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物中的“飞天梦”
近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飞船,从“嫦娥”“玉兔”到“天宫”“天问”“梦天”,我国航天科技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不断刷新纪录,体现着中华民族数千来飞天梦想终成现实。
这些航天器美丽而浪漫的名字,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丰富情感,更向世界展示和弘扬了内涵深厚的中华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从陕西文物中了解古人探索未知、孜孜以求的“飞天梦”。
陕西文物中的“飞天”
“飞天”一词,最早见于东魏成书的《洛阳伽蓝记》。书中记载:“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珍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景云钟,作为我国首批禁止出镜的珍贵文物,景云钟上就有飞天纹饰,飞天衣袖飘逸,身姿轻盈,整体呈现凌空舒展的姿势。景云钟铸造于唐景云二年(711年),为现存唯一由皇帝撰文书写铭文、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钟声清晰洪亮、音质优美,显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铸技术。


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雁塔圣教序碑”,在碑首下部刻饰佛、菩萨及天王像,碑底部饰飞天乐舞图案。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为玄奘新译佛经作《大唐三藏圣教序》,时为太子的高宗李治作《述三藏圣教序记》。高宗永徽四年,由褚遂良楷书,两篇文献各刻一碑,龛置于刚刚建好的慈恩寺塔门东西两侧,后人称“雁塔圣教序碑”。
在昭陵一座无名墓葬中,发现了绘有飞天的壁画。画中绘一对飞天,均梳双鬟髻,着窄袖衫、长裙,肩绕红色帔帛,身姿婀娜,面容秀丽。右侧飞天双手捧盘,盘中盛放5枚仙果;左侧飞天右手托盘,盘中盛放10枚红色或半红半白仙果,作供奉姿态。其帔帛、飘带均向斜上方飘起,下方散落绿叶红果,周围祥云缭绕。

考古发现最完整二十八星宿图
为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转,古人把广袤的星空划分为28个星区,即所谓的二十八星宿。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展出的靖边渠树壕汉代砖室墓顶部壁画上,绘制有气势磅礴的星象图,这是我国考古首次发现的具有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内容最完整的汉代二十八星宿图,可以看到有清晰的北斗七星、伏羲、女娲、牛郎织女等图案。

古人有着朴素的天文观,他们通过观察天象综合气候环境,总结出四季分隔、播种、收割的规律。游牧民族借助星空辨别夜色方向,祈祷水草丰美,赶着牛羊迁居转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曾在定边县郝滩乡的一处汉代墓葬中,也发现了绘制有星宿图的壁画。除了星宿图,还有墓主夫妇并坐图、庭院图、农作图、狩猎图、车马出行图、放牧图、墓主升仙图、西王母宴乐图等场面热烈宏大的壁画,绘画技法娴熟且保存完整,为我们展现了千年前陕北一带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

此外,在西安博物院保存的北周李诞墓石棺葬具上,有阴线刻出的星宿、太阳等为主题的纹饰。墓主李诞为婆罗门种人,他葬具上的装饰内容以中国道教的伏羲、女娲、四神为主,是丝绸之路上的又一重要考古发现,其石棺线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航天器命名的历史文化
北斗、玉兔、鸿雁、嫦娥......航天器的这些浪漫名字,体现了中国航天人既有星辰大海的理想,也承载了祖先诗和远方的意境,这些在陕西文物中也多有体现。
比如秦咸阳城的建造就利用了地理特点,以咸阳为中心,象征天界“紫微宫”,渭水便与天河呼应,体现“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天文思想。秦始皇陵的建造也体现了天文和地理的思想,在文献中有“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描述。

汉人崇尚按星象布局建筑,汉长安城的南墙、北墙分别象征天上南斗和北斗,所以汉长城也被称为“斗城”。汉长安城除东墙南北垂直以外,其余三面都有曲折,受原有建筑布局和渭水河道走向的影响,使它成为了不规则的形状。

鸿雁作为一种吉祥的象征,在古代非常受欢迎,它有鸿雁传书和追求理想的寓意。在秦始皇陵园七号陪葬坑出土的46件青铜水禽中,就有20件是青铜鸿雁。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唐贞顺皇后敬陵石椁线刻图中,也发现了潇洒灵动、刚劲有力的鸿雁身影。



嫦娥奔月、广寒宫、玉兔捣药等是我国古代有关月亮最唯美的神话故事。唐代的铜镜中,就有不少带有月宫的元素。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双鸾月宫纹菱花镜是一面出名的“月宫镜”,它是武则天到德宗时期的铜镜,铜镜中部是两只衔着绶带的鸾鸟展翅飞翔,下部是一条盘龙在祥云中腾云驾雾,上部则由枝繁叶茂的桂树、捣药的玉兔和跳跃的蟾蜍等图案构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西夏王陵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1:150000此中国食品在90年代曾风靡俄罗斯,能吃上一口是所有俄罗斯人愿望
在上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都处于一种生活物资极其匮乏的阶段,国内政府将大量财政支出,用于炼制军用武器来发展本国的军事化工业,却忽略了生活物资的生产,那段时间里面莫斯科街头的平民经常有吃不上饭的情况出现。直到九十年代初,苏联因故解体,俄罗斯继承了不少前苏联为数不少的武器,也"继承"了前苏联的贫困,俄罗斯百姓依旧过着导弹比香肠多的日子。0002巨型梁龙超科:伊斯的利亚龙 体长20米(堪比火车车厢长)
伊斯的利亚龙是一种蜥脚形亚目的梁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亿3千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属于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20米,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是在克罗地亚发现的,于1998年进行了命名和正式描述,和雷巴奇斯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伊斯的利亚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29:160000严文明: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0000新中国第一个发掘帝王陵并非北京明定陵,因盗墓贼先挖才考古
原题:南唐二陵被盗事件——新中国第一次发掘帝王陵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本身是一件坏事,但有时这件坏事能变成好事。著名古籍《汲冢书》就因西晋初年名叫不准的盗墓贼盗墓而意外发现。江南地区最大的帝王陵也是这样,因为盗墓而破解了南唐二陵的千年葬地之谜。南唐二陵是指,南唐始主李昪[biàn]的钦陵、中主李璟[jǐng]的顺陵,陵址在风水宝地——南京南效的祖堂山。图:钦陵图:顺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14:3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