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葬挖坑有讲究,挖好后要烘坑,为何还要外甥在坑里睡一会?
民间坟地卜择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是二月份,早过了年,可以继续聊民间丧葬风俗了。接着年前的最后一篇《过去农村办丧事要搭灵棚,正中的“灵”字为何不能用毛笔写》,往下写。
这篇要说的是择卜坟地和挖穴风俗。

(农村坟地)
一般来说,过去农村土葬在丧礼开吊前后,就要请“地理先生”来选择埋葬地点,这地理先生就是“风水师”,又称“阴阳先生”。选定的地块,就是将来的坟地,又称圹地、茔地,好听的叫“花园地”,这里就是与我们活人居的阳宅相对的“阴宅”。
过去,不论是皇家还是民间,对于葬地都是很讲究的,重视程度超过对阳宅。老话说,如果阳宅是块风水宝地,可庇护子孙。如果葬在龙脉上,那可不得了,后代会出皇帝的。当年朱元璋父母兄侄,先后在瘟疫中死去,朱家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幸好乡邻刘继祖施舍了一块大田边角废地给朱家。

(安徽凤阳明皇陵)
谁想,这里竟然是风水宝地。此后朱元璋事事顺利、步步高升,最后当上了皇帝,开创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想改葬父亲,极擅堪舆的风水大师刘基赶紧阻止,万万不可动,一动就泄地气了。迷信的朱元璋终没敢移葬父母,而是就地,在原坟上营建,这就是现在游人可以看到的“凤阳明皇陵”。
上述说法是一种传说,别当真,但从中可以知道民间对坟地的重视。

(风水宝地形势示意图)
不论是皇家,还是民间,择卜阴宅的标准基本上差不多,其地理形势,风水书上讲究四象,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民间说法则称,“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抱”。
何谓“前有照”,就是在墓的右前方有一片水塘,俗称“风水塘”,水面看起来就是一面镜子,这就是“前有照”。当年,戴笠飞机失事后,停灵中山陵那边的灵谷寺,蒋介石亲自在寺庙附近为戴笠选了一块墓地,随行不解其意,蒋介石就说这里是宜葬之处,“前有兆,后有靠。”

(出殡)
这么标准的坟地,对于农村老百姓来说可遇不可求,现在没有选的,就葬在自家分的土地上,不像皇家可以四处寻龙,一般有个处宜之处就行了。
在确定了坟地后,就要定向开穴。在下葬前天黑后,孝子要提着马灯,来到选定的坟地烧纸,俗称为亡人“安宅”,地理先生的说法是“朝穴”,或“朝圹”。
出殡当天早上,请安排好的杠夫,按地理先生定好的方位、方向挖坑,这叫“打圹”、“打坑”或“打地穴”,好听的称“打金井”。在破土时必须说喜话,苏北一些地方是这样说的——

(打好的坑)
“金镢一举,震满山岗。
鬼魅凶神,远去他方。
吉神引路,邪恶涤荡。
金镢再举,启圹安祥。
子孙后代,富贵永昌。”
墓穴挖好后,还须在四角放四个“太平钱”(过去选乾隆铜钱),并在穴底放些烧纸,点燃烧纸时向火苗撒些松香粉,使井内突然爆火,烟雾弥穴,这叫“烘井”,也叫“烘穴”。这样烘一下,迷信说能驱除驱恶气。有的地方直接用草来烘,或是放鞭炮。

(烘井)

(烘井)
烘过的穴才是吉穴,才能下葬,但事情到此并未结束,还有一个动作,要由亡人的外甥,在墓穴内睡一会儿,为什么?这叫“焐井(坑)”,也是外甥最后能为舅舅的做事情。
上述打金井风俗,中国各地农村大同小异,但都须请地理先生来选卜,并遵照地理先生的安排破土。如果比较讲究,灵柩停放时间较长,可以根据地理先生的说法,选择黄道吉日开工。一般都是速葬,死后几天就入土,老北京人称为“暴攒”。

(打好的坑)
还要说的是,金井(坑)打的深浅并不一样,是根据灵柩的格大小来决定的,一般深度有五尺、七尺、九尺三种。破土时有一秘密,一定要把第一锹土留着,用红布包好。等棺抬到坟地下葬坑前,将这把土 二十均匀撒在坑底,这叫“还原”,就是入土为安。
如果破土时遇到特殊天气,如下雨下雪,还要在坟地上搭大棚,不能有雨水进去,也不要能让太阳直照,否灵魂不归穴。

(灵柩)
这篇就写到这里,下篇会讲棺入金井风俗。有兴趣的网友可关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
(注,部分图源网络)
研究、保护、利用,新时代圆明园的故事这样说
张孟增2010年10月,圆明园被国家文物局公布为首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掀起了新时代圆明园遗址研究保护利用的新篇章。将坚持守正创新,推进融合发展,探索圆明园未来发展路径,助力北京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圆明园沧桑变迁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55:330000朔知:早期皖江两岸——亚文化区的文化演进案例
2016-08-24朔知、杨林旭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7月10日上午,在郭立新老师的主持下,来自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朔知教授为参加中山大学2016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师生做了题为“史前时期的皖江两岸——亚文化区的文化演进案例”的精彩演讲。演讲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生动而具体地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初期皖江两岸考古学文化发展演变的轨迹,及其与周邻文化区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30:030000阴历六月有一个最特别的日子,不少俗神这天过生日,民间至今相信
阴历六月二十四的说法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季最后一个月——阴历六月,显然不是一个舒服的月份。正处三伏天,烈日炎炎。但六月也是浪漫的月份,古人雅称为“荷月”。宋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轼亦称,“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且来花里听笙歌”,说的都是阴历六月。荷花给六月带来了热情,带来了快感,带来了凉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8:160008文史双馨、学贯中西:记考古学家童恩正
上世纪80年代考古界有“湖南出考古学家”的说法。此言不虚,悉数当年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就有四位出身湘籍,他们是:邹衡(澧县,夏商周考古)、张忠培(长沙,新石器考古)、严文明(华容,新石器考古)、童恩正(宁乡,西南考古)。在这四人当中,邹衡和严文明为北京大学教授;张忠培为吉林大学教授,后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童恩正为四川大学教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25:230000