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就是大暑节气,古人在这天会喝羊肉汤,男人特好这一口,知道原因后估计你也会喝
大暑节气吃羊肉汤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周六(2017年7月22日)将迎来本年度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大暑是24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自春分日起,太阳已运行至黄经120度,北斗星尾柄处于“未”的位置,此即《通纬·孝经援神契》所谓“斗指未,为大暑”一说。大暑节气到来,一年中最为炎热的“中伏天”也随之而至。
那么,《通纬·孝经援神契》中所谓“斗指未,为大暑”中的“未”是什么意思?“未”是12地支中的第八位,位处阴历六月,故阴历六月老话又称“未月”,也映像大暑的“万物茂育”。

(未羊剪纸)
明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天干地支》“未”条:“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未,味也,六月之辰也,故曰昧薆于未。”可见,“未”通“味”,果实、谷物好不好吃,全靠大暑天。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而人们为什么在大暑节气到来时吃羊肉,也因为这个“未”字。在十二生肖组合中,“未”与“羊”配对为“未羊”——吃羊也是顺时的需要。

(古人喂羊)
民间认为,入伏以后食用羊肉可以“补气”、“祛湿”,称之为“伏羊”,所谓“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夏天喝羊汤,健康又壮阳”,就是这个意思,原来男人更好这一口!
大暑特色饮食不少,如吃荔枝、吃仙草,吃半年团。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民间称“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第”。
但大暑时以吃伏羊最有代表性,有的地区还有“伏羊节”。

(羊肉汤)
羊肉在人们食用的兽类肉品中是最为鲜美的,吃伏羊真是“六月滋味也”。在过去从南方的福建到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都有吃伏羊的风俗,特别是到了大暑节气一定要“喝暑羊”——就是过羊肉汤过大暑节气。
吃伏羊的风俗早在西汉时已存在。《汉书·杨恽传》上有这样的说法:“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当时农民已有暑天伏日和冬天腊日煮羊肉、烹羊羔的现象。

(古人剥羊图)
据《汉书·东方朔传》,西汉当朝廷还有“伏日,诏赐从官肉”的惯例,这里的“官肉”,应该指政府供应的福利性质牛羊肉。因为分割肉的人未到,等不用的东方朔干脆自己动手割肉回家,成了古人伏天吃肉趣谈。
实际上,暑天吃羊肉也是保健的需要。《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强调:“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羊肉汤可补“补元阳”,正合“养阳”的保健要求。
当然,更是保证炎热季节营养的需要,即所谓“斗酒自劳”。

(伏天街头喝羊肉汤)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19:380000农妇河边捡到“金乌龟” 放火烤后被要求上交 专家:掉价1000万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重庆观音桥的一位农妇刘某在家附近的河里寻找鱼虾时,意外地摸到了一块石头。与常见的圆形石头不同,这块石头却呈正方形。好奇心驱使下,刘某将这块石头拿了上来。她才发现这并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是一块黄金。它的下半部分是一块正方形的金子,上半部分则雕刻着一只黄金制成的乌龟。在阳光的照耀下,这块金子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刘某激动不已,立即带着这块黄金回到家中。我要新鲜事2023-07-10 12:33:200000从动物考古探究生肖 看看专家眼中的生肖(生肖考古)
生肖也是在我国考古研究中的重要一环。人类在考古遗址中发现了除神话中的龙之外的其他十一种十二生肖动物的相关骨骼。袁晶介绍,动物考古研究的过程大致可概括如下。首先,收集动物遗骸,对物种和部位进行识别、测量和定量计数。随后进行了碳14测年、古代DNA分析、碳和氮稳定同位素以及锶同位素。这些研究过程在《寻找古代的动物》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示。生肖牛探索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42:100001王明珂:青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25:10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库车龟兹遗迹
汉唐时期龟兹国的城址和寺院遗迹。库车大致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中部,地处丝路要冲,是龟兹国都和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在库车河与渭干河及其支流附近分布着诸如皮朗古城、明田阿达古城、大黑汰沁古城和雀梨大寺、阿奢理贰伽蓝等遗迹。这些遗迹不但具有鲜明的龟兹文化特点,而且可以见到内地甚至西方文化的一定影响,是研究新疆古代文化和东西文化交流的宝库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15:4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