白话来说就是,鲁隐公元年春天,是周历正月。
“元年”是什么意思?是鲁隐公摄政的第一年;“春”是什么意思?是一年中第一个季节;“王”指的是谁?是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而后说“正月”呢?因为是周文王制定的正月。为什么要特别说“王正月”呢?这是表示重视周王朝的统一大业。

中国人分久必合的“大一统”思想,即源于此说。既然数字“一”这么有内涵,有深度,古人自然认为岁首月初是吉祥好日子,将建国日这类重要活动定在“一月”、“一日”,则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侯得一以为天下正”,谁不喜欢,谁不希望!
王亚蓉:战国服饰的复原研究
20世纪60年代我有机会在中央工艺美院学习,最后却走上了服饰文化考古第一线,面对着异味重且腐败的着衣尸骨。这样的转变,或许在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时间久了,在这众多“不美”中的我,终于悟出了:我的执着和纺织文化研究给我的次次震撼已让我离不开这些,我固执的走上了服饰文化研究的路,一条沈从文先生﹑王㐨先生都支持鼓励的道路——古代服饰的复原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41:2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罗布泊魏晋遗迹与文书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32:190000皇帝陵墓中有一最神秘的地方,不能见光,非常隐秘,一般动不得
神秘的金井本文作者倪方六光绪皇帝陵墓被盗一事,发生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虽然是一伙不明身份的人,但从盗掘手段上分析,他们并非生手,盗墓经验丰富。但蹊跷的是,盗墓者将光绪皇帝与隆裕皇后的棺椁翻了个遍,甚至将光绪皇帝的棺材头凿了一个大洞,连尸体都拖了出来,但棺材下面的金井却没有动,这对经验丰富的盗墓者来说,太低级了!为什么,因为帝王陵金井内必有镇穴之宝!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26:130000马王堆辛追夫人尸体不腐 蕴含了什么秘密(不腐尸体)
辛追夫人尸体不腐可能和大量的水银有关。1971年,长沙马王堆地下16米深的地方出土了新堆夫人的棺,棺盖打开,发现他的身体包裹着22层纱布,浸泡在装满整个棺材的红色棺液中。为了解开尸体2000多年不腐的谜团,专家提取了棺液进行化验研究。经过化验得知,红色棺液成分复杂,里面含有水银,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朱砂水银我要新鲜事2023-12-04 20:27:030000【考古词条】 新石器时代 ·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遗址▲磁山文化遗址位置图1973年首次发现于河北武安县磁山,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等地,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5100年(最新鉴定为距今约10300-8700年)。▲磁山文化遗址出土器物居民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粟。以石镰、石铲、石刀、石斧与柳叶形石磨盘为生产工具,石磨盘附有三足或四足,造型独特。饲养狗、猪等家畜,兼事渔猎。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8:24: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