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冰激凌是意大利人发明的,日本人说了实话,证实元朝时意大利人获得了中国人制作冰激凌方法
冰酪,中国人的冰激凌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眼下,正处盛夏,天天“高烤”。在如此时节,冷饮无疑问是最受欢迎的解渴饮品。在所有冷饮中,酸梅汤是最受欢迎的一种,既便宜,避暑功效又明显,不只在今天,在古代也大受欢迎。

这篇“头条号”,就来聊聊中国人吃冷饮的历史,这方面的文章我以前写过。
“冷饮”是现代流行的说法,古人多称为“凉饮”。到明清时,冷饮早已由隋唐以前的“白领饮品”,变成了民间老百姓的“街饮”。
在古代冷饮中,最为经典的当是如今人们仍爱饮用的“乌梅汤”,乌梅汤,又现代多称“酸梅汤”,明清时曾风靡城乡,贫富皆饮。据清末民初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所记,“酸梅汤”是京城市民最欢迎的冷饮:“北京夏季凉饮,以酸梅汤为佳品。系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围之,久而自凉,不伤人,且祛暑也。”

因为酸梅汤受欢迎,制作酸梅汤也成了一个行业。据刘佳崇璋《北京各行祖师调查记略》所记,当时卖酸梅汤的小贩供奉的“祖师爷”是朱元璋。朱元璋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为什么要供奉朱元璋,民间传“酸梅汤”是他发明的。
但是,古代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冷发明”中,最受现代人欢迎的应该一“冰酪”。所谓冰酪,即现代品种十分丰富的“冰激凌”的前身。
作为古代一种高种的冷食,冰酪也曾是贵族食品,元初,冰酪已是宫廷夏日心备之物,有御赐冰酪的风俗。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大都时,便曾吃过冰酪。

有一种说法是,“冰激凌”是意大利人邦塔伦蒂在14世纪初发明的,也有观点称是古罗马奴隶的发明,奴隶在从阿尔卑斯山向都城运冰的过程中,将果酱加到冰中,创造了“冰激凌”。
实际上,到晚在13世纪时,中国人已开始食用冰激凌,即冰酪了,意大利人的发明是“偷师”中国。
日本人这回说了实话,证实元朝时意大利人获得了中国人制作冰激凌方法。《中国制冷史》引用日本医学杂志《日新治疗》上的文章称,“冰激凌原是元朝的宫廷冷饮,他人不得制作。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元世祖忽必烈把它的制法透露给了他。马可波罗回到家乡,又把它献给了意大利王室,从而传入了欧洲。”

《马可波罗游记》亦记载:“鞑靼人又将乳品弄干,制成糊状,作为食物。”这种糊状乳品如果再加了冰,便成了“冰激凌”了,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冰酪”。
冰酪是元朝宫廷美食应该是不争的事情。元末人陈基曾在大都(今北京)供,他的《寄葛子熙杨季民》诗中有这么两句:“去年京国樱桃熟,公子亲沾荐庙余。色映金盘分处近,恩兼冰酪赐来初。”诗中便的到宫廷赏赐冰酪的事情。
元朝贵族在夏天也喜食冰酪。时医家王好古的《阴证略例》中,便提到有一公子因为“饮冰酪水一大碗”的引发伤寒的病例。
如此说来,冰酪应该是元朝宫廷厨房的发明,但事情上绝不这么简单,早在宋朝,中国人已食用冰酪了。

中国人早在已有利用动物乳汁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医书《十问》中,便有“饮走兽泉英,可以却老复壮”一说。其中的“走兽”即指牛、头一类牲畜,“泉英”即乳汁。
但把奶品做成冰酪北宋出现,北宋宫廷已开始食用这种冷食。生于11世纪初、宋仁宗皇祐三年赐同进士出身的诗人梅尧臣,在《送刁景纯学士使北》一诗中,有“朝供酪粥冰生碗,夜卧氊庐月照沙”一句,其中的“酪粥冰生碗”,所描写的就是“冰酪”。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提到了“冰酪”,只是没有直呼其名,而是《咏酥》为诗名,描写信用冰酪的感觉:“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
所以分析起来,冰酷应该是饮食风气大盛的宋朝人的发明。

马王堆挖出失传古籍 记载的“天文现象” 西方学者:绝不可能
考古工作时常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发现,其中马王堆汉墓成为最令人惊叹的遗址。除了出土两千多年的不朽湿尸和保留形态的莲藕汤,还有28本失传的古籍。这些古籍中记载着丰富的内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天文学的文字,尤其是西汉初期的天文学成就。1、马王堆挖出失传古籍,其中包含大量帛书竹简我要新鲜事2023-07-31 20:03:390001西汉丞相陈平娶守寡五次的女人做老婆,刘邦当皇帝后出了一个禁令
汉代的婚礼规定本文作者倪方六春秋天是传统的结婚高峰期。五一又要了,又是小长假,选择在此时结婚的人估计不会少。结婚本来是人生一件大事,是十分开心的事情,但当事往往觉得“十分累人”。同样的,喝喜酒的人也会有这种体验,婚礼的排场越来越讲究,互相攀比,以致于让不少男女“恐婚”。那么,婚礼大操大办是从什么开始开始的?由来已久。(现代古式婚礼)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5:270000青铜器上现中国最早的“龙”字,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子龙”鼎身世之谜和真伪之争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说了“中华第一龙鼎”子龙鼎被发现的故事,未说完,这篇文章继续说。图:国博镇馆之宝“子龙鼎”这只子龙鼎仅从外观看就了不起:造型雄伟,体积庞大,再加器厚立耳,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2:230000北大考古前三届毕业的老先生们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是我国最早的考古教学和研究机构,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培养的学生和一起参加北大、国家局和中科院考古所合办的培训班所培训的学员基本构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最主要的生力军。所以可以这样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考古出北大,连我这种边缘人上追三代到师爷辈都能和北大联系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2:380000启功先生二三事(四)
不管是谁所拟,只要成为“一校之训”,它就成为一校之品牌和标志。自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成为北师大校训之后,它就成为北师大的学校行为和办学特色。但不可否认的是,校训经谁所拟,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校训水平的高低和警策的水准。北师大的校训之所以能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教育界的普遍好评,启功先生所拟之功不可没焉。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