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把第三个季节称为“秋”?看看甲骨文“秋”咋写的就明白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0:560阅
最早的“秋”字怎么写?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立秋风俗图)
今天是“立秋”节气。
老话说“立了秋,凉飕飕”,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即将离去。立秋为节气上的“四立”之一,秋季之始,在时序相当重要。那么,古人为什么把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称为“秋”?从古今“秋”字的变化和不同上,可以发现答案。

要谈“立秋”,首先得弄清“秋”这个字。“秋”与“春”一样,是古人最早定义出的季节,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了最早的“秋”字。


在释为“秋”字的前提之下,有学者就此引申,认为“秋”之所以念qiū音,可能就是从秋虫的“啾啾”声音转来的——这恐怕不少大学教授也弄不清吧!如果真属秋虫,释为“秋”自然有道理,再释为“夏”便不妥,反之亦然。但问题是,有的虫夏秋皆有,而且都有突出的表现。

如鸣蝉,夏至时已出现,“蝉始鸣”为夏至三候之一,而秋天也有鸣蝉,即所谓“寒蝉”,比夏天鸣得更有特点;同样的,蟋蟀为小暑三候之一“蟋蟀居宇”,但蟋蟀在整个秋天表现更活动,到阴历十月方“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之《七月》)。所以,释“秋”与释“夏”都有一定道理,夏秋难分。

(甲骨文不好打,文章以图片发上来)

(古“秋”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仙人洞遗址(河南鲁山)
近段时间,中国考古队又有了新的发现。除了之前小编给大家讲的中国发现混翅鲎化石,在河南平顶山鲁山仙人洞遗址发现了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那么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9月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工作会上通报了在河南平顶山鲁山仙人洞遗址的考古成果,在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3.2万年的现代人类头骨化石。仙人洞遗址的位置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56:350002成吉思汗下葬时路遇行人,行人必死,但其墓至今找不到另有隐情
中国两座最特殊的古代陵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有很多皇家陵墓,每座陵墓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比如,被民国军阀孙殿英盗掉的清定东陵。定东陵即晚清太后慈禧的陵墓,其实定东陵有两座,并排而立,除了慈禧的,还有慈安太后的,这两位太后都是咸丰皇帝的皇后,咸丰的陵号名“定陵”,皇后的陵墓位于定陵东侧,故谓“定东陵”。慈禧陵墓的传说很多。但最为诡异的故事是慈禧下葬后封闭墓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2:290001南水北调挖出7米长的“巨龙”,距今6000年,龙是真实存在的?
我要新鲜事2023-07-24 20:30:110000与众不同的川西盗墓:盗墓不用洛阳铲,也不挖盗洞,还不图随葬品
特殊的川西盗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盗墓也是这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少为人知的川西盗墓。“川西”,四川西部地区的简称,与国内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盗墓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盗墓者的动机。川西的荥经,曾发生几起盗墓事件,格外突出。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56:210000现在城里人上数三代都是农村人,那中国最早一批城里人是农民吗?
古代中国如何搞城镇化本文作者倪方六“城镇化”,近几年很热的一个词汇。众多的农村人在城镇化运动中,变身“城里人”。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的城镇化几千年来其实一直在进行中,只是没有今天这么发达。那么,古代中国如何搞城镇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31: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