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由问题始,“学科”不过是方法
2016-02-23 郭静云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核心提示】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原因和背后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学界经常讨论的“考古与历史如何相配”问题,实际含义应该是在人类历史整体性研究框架中,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相配。在此命题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罢了,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
一切学术研究,皆由设置问题开始。但是,由于现今过度区分专业和学科细分,使得每一门独立的学科,都只能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对所研究问题加以描述。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原因和背后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学界经常讨论的“考古与历史如何相配”问题,实际含义应该是在人类历史整体性研究框架中,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相配。在此命题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罢了,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
文献学的方法,首先要确定的是研究者阅读文献时所采取的角度,比如一切先秦叙述历史的文献,应该归类于“神话”。如此定位,并非质疑其不可靠,或是暗指其仅为先人的想象。历史神话只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在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口耳传承后才被记录下来的古史,早已变成“神话化的历史”,且在经由漫长时间的演变后,最后又成为“历史化的神话”。这代表了文化中对古史神秘化、神圣化的理解,即一种超越性的“神史”理想。倘若完全没有文献之外的资料,研究者便只能经过文献之间的对照,来发现隐藏在其间的某些问题,并尝试解读这些密码。但是,近百年来考古学的发展,开始为研究者提供另一把钥匙,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早期历史的原貌。
从史学角度来说,考古出土残片也比后人编载出的完整故事价值高,因为这是真正第一手的古代人类社会存在之依据,但是我们该如何从零散及腐烂的残片复原昔日古代社会生活、古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阶层结构和社会活动、经济与权力的发展核心、精神文化及古人的欲望、信仰和礼仪、社会理想和价值观等问题呢?首先,必须厘清几个概念: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的目标与考古所能提供的资料作对照,从而厘清其间的异同;经过对考古遗物的各种分析,可以探索出古代的生产技术;经过对各地遗址进行长期发掘、研究,可以推论该技术的来源及被采用的范围。例如,新石器晚期以来,在面积很大的范围里,有些经常被使用的工具(如石斧、石锛等)和陶器(如鼎、豆等)是随处可见的,其统一化程度相当高。由此,我们是否可推测采用这些技术的地区,都属于拥有同一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采用某技术的范围,显然可以比文化的范围要广。
让我们进一步来看,距今6000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着大溪—屈家岭文化、马家浜—崧泽文化和薛家岗文化三大体系。依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当时的长江流域,就仅仅只是三个大族群的生活范围?或更甚者,将之推论为三个大国存在的证明?显然并非如此,因为生产技术、考古文化和族群、语言、政权,乃是不同层面的现象,因此,我们若仅从考古文化和遗物来加以思考,则难以直接连接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复原,必须采用更细致的研究方法,将考古和不同史料两相对照,方能得出更加精确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献及考古两套“工具”之外,研究者还需要更加了解地域环境所产生的生活方式、地区之间的关系等。因为文化、国家的肇始,就是在这些“关联”中产生的:人与大自然的关联、人与人的关联、族群关联、地区与空间的关联、生活方式的关联、时代的关联,等等。这些关联即是人类历史的脉络。
我们还应该认清,无论多大范围的研究,皆奠基于对许多细节的认识,且离不开个别小地区对象的实据来佐证,这不是那种看似宏观实际上却远离现实状况的空泛理论,而是实际聚焦于生活、人群、社会之间的互动;同时,无论多么小范围的研究,亦皆离不开大脉络的背景、人生、人类、社会生存的一些核心规律。用显微镜观察每一细胞,用望远镜观察星系的关系,就这样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我们方才能够近于了解人、社会、地区、时代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观察历史演化中的社会与人生。
(作者系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广州中山大学珠江讲座教授)
浙江一小区挖出上万枚古钱币用不用上交?(挖掘古钱币)
浙江一小区挖出上万枚古钱币,百姓捡到古董应该主动上交。在前些年的时候,浙江金华的一个小区在进行改造的时候,突然发现挖掘出来了不少的地下古钱币,当时人们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值不值钱,但是感觉这肯定是古董,就算不值钱,放在家里看着玩也好,所以有着不少的居民就来到这里开始捡钱。最后发现这些钱币都是来自于宋代,估计有这3万多枚,很多居民都拿到了不少。古代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28:430000似鸟龙:形似鸵鸟的恐龙(长1.5米/出土于北美洲加拿大)
在目前已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有很多恐龙的长相与现代动物相似,比如前面介绍的似鳄龙、似鸵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似鸟龙,它长的跟现代的鸵鸟、鹈鹕等相似,保留着长长的尾巴,体长可达1.5米,是种小型杂食性恐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似鸟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24:330003宁夏找到的一座古墓 主人是北周皇帝之父(北周古墓)
在这座北周古墓中找到多个西方文物。1983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市深沟村,一畅雨意外冲出来一座农田中的古墓,随即考古专家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墓中出土的墓志可以得知,墓主人是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夫妇。虽然李贤墓已经被盗墓贼光顾,但考古队仍然从他的墓中发掘出来三件奇特的文物。鎏金银壶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23:300005新发现 | 白帝城白帝村遗址发现明代瞿塘卫右千户所大型建筑基址
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紫阳村、夔门街道办事处瞿塘峡社区,西距奉节新县城18公里,南临长江,东隔草堂河与瞿塘峡西口相望。为配合三峡后续大遗址保护、推进白帝城遗址公园建设,进一步了解白帝城遗址的布局和沿革,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4月至10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奉节县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联合对白帝城白帝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58:420003统万城国家遗址公园 让千年遗址焕发新生(遗址公园)
统万城国家遗址代表着是夏朝文化的城市建设。在今年的六月份,陕西榆林市某县城的统万城国家遗址考古公园已经正式的向全体人民开源了这个所谓的考古公园其实在1600多年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大夏国的国都,统万城遗址在东晋时期。是匈奴的后裔赫连勃勃所建立起来的,在当时也是有着比较大的地盘,并且在其中也有着很丰富的考古价值。这一次的考古是有着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西城以及外郭城。遗址公园建造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56:0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