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美女喜欢的一种发式,在上古时就流行了,传与一个丑女有关,原本用来掩饰缺陷的
女人披发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前面的文章中,说过古代女人发型的事情,未说全。这篇文章具体来谈女性日常最常见的“披发”。

(青海柳湾出土彩绘人像陶壶上的“披发覆面”女性形象)
俗话说“女人头发长见识”,显然这是一种偏见,但说女人头发长是事实。那么,为什么女性都会留长发?
一谈起发式,不少人可能就会联想到女性发式。从史料及现代考古出土物来看,发式的流行与女性的关系确实十分密切,如最为原始的时尚、流行发式之一 ——披发,首先就是在女性中间先流行起来的,到南北朝时有的地方都很流行。
披发就是长发,又叫“散发”、“被发”,是一种将头发从面部垂下,盖住脸面的发式,就是俗话说的“披发覆面”。《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中记载的莋都夷人,“皆披发,左衽”,即披着头发,穿的衣襟向左开。

(青海乐都出土彩绘陶投罐上的披发样式)
莋都夷人生活在今四川西部的汉源一带,但这种发式并非南方夷人独有,在北方的突厥人中间也流行,《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人“披发左衽,犹古之匈奴”。这记载也说明,早期的匈奴人也流行“披发”。生活在今江浙一带的越人,也喜欢披发,《韩非子·说林上》中,便有“越人被发”一说。
披发是如何成为流行发式的?从《后汉书·西羌传》的一则记载中,或许能找到民俗学上的解释。当时,生活在春秋末期的西羌首领无弋爰劒,被秦厉公捉到,沦为秦国的奴隶。无弋爰劒不甘心,成功逃走,在野外,他遇到了一个被割掉鼻子的奇女子,即所谓“劓女”,两人遂结为夫妇。

(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彩陶瓶上的披发样式)
羌人流行披发,即与劓女有关,因为鼻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
《后汉书》所记只是一个传说,其实披发在上古时期便流行了。《山海经·海外西经》便记载了上古时的披发风俗:位于龙鱼北面的“白民国”人,皮肤白皙,披头散发,即所谓“白身,被发”;在同书的“长股之国”,人们也流行“披发”。
现代考古早已发现了披发的存在,作为中国最原始的时尚、流行发式之一,确曾在中国许多地方流行,如在羌人当年生活过的青海、甘肃一带出土的人面彩陶器物上都看到了“披发”发式。

(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汉代青铜杖饰上披发女性,后看)
在青海乐都、甘肃永昌等地,也出土了马家窖文化马厂时期的饰有人头形象的彩色陶器,全都是披发。
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汉代青铜杖饰上,同样发现了披发人形象(见上图)。这些考古发现,以实物证实了披发在早期的流行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早期,如此披发是不被中原文明人好看的,甚至鄙视之。如在孔子的眼里,这种发式就是很粗野、低俗的。

(古代披发女子,林心如扮演)
据《论语·宪问》,孔子曾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大概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这是孔子肯定管仲在齐相位置所作贡献时,如此表述自己观点的,间接透露出了当时边远地区民间存在“被发左衽”的现象。
到现代,披发已无孔子眼里的等级之分,发式也十分丰富。现代不少美女特别喜欢披发这种发式——长发拂面,不加任何饰物,就能产生一种朦胧感和自然美。
不少女明星就是这样的打扮,如汤唯流传很广的一张照片(见下图)是她刚出道时拍的,就是一头披发,既美丽又有味道,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原始披发的效果。

(披发汤唯)
刘禅降魏时带着一口棺材,魏将邓艾见此情况,当场做出一意外举动
刘禅墓:阿斗坟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往往不好,其墓更是难找。魏蜀吴三国中,蜀国的享国时间最短,仅历两帝,即蜀主刘备和后主刘禅。刘备的墓现在大家都知道,在成都,那刘禅的墓在哪?我在《三国大墓》一书中曾作介绍。(成都刘备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2:410002青铜器出现在什么朝代 青铜器的种类(新石器时代晚期)
青铜器最早出现的时候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我国的夏朝时期,青铜器的主类越来越多。我国的青铜器文化到商朝时,进入了灿烂的时期,种类非常丰富,工艺也特别精美。青铜器的制造和青铜器冶炼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青铜器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10大类别,分别是:货币、酒器、食器、水器、工具、量器、兵器、车马器、乐器、日用器。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2:08:260002农民工进洞抓狐狸 无意中发现国宝文物(麒麟尊)
麒麟尊是农民在抓狐狸的时候无意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麒麟尊是1991年专家用荣誉证书从广西省一位农民手中收上来的国家一级甲等文物。它高53.7厘米,重50多斤,造型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麒麟,是古代贵族用来装酒的器物,由广西贺州沙田镇龙中村的村民陈海贵在抓狐狸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狐狸闹事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14:510009考古学上看前殷墟时代没有马,黄帝时代的马很可能是历史层累结果
许宏说从考古证据看,前殷墟时代,没有驯化家马的迹象,所以史书上的前殷墟时代车马喧闹,很大概率是层累造成的;网友说似乎现在的考古,在前殷墟时代也找不出系统文字。所以甲骨文是天上掉下来的?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22:530000大贪官和珅的笔迹 足以碾压许多人(和珅亲笔)
和珅的字和学问足以让他碾压很多的文人成为当朝大官。和珅是我国很多人都知道的大贪官,巅峰时期的和声可以说是富可敌国,和珅不光是一个贪官和奸臣,同时也是一个大学士,不然也不可能坐稳位置,历史上大贪官和申的真实笔迹,楷书行云流水,笔画圆润,字正腔圆,这样的书法在清朝虽不算一流水平,却也不在一些书法家之下。字如其人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48:5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