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明这种高科技,最广泛应用却是看风水,西方窃获后做啥用?
阿拉伯窃获中国指南针技术?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面连续说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外传经过,那指南针又是怎么传出去的?与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不同,指南针则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出去的。

(海上丝绸之路)
先秦时中国人已知道磁石,《管子·地数篇》称:“上有慈(磁)石者,下有铜矿。”中国古人把磁石的吸铁特性喻为母子相恋,称“石,铁之母也。”
磁石运用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最初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仪,样子如勺,勺柄指南,俗称“司南”。后又发明了“指南鱼”,将有磁性的鱼形铁片,浮在水上,就可以指南了。东晋崔豹《古今注》中已提到这种“指南鱼”。

(古代西方航海图)
指南针应该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发明的。北宋时已可制作人工磁化的指南针,《梦溪笔谈》记载:“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指南针广泛运用,应该是被风水先生用来看风水,即所谓“风水罗盘”。
大约在10世纪的北宋时期,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这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风水罗盘)
之后,又发明了航海专用罗盘,这或是受到风水罗盘的启发。
随着古代中国远洋航运的发展,到北宋时,指南针被运用于海上船只的导航。北宋朱彧《萍洲可谈》一书中,记述了时人远洋航行的情况:“商人言船大人众则敢往,海外多盗贼,且掠非诣其国者,如诣占城……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
到元朝时罗盘已是航海船只标配。这时,还编制出了专门的“罗盘针路”海上航行手册,船航行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位,都在手册上一一标明。《真腊风土记》就提到,海船从浙江温州起航,“行丁未针”,即南偏西航向。

(中国航海罗盘)
希腊人、罗马人也很早就知道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但发现磁石的指向性,则比中国人晚一千多年。当中国海船上标配指南针罗盘时,欧洲人还不知指罗盘为何物。
中国指南针大约在公元十二末到十三世纪初,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由阿拉伯会传入欧洲。欧洲人使用航海罗盘比中国晚300年,其使用的罗盘与中国人用的几乎完全一样,如此巧合只能用中国指南针已传入欧洲来解释。

(欧式指南针)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海上贸易十分频繁,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往来中国时,都乐于乘坐配有航海罗盘的中国大船。应该就在此时,阿拉伯人从中国船上“窃走”,或者说学到了指南针技术,还带走了当时中国民间流行的木刻“指南龟”。

(宋代指南龟模型)
获得中国指南针科技的西方,随后进行了改进,使指南针更方便使用。如法国人将旱罗盘加装玻璃罩,使指南针更便于携带,用于航海大开发,扩张远洋贸易——新大陆的发现和东方市场的成功开拓,就有指南针的贡献。
再后,西方人在物理指南针上,又发明了电子罗盘。而在指南针的后续研究上,中国则落后了,民间醉心于用罗盘寻找风水宝地,这是不是落后原因?!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白羊村遗址
▲白羊村遗址鸟瞰图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云南省宾川县城东北3公里处,地处金沙江流域。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1973~1974年云南省博物馆发掘。文化层分早、晚两期。早期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200~前2100年。▲带流陶罐它是滇西洱海地区内涵比较丰富、文化特征鲜明的一处典型遗址,也是云贵高原地区目前所知年代较早的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文化遗存。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16:350000张忠培:聚落考古初论
0000瓜评十大考古:马俊才——拿十大最多的男人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05:330001山上冒“宝气”,找宝人顺气找来,有一墓,墓下有洞,洞内有人骨
神秘的冒“宝气”崖墓本文作者倪方六曾在中国南方流行的崖洞葬风俗,现在已经消失,但关于崖墓的传说依然存在。说法最广的是,这些崖墓有宝物,是藏宝洞。崖墓太高,又很少有人能上去,“藏宝洞”的传说有鼻子有眼的。有经验的找宝人,还能通过观察“宝气”,寻找到藏宝洞。真有“宝气”?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聊一座冒“宝气”的崖墓——广西岜旺山崖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59: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