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致中国独有的养蚕缫丝技术外泄,西域出土木版画描绘了经过
蚕种西传之谜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文章,是我《北京晚报》上“一带一路钩沉”独家专栏的见报稿内容,现在发到“头条号”上来,与网友们分享。
仍接着上面《中国史前一项发现让人类物质文明大飞跃》一文,来说说中国养蚕技术外出的事情。

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院藏“采桑猎钫”上采桑场景,一人站在一人肩上(摹绘)
中国民间一直传,养蚕缫丝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妃子嫘祖传授的,在今天看来,也许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那刀耕火种、枝叶遮体的原始社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和发明,地球东方的物质文明因此发生了大的飞跃,出现了华丽的丝绸。而到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的公元前四世纪,欧洲人还不知道丝绸为何物。
那么,欧洲人是如何获得养蚕缫丝技术的?这得先从此技术传入西域说起。
这里面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公主偷蚕种”的故事。

图:东国公主)
当年,西域有一个叫“瞿萨旦那”的国家,对“东国”的养蚕缫丝技术极其有兴趣,却一直得不到。瞿萨旦那国王想出一招,通过和亲,让嫁而来的东国公主带来了禁止外传的蚕种。为了逃避关卡,公主将蚕种秘藏于帽里,就这样瞿萨旦那有了蚕种,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从此,西域开始生产丝绸了。
西域即今新疆境内,瞿萨旦那国即古丝绸之路上的于阗国,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今和田地区均为该国所辖。“公主偷蚕种”的传说,实源于赴印度求法唐僧玄奘的口述,《大唐西域记》有原文——

图:养蚕雕塑
“瞿萨旦那王乃卑辞下礼求婚东国,国君有怀远之志,遂允其请。瞿萨旦那王命使迎妇而诫曰:‘尔致辞东国君女,我国素无丝绵桑蚕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女闻其言,密求其种,以桑蚕之子置帽絮中。既至关防,主者遍索,唯王女帽不敢以验,遂入瞿萨旦那国……”
那么,“公主偷蚕种”发生在何时,“东国”又是指哪个国家,《大唐西域记》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法。现在有学者认为,这里的东国,其实就是中国,对于西域国家而言,位于他们东方的中国,自然就是“东国”。
希腊史学家还给出一个具体时间——公元419年,东国公主将带蚕种到于阗。

图:公主偷蚕种木版彩画)
有意思的是,“公主偷蚕种”的故事还被西域人绘成了画。二十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曾在于阗国故城附近的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一块描绘这个故事的木版彩画(见上图):画版中央绘一头戴高冕正坐的盛装贵妇,侍女二人跪于两旁,左边侍女以右手指贵妇之冕,意思是蚕种藏在帽内带来的。
但是,这一传说遭到了现代考古发现的挑战,西域掌握养蚕缫丝技术应早于传说。1980年,在新疆境内汉代尼雅遗址上,发现了一只蚕茧和大量枯桑。

图:丹丹乌里克斯坦因编号为DVI的佛寺遗址
尼雅遗址是丝绸之路上古国之一、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就是从此遗址上出土的,尼雅蚕茧的发现无疑将新疆(西域)养蚕史提前了。
这里,顺便来说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发现经过。

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这是1995年10月,中日联合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当时,考察队几个月挖下来,都没有发现什么重要文物。在挖到一座双人合葬墓时,尸身上穿着许多衣物,一具尸体的右臂上绑着一个色彩鲜艳的织锦。当时也未当是什么重要的文物,但仔细看时却发现了不同。
该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上面竟然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字样,这让所有人都兴奋了。大家都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人们常说“五星红旗照耀东方”,给东方的中国带来幸运……古人早就预言今年了,而且这么准确,这么一联想可不得了,织锦护臂的价值立马出现了。

图:“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出土现场
不久,“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国家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
对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的产地和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说为蜀锦,一说西域本地产;年代有说汉代的,又说东晋的,目前说的最多的是“汉代蜀锦”,有近2000年历史。就算是蜀锦,能在西域发现,说明古丝绸之路的互贸交流活动,当年还是很活跃的。

图:新疆和田出土的四臂蚕神像,手持织机的筬和梭
根据对近年新疆考古出土物的研究,西域在公元三、四世纪时应该已经学会养蚕和缫丝。到底是如何传到西域的,笔者推测很可能是民间借当地出产的玉石,通过与中原丝绸互贸实现的,这从先秦时和田玉已大量进入中原一事上,可以理解出来。
山西挖出唐代棺椁 居然没有人敢开启(唐代古墓)
金色棺材打开说不定就会损坏文物。一直有这么一个说法就是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也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地方,虽然说地上门物比较多,但也不意味着没有地下文物,在前些年龙泉寺进行翻修的时候就挖掘出来了一个古墓,当时的修建人员也是有文物保护意识,正好也是在寺庙里面,他们可以联系考古人员,很快就进行了考古工作。金色棺材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9:22:140000视力最好的鱼类,希望螈(看得远所以登陆/人类进化的功臣)
对于鱼类离开海洋,慢慢进化成两栖动物,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鱼的视力好,看到了陆地生物,所以爬上陆地猎食。而这个鱼类指的就是希望螈,它是当时视力最好的鱼,接下来一起去认识一下。一、视力最好的鱼类,希望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1:48:140000唐太宗生前想到会有盗墓,欲绝盗患,他想出一招,但还是被盗开了
李世民昭陵的反盗墓设计本文作者倪方六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造在陕西咸阳礼泉县城西北50里外的九嵕山上,与许多名山大川相比,九嵕山并不算高,但在广袤的关中平原北部,却是最高峰。我几年前去考察时爬昭陵,离陵山顶只有十几米了,最后还是放弃登顶——恐高,不敢再往上爬。因山而葬,实是李世民的反盗墓一招。将陵墓放在高高的山上,一般盗墓者怎么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1:120000文物事业不可或缺的新闻纸——写在《中国文物报》创刊37周年之际
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史上,8月16日应是值得铭记的日子。1985年8月16日,《文物报》在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3号创刊。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即便如此,《文物报》诞生的意义,也不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