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进口香料的迷信原因,汉灵帝洗浴时水里要放西域茵墀香
哪些进口香料最受中国人喜欢?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篇说了外国香料通过古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的事情。其实,中国本土也有非常好的香料,且香源丰富。
1972年考古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便出土了很多本土产香料,有辛夷、高良葁、香茅、兰草、桂皮等。那么,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对外国香料那么青睐?除了本土香料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在精明的海外商人宣传下,进口香料在中国人眼里成了“异香”,不仅仅能净化空气、提升生活品味,还是一种能驱邪疗疾的“灵药”——古代一直将香料当药物引进的。

(出土香料)
如《十洲记》中提到的“却死香”,还有“惊精香”、“震灵丸”、“反生香”、“震檀香”、“人鸟精”等叫法,之所以有这么多丰富的名字,就是这种香料被传得很神奇。其香能让死人复活:“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以香薰死人,更加神验。”“却死”、“反生”等叫法就是这么来的。
《十洲记》上的说法加剧了中国人对进口香料的迷信。
当年,面对海外进献的香料,“(汉武)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并未当回事情,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很让人意外。

(古代用香)
有一年,京城长安发生大瘟疫,进香的外来使者请求焚烧贡香一枚,称可以辟瘟疫。汉武帝不得已试了一下,奇迹真的出现了:香飘百年,三个月仍未消失,很多生病的宫人闻香病愈。汉武帝当然是惊喜不已,于是“厚礼发遣饯送”。从此,古人迷信起了进口香料。
海外香料开始输入中国,正是从汉武帝时开始进入规模化的,而“中国香文化”,也是从这一时间正式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进口香料最早成为中国贵族、官绅生活中的奢侈品。东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卷六)记载,当年东汉灵帝,在西园建裸游馆,用“西域所献茵墀香,煮以为汤”,与年轻美妃在池中裸浴,洗澡水倒入渠中仍很香,此渠因此得名“流香渠”。

(后妃洗澡,现代影视再现)
类似贵族用香的史料十分丰富,可知古代中国人对进口香料是十分青睐的,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
那么,从丝绸之路过来的海外异域香料都有哪些?据三国魏鱼豢《魏略·西戎传》,仅当时的“大秦”国便盛产12种香料,都曾输入中国:“一微木、二苏合、狄提、迷迷(迭)、兜纳、白附子、薰陆、郁金、芸胶、薰草木十二种香。”
综合起来看,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代表性香料主要有:阿拉伯沿岸的“乳香”、东非的“紫檀”、索马里的“没药”、印度的“苏合香”、西亚的“安息香”,北非、大秦的“迷迭香”、东南亚、南亚的“爪哇香”、“沉香”、“紫藤香”、“鸡舌香”、“榄香”、“樟脑”,等等。

(北宋都城东京街头的香料店)
在这些进口香料中,“苏合香”输入中国时间应该是最早的一批,为古代中国人广泛使用的一种。
苏合香又名“帝膏”,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引晋郭义恭《广志》称:“此香出苏合国,因以名之。”又称︰“今从西域及昆仑来,紫赤色,与紫真檀相似,坚实极芳香,惟重如石,烧之灰白者好。”当年,月支国献给汉武帝的香料,“大如雀卵,黑如桑椹”,便应是这种苏合香。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分泌提取物,《后汉书·西域传》称:“会合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有意思的是,东晋时一度传这种进口香料是“狮子屎”。

(现代国外香料市场)
到汉魏时,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经过300多年的经营,经贸往来、货物互换已十分活跃,特别是西域物产纷纷东输。这一时期,从西域输入的“迷迭香”最受权贵欢迎。
当时,出现了不少以“迷迭香”为题的诗赋。魏文帝曹丕便曾专为此香而诗性大发,并写下了《迷迭赋》:“随回风以摇动兮,吐芳气之穆清。薄六夷之秽俗兮,越万里而来征。”还在序中作了作赋的起因:“余种迷迭于庭之中,嘉其扬条吐香,馥有令芳,乃为之赋。”
而当时的文人王粲、曹植、陈琳等,皆有同题之作,可见迷迭香的受欢迎和流行程度。

(古代文人雅集场景)
尼日尔龙:非洲大型恐龙(长9米/嘴巴像吸尘器)
尼日尔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雷巴齐斯龙科恐龙,诞生于1.19亿年前到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达9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长有吸尘器状的嘴巴和铲状的脑袋,第一批尼日尔龙出土于非洲的尼日,算是蜥脚类中体型较小的恐龙。尼日尔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25:380000盗墓者喜欢从棺材小头凿盗洞,而非撬棺,为什么?过去木匠都懂的
本文作者倪方六在清西陵一带,光绪皇帝妃子墓被盗有不少说法。特别是盗墓者进入地宫后,说得有声有色,情节比盗墓小说写的还精彩。最先进入妃墓地宫的,是李纪光。他臂挽手锯,腰别利斧,肩挎马搭……顺着蜈蚣梯麻利地钻进了地宫。四周观察了一下,便走近了地宫北侧棺床正中的棺材,开始“作业”了。他没直接撬棺,而是选择在棺头打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9:320000刘禅降魏时带着一口棺材,魏将邓艾见此情况,当场做出一意外举动
刘禅墓:阿斗坟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的下场往往不好,其墓更是难找。魏蜀吴三国中,蜀国的享国时间最短,仅历两帝,即蜀主刘备和后主刘禅。刘备的墓现在大家都知道,在成都,那刘禅的墓在哪?我在《三国大墓》一书中曾作介绍。(成都刘备陵)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42:410002齐东方:外来文化或曾影响邺城
邺城与南朝建康(南京)并列,后世称之为北方的六朝古都。曹魏开创的邺城虽是王城,却是北方当时实际的政治中心,其后的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以此为都城。作为北方长期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邺城对中国的影响非同小可。遗憾的是,邺城被北周焚毁后一直荒废,加之漳河洪水的冲刷,已被厚厚的流沙掩埋,考古调查极为困难。1957年进行了首次考古勘察后虽有后续工作,但发掘地点和面积仍然极少。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04:390000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揭晓
2022年1月21日下午,“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终评及新闻发布会在湖北省博物馆新馆研学中心举行。本次遴选推介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指导,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湖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联合主办。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江汉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10:3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