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入殓封棺只用4根钉,为什么一定要买5根?估计不少人都不懂
传统丧事入殓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不少传统丧事风俗,这篇文章接着往下讲,在传统丧事中的入殓风俗。
人倒头后,暂时放在地铺(灵床)上,但遗体不宜暴露在外时间太长,得及时移进葬具(棺材)中。遗体放外时间过长,一是对亡人不尊重,二是加大守尸难度。老话说,人死后体内还有最后一口气,如果让猫狗靠近,“换气”了会“走尸”,成为游尸鬼。

(已备好收殓葬具)
所以人死后,要立用“蒙脸纸”将脸遮起来,这一风俗一种说法是让鬼魂见不到亲人,不要再恋家,安心跟小鬼去阎王爷那里报到去。另一便考虑防遗体被“换气”。
为了避免意外,一般在第二天,最迟不超过三天,就要把遗体放入棺材内,这种程序叫“入(收)殓”,又叫“含殓”,俗称“上材”。亡人如果有直系亲属,或女性亡人的娘家人没有及时赶回来参加收殓仪式,可以先入殓,但暂不封棺盖。等亲人赶到,开棺瞻仰遗容后,再封上棺盖,但决不能迟到出殡下葬的前一天晚上,如果在出殡前一天仍不能赶到,也要封棺。

(收殓前彩绘)
要过去,入殓有大殓、小殓之分。在苏北一带,大殓要用桐油和石灰先把棺材内壁搪一遍,并用五寸长的石灰包,把尸体牢牢地镶嵌在棺材内,只露出鼻尖和脚尖;封棺后再用桐油和石灰抿缝,使棺材不透气不透水,这对保护尸体有好处。还有不少地方会请匠人来家,彩绘棺材。
小殓则用纸包泥土,把尸体与棺材之间的空隙塞紧,以免尸体在棺材内晃动。有的地方不讲究大殓、小殓,按亡人的年龄,一岁一个土包放在棺材内。收殓时亡人的所有亲人必须都在现场,如果是女性亡人,一定要娘家亲人见上最后一面,否则决不可以封棺。

(收殓成收拾棺材)
为什么要一定等娘家人到,这当然是出于亲情的考虑,但在过去男女不平等,也是防止女性在夫家遭罪,被虐待死后隐瞒真相。如慈安太后钮祜禄氏死后,慈禧便不通报慈安娘家人,任宫女将其草草收殓。所以民间一真传慈安是被慈禧下毒害死的
收殓是一个很严肃、庄重的仪式,遗体上材后有讲究的,一定要摆放在棺材板正中心线上,如果放歪了,要拉线吊一下,歪了就正过来,这根线俗称“千金”。如果遗体放进去正巧在中线上,叫“天落向”,大大吉祥,是喜兆,主子孙后代升官发财,丧家要给负责上材的人一个红包(俗称“喜钱”)。

(遗体入棺)
诸事停当后合上棺材盖,这叫“盖棺”。盖后亡人便与人世间永久分开,从此阴阳两隔,人的一生就此打住,好也罢坏也罢都定下来了,评价一个人的所谓“盖棺定论”,就是这么来的。
入殓盖棺时,也有许多讲究,亡人在场直系亲人都要高声叫喊,告诉亡人收殓了,让其安心走吧。盖上后,用四根大铁钉,将棺盖四角钉死,叫“封棺”。除了遇到官司,任何人都不能再不能开棺。

(已收殓)
考古中曾发现棺盖未封现象,如民国时,国军将领李品仙在安徽寿春盗楚幽王墓时,发现楚幽王的葬具是一口朱红色大棺材,长约9尺,高约3尺,宽也约3尺,盖上及四周都饰有龙的浮雕。刚挖出时色泽鲜艳如新,蹊跷的是,并没有封棺,棺盖与棺体竟然没有用铁钉封死,所以当时盗墓的士兵很容易就将棺盖揭开了。
封棺的铁钉叫“元宝钉”,丧家要买5根,但实际使时只用4根,有一根是做仪式用的,称为“子孙钉”。

(考古中发现的元宝钉)
封棺前,孝子在子孙钉上扣3根白线3根蓝线,手持着放在棺盖上,执行封棺者边高喊“孝子护钉”,边用斧头在孝子拿钉的手上,象征性地空打几下。为什么这样?寓意棺钉被孝子掩护住,就钉不到棺内亡人了。
因为有这一说法,打钉封棺斧头往下落时,孝子和在场的亡人后代们都要一起高呼“XX(爸爸或妈妈等)躲钉呀”。“护钉”和“躲钉”是入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礼仪性程式,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内在要求。
遗体放入棺材后,这口棺材就是俗话说的“灵柩”,棺材大头要正对大门方面摆放。
接下来,就等着下葬了!

(收殓棺头朝外)
孙殿英清东陵盗宝用一简单的土法子,埃及金字塔考古时也这样做的
慈禧陵被盗与淘宝术本文作者倪方六民国初年,一本名为《爱月轩笔记》的书,在特定人群间流传。此书之所以引人注目,是书中详述了慈禧墓中的随葬品,数量之丰、价值之高令人吃惊。这本书到底是否真的存在众说纷纭。据传此书的作者是李莲英的侄子李成武,书中的内容是李成武根据李莲英口述而来——棺底铺金丝所制镶珠宝之锦褥一层,厚约七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8:350001趣谈:筷子 何时起源?
笔者上小学时所读的连环画中有一幅孔子用餐时的画面:孔子坐在草席上,使用炕桌那样的矮桌,但餐具与现在使用的基本相同,且用筷子来用餐。当时并没有感到有什么疑问,也许现在很多人也没有觉得这里面有问题。01饭是用手抓着吃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5:51:270001朱元璋到底长啥样?日本人抢走朱元璋老家寺内古像,上绘真实相貌
朱元璋出生与修陵的传说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关朱元璋的故事,大概每个南京人都能韶上一大堆。一般人都认为朱元璋嗜杀成性,实际上开国皇帝谁没有两手?民国学者王焕鏕辑《明孝陵志》,是一本专门记述朱元璋死后事的书籍,从这本书中搜集到的史料里笔者发现,朱元璋并不是什么坏人,倒是一位移风易俗的好皇帝。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30:370000雷戈:试论中国古代的史学政策
0000南京找到一座太监墓 墓葬的主人或许很有名(郑和墓葬)
南京的一座太监墓,主人可能是郑和当年的助手。在2010年南京的一个荒山居然成为了古墓的挖掘现场,这是让专家们非常的疑惑,因为这个荒山按照风水局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好地方。但是这个果木的内部却算是比较豪华,并且在这个古墓里,除了有着明代的强烈特征之外,还有着一些其他的特征,尤其是这个墓葬里。除了有着明代的文物放置之外,还放置了一些来自于海外的东西,让专家们对于这个墓葬主人的身份有了更多的猜测。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1:03: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