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老外咋称呼中国?CHINA在现代英语国很流行,早期叫法不这样
中国古称“支那”,还是“赛里斯”、“契丹”?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晚清象征中国的龙旗)
【按】周四(2017.10.26)我《北京晚报》独家专栏“一带一路钩沉”上,将发表《古代“老外”怎么称呼中国》一文,这里率先在头条号上公开一部分内容。
CHINA,为现代西方人对中国的通称,那么,古代老外也这么称呼中国吗?从笔者手边能查到的现代史料来看,古代老外对中国的叫法真不少,有“支那(Cina)”、“秦(Cyn)”、“赛里丝(Serice)”、“契丹(Khitiy )”等多种叫法。
其中最流行的就是“支那”,古代印度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都曾这么称呼中国,这也是英语China的本源。“支那”是汉译过来的.最早将中国称为“支那”的,一说是印度人,一说是波斯人。

(古印度人雕像)
公元前四世纪时印度梵文(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中已出现了“支那”,写作Cīna,古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都曾提到这个远在北方的支那。
支那有“至那”、“脂那”等有多种汉译写法,这与”二战“期间日本人对中国的蔑称“支那”不是一回事情。“去那”这一叫法在古代是官方认可的,没有任何不好的意思。

(丝绸之路上外域人,唐三彩)
唐代敦煌本《玄宗题梵书》一诗中,唐玄宗便用“支那”代指中国:“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宋僧释法恭《偈四首》中也称:“五天一只蓬蒿箭,搅动支那百万兵。不得云门行正令,几乎错认定盘星。”

(公元六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北齐校书图》局部)
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益州僧人光远从印度带回了国王没徙曩给中国皇帝的表章,称“近闻支那国内有大明王,至圣至明,威力自在……”
也有学者认为,“支那”最早见于公元前五世纪波斯文献,古波斯与古中国交流甚多,这也是有可能的。虽然各种文献译多作“支那”,但各种语言的单词写法并不相同,相应地也有不同的译法。

(用驴作运输工具的波斯人)
据民国历史学家张星烺考证,古代西方人对中国的称呼不一,据其《中西交通史料汇编》附录中考证,有称中国为“秦斯坦”,如英国人斯理因整理过的公元前粟特文中,便发现了Cynstn一词,汉译为“秦斯坦”。
单词中的Cyn,也指中国,译为“秦”,在中世纪阿拉伯作家的笔下,一般称中国为Cyn,即“秦”。
古罗马文和古罗马早期文献中的Thin一词,同样是中国,汉译也为“秦”,由此称秦的都城为Thinae,汉译为“秦尼”。大约成书于公元80-89年间的《厄立特里亚海航行记》,便是这样称呼中国的。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公元二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地理志》一书中,将中国称为“秦尼”(Sinae)和赛里斯(Seres)。成书公元六世纪、由希腊人科斯麻士所著的《世界基督教诸国风土记》则将中国称为“秦尼策”(Tznitza)或“秦尼斯达”(Tzinista)。
古代老外还有将中国称 “秦那斯坦”(Zhinastan)的叫法,把唐朝都城长安叫“克姆丹”(Khumdan)。如立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的西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中的叙利亚文的中国就这么写的。

(古波斯国王)
“西尼姆国”也曾是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写作Sininm,希伯来文《旧约圣经·经赛亚篇》中称:“试观其人,来自远方,来自北与来自西,又来自西尼姆(Sininm)。”
亚美尼亚文中,则称中国为“哲那斯坦”(Jenasdan),公元五世纪时亚美尼亚史家摩西所著《史记》,称“国境皆为平原……地产丝。”

(贩卖妇人到欧洲的波斯人)
至于“契丹”,则是公元十世纪(西方中古后期)以后对中国的称呼,有khitiy、Kaitay、 Kathay、 Hatay、 Katay等不同拼写形式,曾在斯拉夫语族和突厥语族诸民族中流行,不少国家和地区至今仍这样称中国,如俄罗斯语中,中国就写作Китай,念作“其塔伊”,为什么?就是因“契丹”的谐音。
有关把中国叫做契丹的现象,将会在以后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再聊,本文先说到这里。

(古希腊女子,油画)
考古学家发现50万年前被动物咬死的人类的骨头
考古学家日前在摩洛哥发现一块有50万年历史、表面有咬痕的人类股骨,有研究人员表示,该股骨可能是人类被动物杀害的最古老证据。股骨上的咬痕累累(白框示)研究人员分析股骨上的咬痕噬咬痕迹仍然可见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46:570001倾齿龙:巨型沧龙科动物(超过14米长/以2.9米海龟为食)
倾齿龙是一种庞大的沧龙科生物,属于海洋爬行动物的一种,诞生于白垩纪末期,最大体长可以超过14米,有着惊人的强劲咬合力,甚至连长达2.9米的巨型海龟也成为了它的猎物,常年生活于深海之中,化石主要是在北美洲和欧洲发现的。倾齿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37:560000中国老百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西瓜的?要感谢一个江西人
西瓜在中国的传播本文作者倪方六眼下正是酷暑天,街头最受欢迎的水果,应该是西瓜了。但在早期,西瓜可不是街头能买到的,也不是普通人可以吃到的,因为西瓜是“进口水果”,属贵族的夏季消费品。即便在西瓜已引进中国北方后,中原人和南方人想吃口西瓜仍是一种奢望。那么,南方普通老百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上西瓜的?这要感谢一位南宋官员,名叫洪皓的江西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40:330000古代早期高级领导坐的车子什么样?史书记载有五种车型
先秦高级轿车什么样?本文作者倪方六现在出行,大家都是坐车。古人出行做什么车?根据史料记载,车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传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发明的,黄帝又称“轩辕”。为什么有这称呼?便与他发明车子有关。(古车)“轩”即装有帷幕的古车,“辕”即横在车前面用来驾牲口的那根横木,这种“轩辕”,是黄帝发明的,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人们干脆用“轩辕”来称呼黄帝。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0: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