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已过雨水,古人为什么用“春”字来定义四季中第一个季节?
古春字为什么写成“萅”?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转眼,年过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雨水”也过了。也就是说,虽然现在仍寒意逼人,但已是确确实实的春季。

(雨水节气以后,雨天增多)
春季为四时之首,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是四季中最重要的季节,俗话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这个道理。就此,我在提前到正月初二发表的那期《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上,专门谈了“春”与春天、春节的关系。
春、夏、秋、冬,从四季用字类型上看,“春”与“秋”是一组,常称“春秋”;“冬”与“夏”则是另一组,多说“冬夏”,两组虽均表示季节,但取义的角度完全不同——

(山东版画《春夏秋冬》中的“春”,农夫开始耕种了)
春、秋取自然物候来定义,强调长成;冬、夏则从自然气候层面表述,反映冷热——生长的“春”和成熟的“秋”,与严热的“夏”和酷冷的“冬”,构成了一个年岁的全部光景。
具体说到春季,此季节里草木萌生,叶绿如茵,繁花似锦,是名副其实的“花”季;与冬季相比,春季气温回升,阳光明媚,温暖宜人,称为“暖”季也未尝不可。那古人为什么非要将这样的季节称为“春”?这或许从汉字文化学中能找到答案。

(春天,如女人一样美丽)
“春”与“秋”一样,原本都是会意字。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已发现了“春”字,仅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春”条下便收录了13个,虽然字形有所差异,但基本都由X1、X2、X3,这三部分变化而来。
X1即屮[chè],象征小草;X2即日,表示太阳;X3是小草萌芽,即屯[zhūn],上面的“一”表土地,下面的“屮”是小草,表示小草不畏困难破土萌芽。

(春天,读书的季节)
如此几部分结构起来,字面意思就很清楚了——
在温暖的阳光下,种子萌芽,草木生长,生机盎然,这样的光景只在春天有——可以说还没有哪一个字比“春”更适合用来表示这样的季节。

(最能代表春天的状态:发芽)
但是从现代汉语的“春”字上,根本看不出上述内涵。
春季的最大特点是花花草草,欣欣向荣,应该是“艹”头才合理。可不论是现代字典,还是清《康熙字典》,“春”字皆归入“日”部。其实这是汉字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早期汉字中,“春”字均有“草”,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上发现的——

(甲骨文“春”)

(甲骨文“春”)

(甲骨文“春”)
上述三字均释为“春”字,皆有草木。之后的金文“春”字便十分明显了,写作——

(金文“春”字)

(金文“春”字)
上述二字皆是“艹”头。篆字更进一步规范,大篆写作——

(篆书“春字)
可以看出,篆书的“春”字,也突出“艹”头。
与甲骨文比较起来,金文和大篆“春”字形趋向匀整,但结构作出了规范:上部是“艸”,中间是“屯”,下部是“日”,由此形成了标准字的“萅”,此即古“春”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将此字划归“艸”部,即“艹”部,释称:“萅,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
“萅”既表义又表音,是一个很完美的字。“萅”为什么又变成了“春”?与秦始皇嬴政有关。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进行标准化改革。在统一度量衡的同时,以秦字为标准,对六国用字进行规范,秦人用的“春”字与六国“春”字造型差异很大,从“日”从“X4”,但成为规定用字。

(秦国“春”字)
在字体隶变过程中,最后“萅”被定型为“春”。从考古发现来看确是这样,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中的春字便写为,与现代的“春”字造型相似——

(王羲之书“春”字)
忆大家:武大著名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病逝
著名历史学者、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先生,因重症肺炎、多器官衰竭,于2023年1月12日上午10点41分在武汉病逝。据了解,去年底冯天瑜先生因感染新冠肺炎一度病危,12月30日上午,武汉大学多个校友会微信群及微信朋友圈均流传着一则为冯天瑜教授献血的紧急求助短信。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01:490000小型鸟脚类恐龙:热河龙 体长不足1米(最原始棱齿龙)
热河龙是一种小型的鸟脚下目恐龙,属于最原始的一种棱齿龙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初期,喜欢以昆虫或者植物为食,可能是杂食性恐龙,体长仅1米不到,并且外形还具有角龙类特征。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辽宁省发现的。热河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2:56:220002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仙人洞遗址(河南鲁山)
近段时间,中国考古队又有了新的发现。除了之前小编给大家讲的中国发现混翅鲎化石,在河南平顶山鲁山仙人洞遗址发现了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那么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人呢?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3万年前现代人类头骨化石9月2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工作会上通报了在河南平顶山鲁山仙人洞遗址的考古成果,在仙人洞遗址发现了距今3.2万年的现代人类头骨化石。仙人洞遗址的位置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3:56:350002邓振华:粟黍的起源与早期传播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7:22:590001天府广场挖出古墓 其实是这玩意(成都考古)
成都天府广场发现的古遗迹,其实是一段明代排水沟。成都作为这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旅游城市,不少外地人都会去到成都旅游,而成都比较有名的一个地标就是天府广场,但是在前段时间居然有网友说在成都天府广场附近挖出来了一座古建筑,很有可能是一座古墓,这一下就让成都人民沸腾了起来,说不定能够通过这个古墓找到成都更丰富的历史。1.天府广场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1:24: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